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里的玉米泡得发涨,有的都发芽发霉了,轮式收割机一进地就陷车,这雨再下真要绝收了!”10月中旬,山东淄博一位农户蹲在泥泞的田埂上,望着眼前积水的玉米地红了眼。入秋以来,山东遭遇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强降雨,泰安等多地仍有暴雨预警,这场“74年一遇”的
“地里的玉米泡得发涨,有的都发芽发霉了,轮式收割机一进地就陷车,这雨再下真要绝收了!”10月中旬,山东淄博一位农户蹲在泥泞的田埂上,望着眼前积水的玉米地红了眼。入秋以来,山东遭遇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强降雨,泰安等多地仍有暴雨预警,这场“74年一遇”的秋雨,正让本该丰收的田野陷入紧急状态。
图片来自网络
这场秋雨的“疯狂”程度,被气象数据清晰记录。9月1日至10月10日,山东全省平均降水量达246.9毫米,较常年同期的67.2毫米偏多267.4%,其中10月上旬降水量更是较常年偏多近9倍,淄博、东营等6市偏多超10倍。泰安的雨势尤为顽固,不仅前期累计雨量已大幅超标,最新预报显示,未来24小时仍有中雨,局部大雨或暴雨,伴随7-8级雷雨大风,最大小时降水量可达40毫米 。如此极端天气源于特殊大气环流:巴尔喀什湖至贝加尔湖的低槽区持续输送冷空气,而偏强偏西的副热带高压不断引导低纬水汽北上,冷暖气流持续交汇导致雨水“缠秋不止” 。
图片来自网络
雨水已成为秋收的“头号拦路虎”。目前山东77%的农田土壤相对湿度超90%,多地出现积水,轮式收割机无法作业,而履带式收割机因保有量少“一机难求”,即便能租到,每亩150-200元的费用也比平时翻了近3倍 。更揪心的是粮食品质的下滑:来不及收获的玉米在田间霉变发芽,收获的湿粮若不能及时烘干,很快就会发热变质,淄博等地的湿玉米收购价已跌至3毛多一斤,不及正常价格的三分之一。截至10月8日,泰安秋粮仅收获近五成,而10月份降水仍预计较常年偏多5-8成,后续还有多轮降雨过程,抢收窗口期不断压缩 。
面对“抢粮”紧急形势,一场全省范围的应急行动已全面展开。农业农村部紧急从全国调剂调运24.43万台履带式收割机驰援山东,省市县三级开通172部农机调度热线,郯城县等地区建立网格点,对履带式收割机实行“一小时响应”调度 。针对晾晒难题,山东公布了1860余个粮食烘干服务点,农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指导农户采取果穗装笼通风、应急摊晾等措施,避免粮食霉变 。对积水严重的地块,各地组织人力开挖沥水沟排水,动员农户趁雨停间隙人工抢收,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专家提醒,当前需坚持“分类抢收、适期晚收”原则:成熟地块优先调度机械抢收,未成熟地块延长灌浆期规避损失,收获后务必第一时间烘干入库 。同时,秋种需遵循“墒情优先”,待土壤相对湿度降至70%-80%再播种,晚播小麦适当增加播量并做好种子包衣,防范病害发生 。
眼下,山东的田野上,履带式收割机在泥泞中穿梭,农户们冒雨抢收,烘干机房24小时运转,这场与时间赛跑的“秋收保卫战”仍在持续。虽然74年一遇的秋雨给丰收蒙上阴影,但在农机驰援、技术指导、烘干保障的多重支撑下,更多粮食正被奋力抢回仓中。
来源:农家事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