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宣传大家谈 | 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谱写新时代司法宣传壮丽篇章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4 10:31 1

摘要: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讲好新时代法治故事,让蕴含其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深入人心,充分发挥《中国审判》杂志作为最高人民法院舆论主阵地作用,在杂志创刊2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本刊联合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推出“司法宣传大家谈”栏目

司法宣传大家谈

我与《中国审判》杂志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讲好新时代法治故事,让蕴含其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深入人心,充分发挥《中国审判》杂志作为最高人民法院舆论主阵地作用,在杂志创刊2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本刊联合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推出“司法宣传大家谈”栏目,组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院、部分中院新闻宣传部门有关负责人围绕“我与《中国审判》杂志”畅谈深活兼具的新时代法治故事,善于从政治上看、精于从法治上办,以推动司法宣传工作迈上新台阶,更好服务司法审判工作,助推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建设。

全新打造的汕头法院融媒体工作室,成为新形势下汕头“法院+媒体+5G”的司法宣传主阵地 供图 汕头法院融媒体工作室

本文为《中国审判》杂志原创稿件

文 | 广东省汕头市中级人民法院 宿华文

司法宣传本在工作,重在融合,贵在意识。这是2025年年初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针对进一步做好司法宣传工作,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所提出的要求。

每当回望从事司法宣传工作20多年的工作历程,我都对张军院长提出的这十二字要求深有体会,这正是各级人民法院司法宣传工作者在日积月累的工作中努力践行的方向和目标。

司法宣传的“本”在审判执行工作,只有案件得到依法公正高效审理,司法宣传才有坚实的基础;司法宣传重在与媒体融合,既要通过媒体及时倾听人民心声,也要做好解读、引领;司法宣传贵在敏锐的新闻意识,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把案件审理和对外宣传有机结合起来,用直白的家常话让大家听得懂、听得进,同时,要与媒体人交朋友,为媒体宣传司法提供方便,形成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工作合力。

1

坚守根本

打出司法宣传“组合拳”

司法宣传工作如果脱离了审判执行工作,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近两年来,广东省汕头市两级法院(以下简称“汕头法院”)司法宣传团队立足审判执行工作实际,深入挖掘潮汕侨乡特色的经典案例和工作举措,成功推出“打造涉侨司法‘汕头样板’”系列宣传策划。汕头法院司法赋能,做好新时代“侨”文章的先进经验不仅被新华社《内参选编》采用刊发,同时还被《新华每日电讯》、《人民日报》、《法治日报》、央广网、中国侨网、《中国审判》等各类媒体以图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报道,进而推动潮汕四市共建涉侨权益司法保护协作机制,打出了一记漂亮的司法宣传“组合拳”,在汕头法院司法宣传工作簿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抚今追昔,从一档持续制作和播出25年的法治教育电视节目,更能看到汕头法院司法宣传团队坚守根本、秉承初心的执着与坚韧。早在2000年,汕头中院就与汕头电视台精心策划、共同打造了一档以法官为主体的法治教育电视节目——《打开案卷》。该节目每周播出一期,每期15分钟,从此开启汕头法院以案释法的荧屏之路。今年是《打开案卷》开播25周年。25年来,该节目已播出1000多期,收视率在本地电视台专栏节目中稳居第一,先后获得汕头优秀电视栏目奖、汕头新闻奖一等奖、全国法制类短节目三等奖等荣誉。

25年来,《打开案卷》坚定以案说法模式不改变。始终秉承“直击案件审理、展示法官风采、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理念”的宗旨,从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出发,选择汕头本土典型案例作为节目内容,秉持新闻性、可视性并重原则,精心构思,把法言法语转变成通俗易懂的潮汕方言,让司法审判通过电视荧屏走入寻常百姓家,推动法治精神真正深入人心,实现普法教育效果最大化。

25年来,《打开案卷》坚守法官主体地位不动摇。“身着黑色法袍,尽显法律威严。高擎正义之剑,彰显人民本色”——节目聚焦人民法官,通过主办法官现身说法的方式,披露庭审现场诉讼各方的争论与交锋,记录执行现场复杂多变的形势,详解案件裁判的法律依据和司法逻辑,展示法官不为人知的心路历程,将真实生动的工作场景、个性鲜明的法官形象、公正为民的司法情怀一一呈现给观众,架起了群众与法官的沟通桥梁,进一步加深人民群众对审判执行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近年来,汕头法院注重发挥司法宣传工作对社会规则、法治意识的促进作用。《打开案卷》顺应媒介生态的时代变化,从以汕头电视台为主场,转变为在汕头中院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同步播报,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播出”的集群宣传效应,打响品牌知名度。2020年,《打开案卷》再次改版,并入由汕头市委政法委牵头全市政法系统推出的全新法治栏目《法治在线》之中,进一步提升了社会关注度、扩大了社会影响力,持之以恒“以案释法促法治”,把案例作为最生动的法治教材,让视频节目成为用镜头记录法治教育的生动课堂,充分展示司法为民的公正形象,见证法治汕头的发展进步,传播法治好声音、凝聚法治正能量。

2

融合创新

讲好新时代人民法院故事

从单兵作战的全能型司法宣传干事到媒体融合的司法宣传团队,在过去的20多年间,汕头法院的司法宣传工作经历了人员和机构从无到有、工作职能和责任从单一到多维度的发展历程。

近年来,汕头法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深度把握媒体融合发展新形态,司法宣传工作坚持以“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为根本遵循,以高站位建设、高品质发声、高质量运维为方向,加强司法宣传工作的软件和硬件建设。2021年6月底,汕头中院与《南方日报》汕头记者站、中国联通汕头市分公司等单位合作共建的“法院+媒体+5G”融媒体工作室(以下简称“汕头法院融媒体工作室”)应时而生。

汕头法院融媒体工作室创新全媒体传播体系,集聚全媒体资源,成为汕头法院司法宣传的主阵地、高光聚焦的宣传名片、新时代全媒体合作的优势平台。

作为汕头法院司法宣传主阵地,汕头法院融媒体工作室在与汕头电视台合作《法治在线·打开案卷》栏目、与《汕头日报》合作《法官说法》专栏的基础上,进一步依托与南方报业集团的战略合作,着力打造南方+汕头法院频道线上平台,全面推动法院与媒体、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线上与线下融合发展,整合中院“一站两微九端”、各区县法院自媒体矩阵和省级、市级、本地媒体平台,打造一个融媒平台,推动形成全媒体传播体系,加快构建汕头法院一体化主流舆论格局,更好应对舆论环境、传播媒介等方面的新情况新挑战。

汕头法院融媒体工作室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在不断拓展新闻舆论工作深度广度的基础上,依托5G技术,打造5G创新应用示范点,助力汕头法院新媒体传播提速增效。同时,发挥“法官+技术”的优势,深化5G技术在审判执行工作中的创新应用,促进更多创新技术和产品成果落地。汕头法院融媒体工作室以此为依托,进一步探索深化与汕头融媒集团、省级以上官方网络传媒平台的合作,做强做大汕头法院司法宣传新格局。

不负时代,不辱使命。汕头法院融媒体工作室投入运营以来,充分发挥聚合效应,持续做好司法工作与新闻宣传舆论工作的对接与融合,不断加大自有新媒体阵地建设力度,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创新传播手段和方式,按照一次采集、多次加工、多平台采播的主要工作思路,创新运用新传播技术,把握宣传先机,加大可视化宣传力度,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拓展宣传覆盖面,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出更多有高度、有温度、有深度、有黏度的宣传精品,着力提升平台宣传作品的受关注度、阅读量,不断增强汕头法院司法宣传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从2022年到2025年,汕头法院融媒体工作室的微短剧、微视频创作团队经历了从起步探索到稳步运行再到推广获奖的成长历程。

2022年,廉洁司法题材微视频《拒绝》获第九届“金法槌奖”微视频类优秀奖;涉外审判题材微电影《开庭》获得第四届广东省法治文化节“寻迹·法治故事”语言类法治文化作品优秀奖;在2022年度全国法院“十佳百优”新媒体账号评选中,“汕头市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视频号获评“十佳客户端账号”。2023年,汕头中院原创作品《大V的黄昏》获得第十届“金法槌奖”微视频类优秀奖。2024年,汕头中院原创作品《榜一的迷乱》在第十一届“金法槌奖”上千部微视频类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二等奖。2025年,在广东省司法厅、省普法办举办的“法在你我身边”第六届广东省法治动漫微视频评选中,汕头中院原创作品《法爱》荣获铜奖。

3

意识敏锐

打好新形势司法宣传主动仗

要打好新形势下司法宣传工作的主动仗,既需要有高度的政治思想站位,又需要深厚的法律专业素养,还需有敏锐的新闻意识。要善于从政治上看、精于从法治上办,深入挖掘案件背后体现的习近平法治思想,理解、把握审判工作的价值判断,宣传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人民司法暖心、稳心、安心的案件事件。用有意思的语言讲好有意义的道理,用听得懂的案例阐释听得进的法理,鼓足新干劲,弘扬精气神。

要打好新形势下司法宣传工作的主动仗,就要与公共传媒建立良性互动关系,搭建共存共识共舞平台。司法宣传工作者要做人民法院与公共传媒之间的连接转换器,一方面,要把法院工作与各类法律文书中严谨专业的法言法语精准转译为通俗易懂的语言送达公共传媒;另一方面,还要就公共传媒和社会舆论对法院工作的关注和疑惑作出积极回应和解答。

2026年,《中国审判》杂志即将迎来创刊20周年。回首本人从事司法宣传工作20多年的工作历程,不禁感慨,其中竟有90%的岁月与《中国审判》杂志的发展史相重叠。

20年来,《中国审判》杂志一直是汕头法院司法宣传团队亦师亦友的工作伙伴。作为“权威报道中国司法审判活动 快捷传播世界法律文化信息”的新闻法治类半月刊,《中国审判》杂志一直是助力我们顺利开展各项司法宣传工作的良师益友。

2006年《中国审判》杂志创办之初,汕头法院就是第一批最坚定的订阅者和支持者。《中国审判》杂志是人民法院重要的司法舆论阵地和新闻宣传平台,是我们学习和了解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中心工作和全国各级人民法院重点工作的必备案头读本。通过杂志,我们可以学习、了解各地法院的优秀审判案例和先进工作经验,通过电话和电邮与杂志社的编辑、记者们一道深入研讨司法宣传报道的选题和角度。2008年年底,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人民法院克服困难,依法推进强制执行工作,力促贯穿汕头市区东西的交通大动脉——金凤路桥建设工程的拆迁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首次以专项工作成绩突出为金平法院荣记集体二等功。《中国审判》杂志第一时间派出资深记者赶赴汕头,对这宗汕头史无前例的涉及被拆迁人员之多、对抗情绪之激烈、工作难度之艰辛、影响之重大的针对同一片区一次性大批量的集中强制执行工作进行了深度采访,随后刊发了重磅专题报道《荣誉是这样获得的——来自汕头市金平区法院和谐拆迁工作的报告》,获得了汕头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近年来,随着传媒格局的变化发展,我们在工作中真切感受到《中国审判》杂志所作出的与时俱进的改革和创新。杂志栏目的设置更加精准和贴近法院工作实际,从封面到内页的版面编排设计更具视觉美感和吸引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大力推进媒体融合发展,《中国审判》杂志的官网、官微迅速发展壮大,与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合作,推出“中国审判”学习强国号;研发“人民法院新闻宣传融媒体服务平台”等,进一步提升了杂志的新闻时效性、扩大了传播覆盖面和影响力。《中国审判》杂志的通联队伍日趋壮大,杂志社的“朋友圈”不断扩圈。截至2025年7月底,《中国审判》杂志在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融合号的阅读量已成功突破一亿人次;不久前,正式入选长安街读书会干部学习核心来源期刊。

20年弹指一挥间,我们与《中国审判》杂志一同经历了时代变迁的波澜壮阔,一同见证和记录了人民法院的司法改革进程。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时代人民法院的司法宣传工作者,要做法治星空的燃灯者,以初心为火、使命为灯,在全面依法治国的伟大征程中,用有温度的笔触记录司法为民实践,用有深度的解读诠释公平正义内涵,用“破圈”思维打造普法爆款产品,让司法宣传有温度,让法治信仰浸润人心,在守正创新中奏响法治强音。

本期封面及目录

>

来源:中国审判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