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聚变能量导出,技术获突破,相关公司梳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4 17:34 1

摘要: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在磁约束核聚变能量导出技术上的突破,标志着我国在聚变堆工程化应用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根据中核集团公众号消息,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在磁约束核聚变能量导出技术上的突破,标志着我国在聚变堆工程化应用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此次建成的液态金属与氦气工质热工研究台架,覆盖了聚变堆全工况,解决了强磁场环境下的磁流体动力学问题和高效传热难题,同时实现了氦冷系统核心设备(如主风机、换热器)的国产化 。

总体而言,此次中核集团的技术突破为A股核聚变产业链提供了明确的工程验证支撑,具备核心技术壁垒和订单落地能力的关联企业或将获得发展机遇。

本期我们就来梳理一下,跟中核集团聚变能量导出技术有相关性的提供配套材料、设备、技术服务等的关联公司,分享给大家一起探讨研究。

第一家:浙富控股

关联情况:液态金属冷却系统核心供应商。是国内少数具备液态金属主泵研发能力的企业,其自主研制的锂铅泵样机已进入试验验证的阶段 。

第二家:兰石重装

关联情况:氦冷系统关键设备制造商。公司通过子公司兰石换热研制的微通道焊接式热交换器,已应用于CFETR氦冷固态包层热工平台和中国环流三号氦冷系统,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打破了美国Heatric公司的垄断。

此外,还为ITER项目提供7真空室模块,并参与中国环流三号偏滤器组件制造,或将直接受益于能量导出技术的工程化落地。

第三家:陕鼓动力

关联情况:公司联合清华大学研发的立式干气密封氦气压缩机组,通过了国家能源局验收,技术指标满足高温气冷堆需求。

尽管该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核电领域,但其核心设计(如无接触轴承、高效叶轮)可直接迁移至核聚变氦冷系统的主风机。注意目前未见相关订单。

第四家:中国核电

关联情况:作为中核集团旗下“裂变+聚变”双轮驱动平台,公司深度参与核聚变商业化进程 。其在核岛设计、建设及运营方面的经验,将为未来聚变堆的能源转换与电网接入提供关键支撑。

第五家:中国核建

关联情况:公司是ITER主机安装工程和CFETR示范堆建设的总承包商,掌握聚变堆模块化建造技术。能量导出热工台架的建成,为其后续承担聚变堆核心设备安装提供了更坚实的技术基础。

第六家:西部超导

关联情况:作为ITER级铌锡超导线材国内应商,产品已应用于EAST、CFETR等装置。其研发的低温超导线材可在-269℃环境下稳定运行,是超导磁体系统的核心材料。

第七家:永鼎股份

关联情况:子公司东部超导量产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已通过ITER认证。高温超导材料在核聚变磁体中的应用,可显著提升磁场强度和能量导出效率。

第八家:中国一重

关联情况:公司为BEST装置制造了400吨级杜瓦底座,该底座需承受6700吨主机设备重量,精度控制达毫米级。其在超大型锻件制造领域的技术优势,使其成为核聚变装置结构件的核心供应商。

第九家:安泰科技

关联情况:钨铜偏滤器供应商,交付全球最大单体钨铜偏滤器(直径4.2米)。偏滤器是能量导出系统的关键部件,需承受1亿℃等离子体轰击。

第十家:江苏神通

关联情况:公司为ITER项目提供真空隔离阀、波纹管密封阀等核级阀门,产品精度达微米级,通过ITER严苛认证。其在核电阀门领域的技术积累,可直接应用于核聚变氦冷系统的密封与控制。

第十一家:常辅股份

关联情况:为ITER项目提供超低温阀门,其产品在极端温度下的可靠性,对氦冷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注意*:当前,核聚变技术仍处于实验堆验证阶段,商业化进程预计在2050年前后完成。尽管此次能量导出技术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但相关公司的业绩贡献短期内仍有限,务必谨慎对待。

来源:火流星上的小金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