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慌了,特朗普变了,大结局来了,首个冤大头也浮出水面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3 23:57 1

摘要:“停火第五天,加沙人终于吃上了热面包,可以色列人还在排队抢矿泉水。

“停火第五天,加沙人终于吃上了热面包,可以色列人还在排队抢矿泉水。

”——这不是段子,是昨天热搜第一的那张对比图。

一边是联合国卡车卸下的300吨面粉,一边是特拉维夫超市被搬空的货架。

网友辣评:和平来了,恐慌没走。

真别急着感动。

协议上写得明明白白“零冲突”,可铁穹的雷达还在转,以军坦克只是往后退了500米,炮管都没熄火。

有住在斯德洛特的哥们拍视频:凌晨两点,防空警报突然鬼叫,全家滚到床底,发现是虚惊——系统误报。

评论区最高赞:“停火?

只是子弹换了种方式上膛。

人质换囚徒,看起来是各退一步,实则算盘噼啪响。78个以色列人质里,一半以上是拥有双重国籍的“黄金护照”——泰国劳工、俄罗斯裔阿姨、甚至还有一对德国老夫妇。

放他们,国际舆论立刻软一半。

而210个巴勒斯坦囚犯,平均年龄19岁,罪名多半是“向巡逻车扔石头”。

说是“一换三”,不如说“用留学生换高中生”,谁赚谁亏,看立场。

更魔幻的是沙特的100亿美元重建基金,发布会PPT做得跟世界杯申办一样炫,条款小字却扎心:哈马斯不得参与治理。

翻译成人话——钱可以给你,命得听我的。

哈马斯内部已炸锅,军事派卡桑旅发言人放狠话:“谁签谁就是叛徒。

”停火第五天,加沙街头出现新涂鸦:一只握着步枪的蜘蛛,踩着沙特国旗。

火药味,隔着屏幕都能呛到。

美国那边更鸡贼。7500万排雷专款,听起来像救世主,细扒发现合同全签给美国公司,排一颗雷收费3000美元,比加沙人年均收入还高。

更骚的操作是:拜登团队把“加沙非军事化”写进第二阶段草案,却闭口不谈约旦河西岸的犹太人定居点。

网友总结:拆别人家墙可以,别动我阳台。

以色列国内直接开演宫斗剧。

内塔尼亚胡支持率跌到28%,啥概念?

比疫情最惨时还低3个点。

反对党拉皮德趁机递不信任案,35个议员签字,离倒阁只差26票。

极右翼“犹太力量”更刚,直接号召“百万人游行”,口号:“停火=割地!

”——听着像晚清遗老穿越。

最惨的是普通老百姓:左边要和平,右边要面子,中间还夹着物价飞涨。

特拉维夫房东把房租涨了15%,理由“战争风险溢价”,租客吐槽:“导弹没炸死我,房租先把我送走。

埃及倒实在,第二条走廊每天400辆卡车,司机拍抖音直播:加沙边境堆满奶粉和抗生素,可哈马斯警察优先搬走的是可乐和香烟。

评论区炸了:“难民也要快乐水?

”司机回怼:“你饿三天试试,有口甜的算天堂。

”一句话把圣母怼到沉默。

联合国粮农署最新警告:加沙60%人口仍面临“灾难级饥饿”,但镜头扫过,路边小摊开始卖起“停火纪念T恤”,10美元一件,图案是白鸽叼着AK。

摊主笑出一口黄牙:“和平也要吃饭,不如一起赚。

”——黑色幽默拉满,却没人笑得出来。

最细思极恐的是伊朗革命卫队的隔空喊话:“抵抗轴心不会解散。

”翻译一下:枪还在,只是先收进抽屉。

以色列前情报官在电台放话:“五天后,要么协议升级,要么火箭弹升级,没有第三条路。

”主持人补刀:“赌一包万宝路,下一轮冲突名字都想好了——‘停火之后’。

所以,别被“零冲突”的头条骗了。

加沙人今天能买到面包,明天不一定有面粉;以色列人质回家了,坦克没回家;沙特的钱在账户里,枪在桌底下;美国的排雷队刚落地,伊朗的火箭弹还在生产线。

和平就像加沙沙滩上的城堡,潮水一退,才知道谁在裸泳。

有人问我怎么看?

套用加沙网友最新梗:“停火协议就像我的WiFi——显示已连接,其实没网。

来源:国际上那些大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