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在朋友圈得知女友死讯,前往吊唁却发现女友还活着且已婚两娃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3 05:18 2

摘要:2024年3月,江城的春天还带着点料峭的寒意。陈默下班回到出租屋时,玄关的灯亮着——林溪说过,这盏灯是“等他回家的信号”。推开门,一股淡淡的番茄味飘过来,林溪正系着围裙在厨房忙碌,锅里炖着她最拿手的番茄牛腩。

男子在朋友圈得知女友死讯,前往吊唁却发现女友还活着且已婚有两娃,当场报警!

第一章 出租屋里的“未来”

2024年3月,江城的春天还带着点料峭的寒意。陈默下班回到出租屋时,玄关的灯亮着——林溪说过,这盏灯是“等他回家的信号”。推开门,一股淡淡的番茄味飘过来,林溪正系着围裙在厨房忙碌,锅里炖着她最拿手的番茄牛腩。

“回来啦?洗洗手,马上就能吃饭。”林溪回头笑了笑,额前的碎发垂下来,遮住了一点眉眼。陈默走过去,从背后轻轻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肩膀上:“今天怎么这么早回来?不是说部门要加班吗?”

“加了一会儿,领导说活不多,就让我们先回来了。”林溪转过身,帮他理了理皱掉的衣领,“你今天好像有点累,是不是项目又出问题了?”

陈默叹了口气,靠在厨房门框上:“嗯,客户临时改需求,又得熬夜改方案。不过没事,等这个项目结束,咱们就能攒够首付的三分之一了。”

他们租的这套两居室在老小区,每月租金三千五,是陈默工资的近三分之一。陈默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运营,月薪一万二;林溪在一家小公司做行政,每月六千。两人在一起两年,最大的目标就是在江城买套小房子,把陈默乡下的父母接过来住。

饭桌上,陈默给林溪夹了块牛腩:“对了,下周末我妈生日,咱们回去看看吧?她总念叨着想见你。”

林溪的筷子顿了一下,眼神有点闪烁:“下周末……我可能要加班,公司说有个重要的会议,走不开。”

“又加班?”陈默有点失落,“你这月都加了好几次班了。”

“没办法,行政部事多。”林溪低下头,扒了口饭,“等忙完这阵,我一定跟你回去看阿姨,好不好?”

陈默没再多问。他知道林溪“不容易”——她总说自己是农村出来的,家里重男轻女,爸妈只疼弟弟,她出来工作后,还要每月给家里寄两千块钱。陈默心疼她,从不让她为钱操心,房租、水电都是他来付,林溪的工资她自己存着,偶尔给家里寄钱,不够的部分,陈默也会偷偷补上。

只是有件事,陈默一直有点疑惑:林溪很少提她的家人,也从不带他见她的朋友,手机总是设着复杂的密码,接电话时偶尔会躲着他。有一次陈默开玩笑说想看看她的朋友圈,林溪笑着说“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内容,没什么好看的”,然后岔开了话题。

那时候陈默觉得,林溪可能是性格内向,或者家里的事让她不想多提,便没再追问。他总觉得,只要两个人好好的,一起努力攒钱买房,其他的都不重要。

晚上睡觉前,林溪靠在陈默怀里,小声说:“陈默,要是以后我们有了房子,客厅一定要装个大窗户,这样就能看到星星了。”

“好啊,”陈默揉了揉她的头发,“还要给你装个大衣柜,放你喜欢的那些裙子。”

林溪笑了,在他脸上亲了一下:“晚安。”

陈默看着她的睡颜,心里满是暖意。他以为,他们的未来就像这出租屋里的灯光,虽然微弱,却一直亮着,只要再努力一点,就能拥有想要的幸福。他从没想过,这份看似安稳的幸福,会在一个月后,以一种他从未想象过的方式,彻底崩塌。

第二章 朋友圈里的“死讯”

4月15日,周三。陈默在公司加班到晚上八点,揉了揉发酸的眼睛,拿起手机想给林溪发消息,问她晚饭吃了没。打开微信,朋友圈第一条推送跳了出来——备注是“林溪闺蜜·小雅”的账号,发了一张黑白照片,配文:“溪溪,一路走好。没想到昨天的一别,竟是永别。车祸无情,愿天堂没有痛苦。”

陈默的脑子“嗡”的一声,像被重锤砸了一下。照片上的人,分明是林溪——穿着她最喜欢的那条蓝色连衣裙,笑容温柔,背景是他们去年一起去公园拍的。

“不可能……”陈默喃喃自语,手指发抖,点进“小雅”的朋友圈,往下翻,还有一条半小时前发的:“刚从医院回来,溪溪的爸妈哭得快晕过去了。肇事司机还在逃,警察说正在调查。溪溪,你怎么就这么走了……”

陈默的心脏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住,疼得他喘不过气。他赶紧给林溪打电话,听筒里传来冰冷的机械音:“您所拨打的电话已关机,请稍后再拨。”

他又给“小雅”“小雅,你说的是真的吗?林溪她……她真的出事了?”

消息发出去,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复。陈默又翻遍了通讯录,想找林溪其他的朋友或家人的联系方式,却发现自己一个都没有——林溪从未跟他提过任何家人的电话,也没介绍过其他朋友给她认识。

“陈默,你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同事小李走过来,看到他盯着手机,脸色惨白,赶紧递了杯热水。

“林溪……林溪她出事了。”陈默的声音颤抖着,把手机递给小李看。

小李看完,也愣住了:“这……这也太突然了。你别着急,会不会是搞错了?比如重名什么的?”

“不会,照片就是她,背景还是我们去年一起去的公园。”陈默接过热水,喝了一口,却觉得浑身发冷,“她昨天还跟我说,今天要去公司交材料,怎么会突然车祸……”

他想起昨天晚上,林溪还给他熨了今天要穿的衬衫,叮嘱他“上班别太累,记得吃早餐”。早上出门时,她还在门口抱了他一下,说“晚上见”。怎么才过了一天,就成了“永别”?

陈默再也坐不住,跟领导请假,说家里有急事,必须马上走。领导见他脸色不对,赶紧准了假。陈默抓起外套,冲出公司,打车往出租屋赶——他要去找林溪的东西,看看有没有她家人的联系方式,他要去见她最后一面。

回到出租屋,打开门,屋里的一切都还是老样子:沙发上搭着林溪昨天穿的外套,茶几上放着她没喝完的半杯牛奶,厨房里还有她昨天没洗的碗。陈默走到卧室,打开衣柜,林溪的衣服还挂在里面,一件一件,都是他陪她买的。

他蹲在地上,翻出床头柜的抽屉——里面有他们的合照,有林溪的身份证复印件(地址是一个陌生的县城),还有一张她偷偷藏起来的汇款单,收款人是“林建国”,金额两千块,备注是“生活费”。

“林建国……应该是她爸爸吧?”陈默拿起汇款单,上面的地址是“清河县林家村”。他赶紧打开地图,搜索“清河县林家村”——在江城隔壁的省份,开车要五个小时,坐火车要三个小时。

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订了当晚十点去清河县的火车票。收拾东西时,他把他们的合照放进包里,又拿了件林溪给她买的外套——他想,到了那边,天气可能会冷,这件外套,就当是他给她带的最后一件东西。

去火车站的路上,陈默终于收到了“小雅”的回复:“是真的,溪溪昨天下午下班路上被车撞了,送到医院没抢救过来。她爸妈在清河县林家村办后事,你要是想来,就过来吧,地址是林家村37号。”

陈默看着消息,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车窗外的霓虹一闪而过,模糊了他的视线。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脑海里全是林溪的笑容——她笑起来的时候,眼睛会弯成月牙,嘴角有两个小小的梨涡。他以为他们还有很多时间,还有很多未来要一起走,却没想到,连一句正式的告别都没有。

第三章 千里奔丧的煎熬

火车在黑夜里行驶,发出“哐当哐当”的响声。陈默坐在靠窗的位置,手里攥着那张汇款单,眼睛盯着窗外漆黑的夜空,一夜没合眼。

他翻遍了手机里和林溪的聊天记录——从两年前他们第一次见面,到后来一起租房,一起规划未来,每一条消息,都带着他们曾经的甜蜜。

“陈默,今天同事说我穿这条裙子好看,其实是你买的,我心里偷偷开心了好久。”

“陈默,我们攒够钱后,买个带阳台的房子吧,我想种点多肉。”

“陈默,你别总熬夜,对身体不好,我给你炖了银耳汤,回来记得喝。”

这些曾经让他觉得温暖的话,现在却像刀子一样扎在他心上。他想起林溪偶尔的沉默,想起她不敢提家人的样子,想起她手机里那些神秘的电话,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会不会有什么事,是林溪一直瞒着他的?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他压了下去——林溪都已经不在了,想这些还有什么用?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去见她最后一面,帮她的家人处理后事,完成她未完成的心愿。

第二天早上六点,火车到达清河县火车站。陈默下了车,外面还没亮,冷风刮在脸上,带着点刺骨的寒意。他打了个车,跟司机说“去林家村37号”。

司机是个本地人,看陈默一脸憔悴,还提着个黑包,好奇地问:“小伙子,去林家村走亲戚啊?”

“不是,”陈默的声音沙哑,“去吊唁。”

司机哦了一声,没再说话。车开出县城,往农村方向走,路边的房子从高楼变成了低矮的瓦房,路也从柏油路变成了土路。陈默看着窗外的风景,心里越来越沉重——这就是林溪长大的地方,她在这里受了多少委屈,才拼了命想往江城跑?

快到林家村时,司机指着前面的村子说:“前面就是林家村了,37号应该在村子中间,你到了再问问路人。”

陈默付了钱,下了车。村子里很安静,只有几声鸡叫,偶尔有村民扛着锄头路过,好奇地打量着他。陈默拦住一个大妈,问:“阿姨,请问林家村37号在哪里?”

大妈上下打量了他一下,说:“37号?是林建国他家吧?你是来吊唁的?”

陈默点点头:“是,我是林溪的朋友。”

“唉,真可怜,那么好的姑娘,说没就没了。”大妈叹了口气,指了指前面,“往前走,第三个路口右拐,就是他家了,门口搭了灵堂,很好找。”

陈默道了谢,顺着大妈指的方向往前走。没走多久,就看到前面一户人家门口搭着白色的灵堂,挂着黑色的挽联,门口放着几个花圈,上面写着“林溪小姐一路走好”。

灵堂里传来断断续续的哭声,一个中年女人的声音尤其凄厉。陈默的心脏一紧,快步走过去。灵堂中间放着一张桌子,上面摆着一张黑白照片——正是林溪那张穿蓝色连衣裙的照片,旁边点着香烛,烧着纸钱。

一个中年男人坐在灵堂旁边,低着头,手里拿着烟,烟灰掉了一地。一个中年女人跪在地上,哭得撕心裂肺,旁边还有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男人,扶着女人,脸上也带着“悲伤”。

“请问,你们是林溪的家人吗?”陈默走过去,声音颤抖着问。

中年男人抬起头,看了陈默一眼,问:“你是?”

“我叫陈默,是林溪的朋友,从江城来的。”陈默递上手里的黑包,“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希望能帮上忙。”

中年男人接过包,说了声“谢谢”,然后介绍道:“我是林溪的爸爸,林建国。这是她妈妈,张桂兰。这是她弟弟,林浩。”

张桂兰听到陈默的声音,抬起头,红肿的眼睛看着他:“你就是陈默?溪溪跟我提起过你,说你是个好小伙子……她怎么就这么命苦,不能跟你好好过日子啊……”

她说着,又哭了起来。林浩扶着她,安慰道:“妈,别太难过了,姐在天之灵也不希望看到你这样。”

陈默看着他们悲伤的样子,心里也跟着难受。他走到灵堂前,对着林溪的照片深深鞠了三个躬,哽咽着说:“林溪,我来看你了。你放心,你的家人,我会帮你照顾好的。”

鞠躬的时候,他眼角的余光扫过桌子上的照片——突然发现,照片上林溪的项链,和他送给林溪的那条不一样。他送给林溪的是一条银色的星星项链,是林溪生日时他买的,林溪一直戴着,连洗澡都没摘过。但照片上的项链,却是一条金色的细链子,上面挂着一个小小的“福”字。

“阿姨,这张照片……是林溪什么时候拍的?”陈默忍不住问。

张桂兰愣了一下,然后说:“是……是去年拍的,她回家的时候拍的。”

“去年?”陈默心里有点疑惑,“去年她跟我一起去公园拍的照片,不是这张,而且她戴的项链,也不是这条。”

林建国赶紧打圆场:“可能是她后来又拍了别的照片,我们找的时候,就只找到这张了。你也知道,她平时不怎么回家,家里的照片不多。”

陈默没再追问,但心里的疑惑却越来越深。他看着灵堂里的香烛,看着地上的纸钱,看着林家人“悲伤”的表情,总觉得哪里不对劲——灵堂里没有林溪的遗物,没有她的衣服,没有她的生活用品,甚至连一张她和家人的合照都没有。

更奇怪的是,他从早上到现在,没看到一个除了林家人之外的吊唁者,村子里的村民也只是远远地看着,没人过来帮忙,也没人过来安慰。

“叔叔,阿姨,林溪的后事,警方那边有消息了吗?肇事司机找到了吗?”陈默又问。

林建国的脸色变了一下,然后说:“还……还没有,警察说正在调查,让我们等消息。”

“那林溪的遗体呢?什么时候火化?”

“遗体……遗体还在医院,等警方调查完,就能火化了。”张桂兰赶紧接过话,眼神有点躲闪。

陈默没再说话,但心里的疑云越来越重。他决定留下来,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线索——他总觉得,林溪的“死”,没那么简单。

第四章 诡异的“家人”与意外的发现

陈默在林家村住了下来。林家人把他安排在隔壁的一间空房里,房间里只有一张破旧的木板床,没有被子,只有一条薄薄的毯子。张桂兰说“家里条件不好,委屈你了”,陈默说“没事,我是来帮忙的,不讲究这些”。

白天,陈默帮着林家人布置灵堂,烧纸钱,接待偶尔来的几个“远亲”(后来他才知道,那些“远亲”是林建国花钱雇来的村民)。晚上,他躺在冰冷的木板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总觉得林家人的行为越来越诡异。

有一次,他听到林建国和林浩在房间里小声说话:“他什么时候走啊?总待在这里,万一发现什么怎么办?”

“急什么?等过几天,咱们拿到他的钱,就打发他走。”林建国的声音里带着点不耐烦,“你姐那边怎么样了?别让她出来,要是被陈默看到,就全完了。”

“知道了,我早上去过了,她挺好的,就是想孩子了。”林浩说。

陈默的心猛地一跳——“你姐”?“想孩子了”?难道林溪还活着?还有孩子?

他屏住呼吸,继续听。

“让她忍着点,等陈默走了,再让她来看孩子。”林建国说,“张强那边也催了,说再搞定陈默,就给咱们打钱。”

“张强”?这个名字陈默从没听过。他攥紧拳头,指甲掐进手心,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他必须弄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二天早上,陈默假装去村口的小卖部买东西,偷偷跟着林浩。林浩走出村子,往村尾的方向走,走到一栋崭新的二层小楼前,推开大门走了进去。

陈默躲在不远处的树后面,心脏砰砰直跳。他看到小楼的窗户里,一个熟悉的身影闪过——是林溪!她穿着一件粉色的家居服,怀里抱着一个一岁左右的孩子,正笑着逗孩子玩。

旁边还有一个男人,大概三十岁左右,穿着黑色的外套,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时不时回头跟林溪说几句话,看起来很亲密。

陈默如遭雷击,站在原地,浑身冰冷。他手里的塑料袋掉在地上,里面的面包和水撒了一地。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个在朋友圈里“车祸去世”的女友,那个他千里迢迢来吊唁的人,竟然还活着,不仅活着,还有孩子,有老公!

他拿出手机,颤抖着打开相机,对着窗户里的林溪和那个男人拍照、录像。照片里,林溪笑得很开心,和在灵堂里的“悲伤”完全不同。她怀里的孩子,眉眼间跟她有几分相似。

“骗子……都是骗子……”陈默的声音颤抖着,眼泪掉了下来。他想起自己这两天的悲伤,想起自己对林溪的牵挂,想起自己为了她千里奔丧,觉得自己像个傻子,被人耍得团团转。

他深吸一口气,擦干眼泪,拿出手机,拨通了报警电话:“喂,警察吗?我要报警,清河县林家村,有人伪造死讯,欺骗我的感情……”

报警后,陈默躲在树后面,盯着那栋小楼,生怕林溪跑掉。大概十分钟后,警车来了,停在村口。陈默赶紧跑过去,跟警察说明情况,然后带着警察往村尾的小楼走。

“就是这里,里面的女人叫林溪,她伪造自己的死讯,欺骗我,她还有老公和孩子。”陈默指着小楼,声音因为愤怒而有点嘶哑。

警察上前,敲了敲大门。过了一会儿,门开了,林浩站在门口,看到警察和陈默,脸色瞬间惨白:“你们……你们来干什么?”

“我们接到报警,有人涉嫌伪造事实,欺骗他人,麻烦配合调查。”警察出示证件,推开林浩,走进屋里。

客厅里,林溪正抱着孩子,看到警察和陈默,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孩子被吓哭了。那个穿黑色外套的男人(张强)站起来,挡在林溪面前:“你们是谁?凭什么闯进我家?”

“我们是清河县公安局的,接到报案,需要调查林溪伪造死讯一事。”警察拿出手铐,“林溪,麻烦跟我们走一趟。”

“不……我没有伪造死讯,是我爸逼我的!”林溪哭着说,把孩子递给张强,“陈默,你听我解释,不是你想的那样,我有苦衷的!”

陈默看着她,眼神里充满了愤怒和失望:“苦衷?你的苦衷就是伪造死讯,让我千里迢迢来吊唁?你的苦衷就是瞒着我结婚生子,把我当傻子耍?”

林溪看着陈默,眼泪掉得更凶了:“我对不起你,陈默,我不是故意要骗你的,我是被我爸和张强逼的……”

第五章 真相:被包办的婚姻与无奈的谎言

在清河县公安局的审讯室里,林溪终于说出了真相。

林溪和张强是三年前结婚的,这段婚姻是被她的父母包办的。当时林溪的弟弟林浩要买房,需要二十万彩礼,林建国就把林溪许配给了邻村的张强——张强家里开了个小工厂,有钱,愿意出二十万彩礼。

林溪不愿意嫁给张强,她觉得张强脾气暴躁,跟自己没有共同语言。但林建国和张桂兰以“断绝关系”威胁她,林溪无奈,只能答应结婚。婚后,张强对她并不好,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跟她吵架,还限制她的自由,不让她出去工作,不让她跟朋友联系。

两年前,林溪趁张强去外地出差,偷偷跑了出来,去了江城。在江城,她找了份行政的工作,认识了陈默。陈默的温柔和体贴,让她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她想跟张强离婚,跟陈默在一起,但张强威胁她,说如果她敢离婚,就伤害她的家人,还要让她在江城待不下去。

林溪害怕了,她知道张强说到做到——张强之前就因为她跟别的男人多说了几句话,就把她关在家里三天。她不敢跟陈默说自己已婚的事,只能偷偷跟陈默交往,幻想着有一天能摆脱张强,跟陈默过上安稳的生活。

今年3月,张强发现了林溪和陈默的事,愤怒之下,打了林溪一顿。林建国和张桂兰也赶了过来,劝林溪“回头是岸”,还说如果她敢跟陈默继续来往,就把她的孩子(她和张强有两个孩子,大的三岁,小的一岁)带走,让她永远见不到。

林溪被逼得走投无路,张强给她出了个“主意”:伪造死讯,让陈默彻底死心,然后林溪跟他回林家村,好好过日子。林建国和张桂兰也同意了,他们觉得这样既能让林溪断了跟陈默的联系,又能从张强那里拿到更多的钱,给林浩买房。

于是,张强找了自己的表妹(也就是备注“林溪闺蜜·小雅”的账号),让她在朋友圈发布林溪“车祸去世”的消息,还伪造了黑白照片(照片是林溪几年前拍的,项链是张强给她买的)。林建国和张桂兰则在村里搭了灵堂,雇了几个村民当“远亲”,演了一场“悲伤的吊唁戏”,等着陈默“上钩”——他们以为陈默会来吊唁,然后给一笔慰问金,之后就会离开,再也不会联系林溪。

却没想到,陈默不仅来了,还发现了破绽,报了警。

“我真的对不起你,陈默。”林溪坐在审讯室里,哭得撕心裂肺,“我跟你在一起的两年,是我这辈子最开心的日子。我想跟你买房,想跟你过安稳的生活,可我被他们逼得没办法……我不敢跟你说真相,怕你看不起我,怕你离开我……”

陈默坐在外面的休息室里,听着警察转述的真相,心里五味杂陈。他愤怒林溪的欺骗,愤怒林家人和张强的自私,但看到林溪的眼泪,听到她的苦衷,心里又有点同情——她也是这场骗局的受害者,被原生家庭和暴力婚姻逼得走投无路。

“警察同志,林溪她……会被判刑吗?”陈默问。

“林溪的行为虽然欺骗了你的感情,但目前来看,她没有骗取你的财物(陈默给的慰问金只有两千块,不算大额诈骗),主要是她的家人和张强涉嫌威胁、伪造事实,我们会对他们进行治安拘留,并处以罚款。”警察说,“林溪的情况比较特殊,我们会对她进行批评教育,同时建议她通过法律途径离婚,摆脱张强的控制。”

不久后,林建国、张桂兰、林浩和张强也被带到了公安局。面对警察的审讯,他们一开始还想狡辩,但在证据面前,最终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林建国低着头,叹了口气:“我也是为了林浩,他要买房,我没办法……我对不起林溪,也对不起你,陈默。”

张强则一脸不服气:“林溪是我老婆,我让她回家,有什么错?她跟别的男人来往,就是不对!”

“你限制林溪的自由,对她实施暴力,已经涉嫌违法了。”警察严肃地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你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同时林溪有权向法院申请离婚,你必须配合。”

张强听到“离婚”,脸色变了,但在警察的警告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第六章 告别与新生

在公安局做完笔录,已经是晚上八点。陈默走出公安局,外面的天已经黑了,冷风刮在脸上,带着点凉意。林溪跟在后面,想跟他说话,却被陈默拦住了。

“别说了,”陈默的声音很平静,却带着一种疏离,“我们之间,已经结束了。”

“陈默,我知道我对不起你,我会跟张强离婚,我会弥补你的……”林溪哭着说。

“弥补?你怎么弥补?我这两天的悲伤,我对你的信任,我为你付出的感情,这些都能弥补吗?”陈默看着她,眼神里没有了之前的温柔,只有失望,“林溪,你错的不是嫁给张强,而是选择用欺骗的方式来对待我。你如果早点跟我说真相,我们或许还能一起想办法,但现在,一切都晚了。”

林溪看着陈默,知道自己再也挽回不了了,只能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越来越远。

陈默没有回林家村,而是直接去了火车站,买了当晚回江城的火车票。坐在火车上,他看着窗外的夜景,心里慢慢平静下来。他拿出手机,删除了和林溪的所有聊天记录,拉黑了她的微信和电话,把那张合照从包里拿出来,扔进了垃圾桶。

他知道,这段感情已经彻底结束了,不管林溪有多少苦衷,他都无法原谅她的欺骗。他需要时间,来忘记这段不愉快的经历,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回到江城后,陈默搬了家,换了工作,把所有跟林溪有关的东西都扔掉了。一开始,他还是会在夜里想起林溪,想起他们曾经的甜蜜,但慢慢的,这种思念越来越淡,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的期待。

他开始健身,每周去三次健身房,身体越来越好;他开始看书,周末去图书馆,充实自己的知识;他开始和朋友聚会,跟他们一起吃饭、看电影,慢慢找回了曾经的快乐。

半年后,陈默在新的公司已经站稳了脚跟,成了运营部的主管。他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小房子,虽然不大,但采光很好,客厅里装了个大窗户,晚上能看到星星——这曾经是林溪的愿望,现在成了他的生活。

有一天,他接到了清河县公安局的电话,警察告诉他,林溪已经和张强离婚了,拿到了两个孩子的抚养权,在清河县找了份会计的工作,虽然辛苦,但很自由。林建国和张桂兰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不再逼林溪寄钱,还帮她照顾孩子。

陈默听完,心里没有波澜,只是说了句“知道了,谢谢”。他没有联系林溪,也没有再想起她——他知道,他们已经是陌生人了,各自的生活,都要继续。

又过了一年,陈默在一次行业交流会上,认识了一个叫苏晴的女孩。苏晴是做设计的,性格开朗,温柔体贴。他们在一起很开心,苏晴会听他讲过去的经历,会安慰他,会和他一起规划未来。

有一次,苏晴问他:“你以前那段感情,会不会让你不敢再相信爱情了?”

陈默笑着说:“不会。那段经历让我明白,爱情需要坦诚和信任,也让我知道,什么样的人值得我去爱。现在遇到你,我很幸运。”

苏晴靠在他怀里,笑着说:“我也很幸运。”

晚上,陈默坐在客厅的窗户边,看着外面的星星,心里满是温暖。他知道,过去的伤痛已经愈合,未来的幸福正在等待他。他想起林溪,心里没有恨,也没有遗憾——如果不是那段经历,他或许不会成长,不会遇到苏晴,不会拥有现在的幸福。

生活就是这样,总会遇到一些挫折和欺骗,但只要勇敢地面对,及时止损,就能重新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遇见更好的人,拥有更幸福的生活。而那些曾经的谎言和伤害,最终都会变成成长的养分,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来源:三杯续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