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本武藏:13岁一战成名,不近女色从不洗澡,60多次决斗未尝一败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4 17:29 1

摘要:他从小就泡在武道的圈子里,一辈子打了几十场生死对决,从没输过。很多人知道他是因为那本《五轮书》,里面讲的兵法到现在还被企业老板和武术爱好者翻来覆去地读。

说起宫本武藏,这家伙在日本历史上就是个活生生的传奇,剑术玩到极致的那种。生在1584年的战国末期,那时候日本到处是刀光剑影。

他从小就泡在武道的圈子里,一辈子打了几十场生死对决,从没输过。很多人知道他是因为那本《五轮书》,里面讲的兵法到现在还被企业老板和武术爱好者翻来覆去地读。

但你要是深挖他的生活,会发现这人骨子里特别自律,终身不娶不说,还从来不洗澡、不剪头发,就为了随时保持战斗状态。听起来有点怪,但搁在那个乱世,这其实是种生存智慧。

宫本武藏的本名叫新免武藏守藤原玄信,出生在播磨国的一个小村子,叫宫本村。那地方现在是兵库县的一部分,挺偏僻的。他爸新免无二郎是个小有名气的武士,精通剑术和十手这种防身兵器,从武藏三岁起就教他基本功。

想想看,一个小孩天天握着木刀练刺击、格挡,那得有多苦。但无二郎的训练挺实打实的,没啥花里胡哨,就是反复练到手起泡。武藏七岁那年,1591年,他爸病死了,家里一下子就散了。

他被叔叔送到附近寺庙寄住,那几年日子过得清苦,靠抄经和干杂活混口饭吃。寺里和尚教他念佛,但他兴趣全在武上,闲下来就用树枝在地上画刀路,琢磨怎么用左手右手配合。

转眼到1596年,武藏才十二三岁,就遇上人生第一场正式对决。对手是有马喜兵卫,一个三十来岁的剑客,练新当流的功夫,在当地挺出名的。喜兵卫到处挑战人,听说武藏这小子有点底子,就约他比试。结果呢,武藏用木刀就把喜兵卫给收拾了,一击致命。

这事儿在村里传开,武藏一下子成了焦点,从此改名叫宫本武藏,意思是继承了宫本这个地名当姓。别以为这是运气,史料里说他从小体格就壮,力气大,练剑天赋高。

赢了这场后,他没在家待着,1599年左右,十五岁就出门浪迹天涯,四处找人切磋。下一个对手是但马国的秋山,一个兵法家,武藏又赢了。这时候他开始摸索双刀流,用长刀和短刀一起上,左手防右手攻,挺创新的。

1600年,十六岁的武藏卷进关原之战,这场仗决定日本谁说了算。他当时投了宇喜多秀家那边,西军,但史料有争议,有些说他是东军黑田家的,跟他爸的旧部走。

最近的研究倾向于东军,因为黑田家的记录里有他家人的名字。反正仗打完,东军赢了,西军败退,武藏没捞到啥功名,反而成了浪人,四处漂。那个年代,浪人日子不好过,没固定主子,就靠剑吃饭。他从这时候起,本格开始他的决斗生涯,到二十九岁前,自称打过六十多场,全胜。

这些对决让他从毛头小子变成顶尖剑手。早年这些年,他基本是边走边学,遇到高手就约,输不了就吸取经验。双刀流就是这么练出来的,别人用单刀,他偏要双手齐用,灵活性高,适合乱战。

这段时间,武藏的生活方式也定型了。他不近女色,终身没娶老婆,史料里说他从没正式成家,虽然有传闻说他中年跟个艺伎有点关系,还生了个女儿,但那孩子早夭了,没留下啥痕迹。

为什么这样?大概是因为剑道对他来说是头等大事,女人会分散精力。加上他从小孤儿出身,养成独来独往的习惯。更绝的是不洗澡这事儿,从年轻时起就没进过浴桶,也不剪头发。原因据说是为了防偷袭,那年代仇家多,洗澡时赤手空拳容易中招。

听起来邋遢,但搁在武士圈,这叫警惕性高。史学家神子贞则写过,他一辈子就这样,头发长到腰,身上总带尘土味,但这让他随时能拔刀。别小看这点自律,它帮他活到六十一岁,在那个平均寿命短的时代算长寿了。

武藏的决斗高峰在二十岁出头,1604年他十九岁,跑到京都挑战吉冈一门。这家是将军的剑术老师,门徒上百,非富即贵。武藏先约家主吉冈清十郎,比试用木刀,结果他一出手就把清十郎的手腕打折了。

吉冈家咽不下这口气,弟弟传七郎带七十多个弟子围上来,武藏拔真刀,全灭了他们。吉冈家从此断了香火,这事儿在京都闹得沸沸扬扬,有人说他残暴,但也确立了他剑圣的地位。紧接着,1605年他去奈良,跟奥藏院宝藏院的枪术高手比,没分胜负,算是平手。

1606年,武藏在伊贺遇到锁镰高手宍户,这家伙用链子镰刀,挺阴险的。武藏用双刀破了链子,一刀结果了他。两年后,1608年,他东进江户,挑战柳生新阴流的辻风左马助和大濑户隼人,一个死一个伤。柳生家是剑术世家,这下子武藏名声更大了。

同年,他还跟梦想权之助比过,这人后来改名,但当时被武藏打败。1610年,在江户街头,又干掉林小五郎和辻风典马,两人前后夹击,他双刀齐出,轻松化解。

这些对决不是街头斗殴,都是正式约战,地点选空地或道场,围观者不少。武藏的风格是观察对手先手,然后找破绽,一击必杀。他自述,这些年决斗让他明白,剑术不是蛮力,得懂节奏和距离。

1612年,巅峰对决来了,对手佐佐木小次郎,岩流剑法的传人,用的是长达四尺的物干戈刀。地点在岩流岛,现在叫严格岛,在下关附近。武藏故意迟到,气得小次郎火大,然后用船桨雕的木刀,一下砸中小次郎的脑袋,对方不治身亡。

从十三岁到这年,他累计六十多场,全没败绩。为什么这么牛?一方面天赋,力气大,反应快;另一方面是实战多,从关原之战学到大场面经验。双刀流是他发明,左手短刀防,右手长刀攻,别人单刀跟不上节奏。现代武术研究说,这套法子影响了后来的剑道,强调平衡和适应。

决斗之外,武藏还参加过几次大战。1614到1615年,大阪之围,他投德川军,当水野胜成的客将,扛旗护卫主将儿子。冬阵夏阵,他没啥突出表现,但活下来了。1638年,岛原之乱,他又上阵镇压叛军,中了投石,摔下马,这是他唯一记录的战场伤。

乱平后,他没升官,就拿了点俸禄。他明白,决斗是小打小闹,真刀真枪的战场才考验人。他在《五轮书》里写,兵法得从实战来,别光练花架子。

不近女色不是装清高,他把精力全扔剑上,游荡时住破庙,吃干粮,头发乱糟糟的。洗澡这事儿,传说说他年轻时洗澡差点被偷袭,从此戒了。史料没直说,但神子贞则的书里提,他一辈子不入浴桶,就用湿布擦身。这不光防人,还练意志力。

想想看,身上总一股味,别人离你三尺远,但你自己警觉得像猫。这样的生活,让他避开很多麻烦,也让他专注。别人忙着娶妻生子,他忙着琢磨刀路,这差距就拉开了。

三十岁后,武藏渐渐收手,不再到处找人单挑了。1615年大阪战后,他去姬路和明石帮忙修城寨,当监工,收了个养子中川三木之助。1626年这小子从军死了,挺可惜的。后来他又收宫本伊织当养子,这孩子后来出仕小笠原家,帮他立碑。

1621年,他在龙野挑战宫木源平,又赢了,但次数少了。1622年住姬路城下,教当地武士剑术。1623年东上江户,收伊织随行。1627年又出门浪,1628年在名古屋见柳生兵库助,切磋剑法。

这些年,他开始接触其他艺术,画水墨、练书法,当成剑道的延伸。1630年,入仕细川忠利,当家臣,拿三百石俸禄,住千叶城。这下子稳定了,他教主公兵法,还画了些鸟兽图,现在是国宝级。

1633年,他在熊本跟细川家混得熟,专心搞艺术。1634年,去小仓,跟高田又兵卫比枪术,三次没分胜负,对方服了。1637年岛原乱,他受伤后回熊本养病。

1640年,正式当细川家的剑术老师,写《兵法三十五则》,给主公看。这是《五轮书》的雏形,讲地、水、火、风、空五环的策略。1641年,他神经痛犯了,疼得厉害,但没停笔。

1642年,退隐灵岩洞,当隐士。1643年,在洞里闭关,写完《五轮书》和《独行道》。这两本书是他的心血,前者教兵法,后者是人生格言,二十一条,像“勿慕奢华”“勿执着”等。死前七天,他把书稿给弟子寺尾孙十郎,叮嘱传下去。

1645年6月13日,武藏在千叶城去世,六十一岁。死因可能是肺癌,他坐着走的,腰带胁差,左手持刀右手拄杖。细川家给他办葬,墓在熊本弓削的武藏塚。养子伊织1654年立碑,刻《新免武藏玄信二天居士碑》,记他一生。晚年这人变了,不再打打杀杀,转向写书教人。

为什么?大概打够了,明白剑术是手段,不是目的。《五轮书》里他说,武道得融进生活,别死脑筋。这话有深度,现在看,像是管理学,强调适应和直觉。武藏的影响大,剑道派系多从他分出,现代企业还拿他的书训员工。

说到底,武藏这辈子就是个实干家,从十三岁一战成名,到六十多场不败,他靠的不是运气,是死磕和自律。不近女色、不洗澡听着怪,但那是他的生存套路,在乱世保命。

来源:南宫钦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