摘要:足协把U20球员塞进U22队集中训练,11月还要拉着乌兹别克斯坦、卡塔尔这些亚洲强队打比赛,目标很明确,就是想靠这群不到23岁的年轻人冲击2024年巴黎奥运会入场券和杭州亚运会奖牌。
足协把U20球员塞进U22队集中训练,11月还要拉着乌兹别克斯坦、卡塔尔这些亚洲强队打比赛,目标很明确,就是想靠这群不到23岁的年轻人冲击2024年巴黎奥运会入场券和杭州亚运会奖牌。
年初U20国青亚青赛没打好,按说该反思问题在哪,但足协还是把这些球员当核心来练,3月就开始让他们跟着U22队一起训。
为啥?
因为实在没别的适龄球员能用了。
现在国足青黄不接,老队员踢不动,年轻队员顶不上,U20这拨人就算亚青赛没出线,也是目前能找到的最有潜力的一批,只能硬着头皮接着练,总不能眼睁睁看着未来国家队没人可用。
2024年4月的U23亚洲杯是奥运预选赛,前三名直接去巴黎,第四名还要打附加赛。
中国U22队跟韩国、阿联酋、马来西亚分在一组,这三个队哪个好打?
韩国队历来青训扎实,年轻队员技术好、体能强;阿联酋和马来西亚这几年进步也快,小组赛想出线难如登天。
所以足协才急着在11月搞四国赛,专门找乌兹别克斯坦、卡塔尔这些风格接近的亚洲强队,就是想让队员提前适应这种高强度对抗,别到时候小组赛碰见韩国队就腿软,连球都拿不住。
杭州亚运会本来2022年办,延期到2023年9月,咱们是东道主,观众盯着呢,成绩太差说不过去。
足协把目标定在冲击奖牌,也是没办法的事——家门口比赛,总不能小组出局吧?
但这群U22队员里,很多人联赛都踢不上主力,突然要在亚运会这种大赛拿奖牌,凭啥?
所以12月还要专门集训归化球员和海外留洋的,估计是觉得国内球员不够用,想靠这些“外来的和尚”念念经,补补短板。
足协还要求俱乐部必须让U22队员多打联赛,不然练了也是白练。
这话没说错,年轻人不上场踢真刀真枪的比赛,光靠集训跑圈、踢教学赛,技术和心理都练不出来。
但俱乐部有自己的算盘,联赛要保级、要争冠,谁愿意把主力位置让给没经验的年轻人?
万一输了球,球迷骂、老板炒鱿鱼,俱乐部扛不住。
所以足协得去协调豁免政策,说白了就是逼着俱乐部放人,哪怕联赛成绩受影响,也要先保国家队的比赛。
教练安东尼奥的合同签到2024年,要是U23亚洲杯成绩能达标,就能接着干。
足协还接触邵佳一当助手,邵佳一以前是国脚,现在在足协任职,熟悉国内俱乐部的情况,能帮着安东尼奥协调球员、沟通俱乐部,省得外教摸不清中国足球的“规矩”,想用人的时候俱乐部不放人,干着急。
球迷说“以赛代练”没用,得好好搞青训,这话戳到了足协的痛处。
这些年足协老是盯着短期比赛成绩,大赛前搞集中集训、找强队热身,看着热闹,但青训的底子一直没打好。
13岁、14岁的小孩没人好好教技术、练意识,等长到U20、U22了才临时抱佛脚,怎么可能突然就变强?
就像种地,春天不播种、不施肥,秋天想收粮食,哪有这种好事?
现在U20队员既要踢中超联赛,又要跟U22队集训,两边跑,身体和状态都容易出问题。
足协协调豁免,也是怕球员太累受伤,到时候比赛没人可用。
但联赛和国家队的时间冲突不是第一次出现了,每次都是临时协调,从来没个长期的规矩,俱乐部和国家队互相扯皮,最后吃亏的还是球员。
光靠这几个月的集训和11月的几场四国赛,这些年轻人真能在亚洲杯出线、亚运会拿奖牌吗?
青训的账,早晚得还。
来源:顶级钢笔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