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围、微调、快退!成都轨道建设一年退围超80万平方米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4 17:36 1

摘要:10月,成都轨道建设项目退围计划持续推进在建的30号线一期将按计划退围17000余平方米13号线一期计划退围近4000平方米2024年10月成都公布首批63项堵点治理任务清单一场延续至今的交通治堵工作正式开始一年以来,成都轨道交通建设坚持“能少占则少占、能快退

10月,成都轨道建设项目退围计划持续推进在建的30号线一期将按计划退围17000余平方米13号线一期计划退围近4000平方米2024年10月成都公布首批63项堵点治理任务清单一场延续至今的交通治堵工作正式开始一年以来,成都轨道交通建设坚持“能少占则少占、能快退就快退”原则逐站制定退围计划,提高施工效率累计退围超过80万平方米47个站点已全面拆围72个站点实现阶段性退围一环路南四段、府城大道人民南路等重点干道交通明显改善

▲退围后的整洁路面

10月,随着部分管线施工竣工13号线一期小南街站将迎来最后一期退围家住小南街站附近的市民王女士说:“施工期间通行确实受些影响,但看着围挡一点点拆掉,越来越期待了!”目前,该站已完成所有土建工程施工及机电装修施工正在进行市政管线与道路的恢复施工

▲13号线一期三官堂站退围前后对比(左前右后)

小南街站位于青羊区小南街与锦里西路交叉口北侧周边居民区密集、人流车流量大老旧管线密如蛛网施工难度极高为尽量减少对周边交通的影响项目建设之初便制定了7期动态打围计划每一期都精准划定最小作业面

▲13号线一期龙安站退围前后对比(左前右后)

成都轨道建设公司13号线一期相关负责人周博介绍:“成都轨道所有工地在开工前,都会会同主管部门制定动态打围方案,即根据施工进度,实施‘分阶段、分时段、分区域’打围先围一小块区域施工,完成后立即恢复道路,再转战下一块区域,避免‘一围到底’。”

30号线一期府城桥站动态打围示意图

周博回忆:“每一块围挡的设置,都是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能少占就少占。最极限的时候,围挡距离龙门吊仅有10厘米。”13号线一期华西坝站为保障交通采用半盖挖法施工最大限度缩小打围面积成都轨道建设公司项目管理二中心副主任张婷婷介绍:“最窄处围挡距作业区仅50厘米,仅容一人通过。”

▲轨道交通18号线三期省体育馆站铺轨基地围挡内龙门吊距离围挡仅有10厘米

一年来成都轨道建设团队实地踏勘重点路段、易堵路段不断优化工程方案及施工组织采用动态打围方式有效减少施工占道影响交通的时间缩小占用车道范围保障了城市道路通行顺畅

小南街站施工区域紧邻着数十个小区和商铺几乎每一个门口都有“专属通道”站点附近商铺老板李女士说:“之前担心施工会影响我们生意,没想到围挡一直在小范围变动,不管围哪总能留个口子让顾客进出店铺。”她还注意到每天都会有人来清洗围挡偶尔有围挡翘边、掉漆很快就会有人来维修更换

▲轨道交通建设围挡为商家预留通道

为了保障市民的“回家路”“生意路”畅通建设团队实施了日常精细化管理和保障规范设置施工期间打围公示对临时通行道路及交安设施进行专门维护周博介绍:“精细化的治理模式,就像用绣花针功夫为交通‘打补丁’,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从小处着手,减少占道范围,尽早还道于民。”

▲10号线三期高升桥站退围前后对比(左前右后)

10号线三期武侯祠站紧邻武侯祠、锦里等景点日均来往游客上万人次打围施工难度极大自开工建设以来建设团队采用“蚂蚁搬家”“小步快跑”的策略四年间累计完成52次路口倒边、1003次围挡拆建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交通的影响

▲10号线三期武侯祠站退围前后对比(左前右后)

此外,针对游客“打车难”问题武侯祠站还新增2处临时上下客点释放近300平方米车行空间并在围挡周边设置交通疏导员高峰时段引导游客走临时便道

▲17号线二期西大街站退围前后对比(左前右后)

一年来通过强化日常精细管控成都轨道建设团队累计完成围挡微调数千次细致做好了交通易堵点的退围安排人车分流与交通诱导不断优化市民出行体验

周博介绍:“本次退围后,小南街站将全部拆围,此前,小南街站已完成了3次阶段性退围,分别退出了约900平方米、700平方米、800平方米。”在小南街站附近上班的彭先生深有体会:“每次围挡退一点,我们都感觉离地铁通车更近一步了!”

▲13号线一期小南街站退围前后对比(左前右后)

周博介绍:“地铁建设围挡并非等工程全部完工才一次性拆除,而是每完成一个施工节点,就立即启动退围,‘零延迟’还路于民。

▲13号线一期净居寺站阶段性退围示意图图源:成都广播电视台 《今晚800》

10号线三期红牌楼站地处武侯区佳灵路与二环高架交叉口既是出城主干道又紧邻红牌楼商圈,车流量极大施工过程中,建设团队优化施工工序同步进行地下盾构隧道施工和地面出入口附属结构施工两项工序完成后便立即退出部分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有效缩短了打围时间

▲10号线三期红牌楼站退围前后对比(左前右后)

30号线一期益州大道站在完成围护结构和盖板施工后立即启动了第一期围挡拆除工作恢复了近600平方米的区域今年6月,C口完工后又有近4000平方米实现退围显著提升了益州大道沿线的通行效率

▲30号线一期益州大道站退围前后对比(左前右后)

每一次退围,都不仅是围挡拆除还包括交通标志恢复、路灯安装信号调试等工作确保道路完整“回归”前不久阶段性退围的30号线一期市一医院站围挡一撤便露出整洁的路面

▲30号线一期市一医院站退围后的路面

一年来成都轨道建设团队会同主管部门对轨道交通在建项目所涉及的中心城区交通性主干道道路交叉口占道施工情况进行了逐一排查结合工程实际及时制定撤围、退围计划已有47个站点全面拆围72个站点实现阶段性退围

来源:掌上金牛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