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农商银行:普惠金融护航秋粮颗粒归仓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3 20:25 3

摘要:入秋以来,潍坊遭遇连续阴雨天气,给秋粮归仓带来严峻挑战。而在滨海区创新街北坝路交叉路口西临孟家村的秋收烘干厂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天然气加热系统平稳运转,金灿灿的玉米在固定式循环烘干设备中缓缓流动,阵阵谷物清香驱散了阴雨带来的愁云,这里正全力帮周边种粮户

潍坊农商银行

入秋以来,潍坊遭遇连续阴雨天气,给秋粮归仓带来严峻挑战。而在滨海区创新街北坝路交叉路口西临孟家村的秋收烘干厂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天然气加热系统平稳运转,金灿灿的玉米在固定式循环烘干设备中缓缓流动,阵阵谷物清香驱散了阴雨带来的愁云,这里正全力帮周边种粮户化解“粮难晒、怕霉变”的危机。

“这些年全靠潍坊农商银行的扶持,从帮我解决包地资金,到支持购买履带收割机、建设烘干塔,再到如今160万元贷款的资金保障,今年要是没有这烘干厂,我这几千亩玉米和乡亲们的粮食可就真悬了!”潍坊滨海区种粮大户袁方望着烘干设备里的玉米,满是感激地说。

袁方多年前便开始在大家洼、寿光、昌邑等地承包土地,随着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几千亩农田的耕种、收获、储存成了不小的难题,尤其每到秋收季,“晒粮难、储粮难”常让他犯愁,一旦遇到恶劣天气,粮食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潍坊农商银行在得知袁方的经营困境后,主动上门对接,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其生产需求,针对农业生产全链条痛点制定专属金融服务方案。为助力袁方破解晾晒、储存难题,潍坊农商银行不仅支持他购置履带收割机等农业机械设备,还专门为其建设秋收烘干厂开通绿色办贷通道,通过高效审批、快速放款,以及时的金融支持帮袁方顺利建成烘干厂,告别了“靠天晒粮”的被动局面。

在此次连续阴雨天气中,玉米收割后的晾晒工作成了区域内种粮户的共同难题。袁方积极响应政府部门号召,立刻启用自家烘干厂帮助周边村民烘干玉米。这座烘干厂设计日烘干量100吨,采用天然气为原料的固定式循环结构,烘干价格仅为0.0025元/单位水分,既高效又经济,短短几天便帮众多村民解决了玉米“无处晒、怕霉变”的燃眉之急,守护了大家的秋收成果。

这是潍坊农商银行始终立足城乡、服务“三农”,以金融活水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多年来,潍坊农商银行聚焦种粮大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需求,紧盯农业生产中的“急难愁盼”问题,从支持购置农机设备、建设仓储烘干设施,到优化信贷产品、开通涉农绿色通道,始终坚持“优先对接、优先审批、优先放款”原则,以精准高效的金融服务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让每一粒粮食都能安稳归仓。截至9月末,潍坊农商银行涉农贷款余额92.6亿元。(常春秋)

昌邑农商银行

近期,潍坊昌邑市连续阴雨,田间土壤积水过湿,导致轮式收获机械难以下地作业,增加了玉米霉变的风险,给秋收工作带来了严峻考验。

在青阜农业综合体的玉米种植基地,多台履带式收割机正开足马力,有序推进秋收作业。伴随着机械的高效运作,成熟的玉米被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流程。经机械化收集的玉米籽粒随即被快速转运,进入下一环节的烘干储存。

青阜农业综合体位于山东省昌邑市柳疃镇青乡社区,由于靠近渤海湾畔,部分重盐碱地块土壤含盐量在10‰以上,大量田地撂荒。近年来,该综合体通过“土地流转+土地托管”模式,经营土地10.2万亩,并经过深翻压碱、卤水提取、引河灌溉等方式,将高盐碱土地成功改造成为万亩良田,成为全省土地经营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基础设施配套最全的现代农业发展综合体之一。

面对阴雨天气导致的粮食收获难、湿粮易霉变的问题,昌邑农商银行对青阜农业综合体的长期信贷支持发挥了关键作用。早在2019年,昌邑农商银行就将青阜农业综合体纳入“金融辅导”重点企业,近年来累计提供了高达千万元的信贷支持。其中,昌邑农商银行以“高标准农田建设贷”为主打,与青阜农业综合体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提供5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用于田块整治、给排水建设、农机农械采买。同时,在无还本续贷、中长期贷款、差异化利率等模式的基础上,通过政府贴息1%的举措,把降费让利落到实处。这些资金为综合体在应对不利天气时,能够迅速调动像履带式收割机这样的专用设备以及保障烘干设施满负荷运转提供了重要的资金底气。目前,青阜农业综合体投资了1000多万元,拥有6套烘干机组、7台履带式收割机,建设日烘干能力1050吨的粮食烘干塔、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的储存库,保证了连续雨天的抢收抢烘工作。(马寒光)

诸城农商银行

秋雨连绵,湿冷的空气笼罩着诸城的田野,给正值收获季的玉米带来了严峻考验。“这雨再下几天,玉米在地里就该捂坏了!还好有镇上的烘干塔,我的玉米一颗也没有浪费。”农户张大叔看着金灿灿的玉米,脸上的愁云一扫而空。在贾悦镇,一座24小时昼夜不息的烘干塔,为当地焦急的农户们点亮了希望。而让这“护粮利器”24小时不停运转的,正是诸城农商银行信贷支持筑起的金融后盾。

“俺俩跟粮食打交道快30年了,看着乡亲们辛辛苦苦种的玉米因为下雨发霉,心里真是难受。”贾悦镇任大叔夫妇的话语中,透着对土地和粮食深沉的爱。早年间,夫妻二人在镇上粮站积累了丰富的粮食收售经验,看着农户们每年秋收常因天气耽误晾晒,便萌生了自建烘干、储粮设施的想法。“想上大设备、建仓库,资金是最大的坎,是农商行一次次给我们‘输血’,才有了今天的规模。”任大叔感慨道。从最初的小额贷款,到如今的大额授信支持,诸城农商银行始终是他事业发展的“同路人”和“坚强后盾”。如今,任大叔的粮储基地已建成3个总面积达9000平方米的仓库,拥有1台日烘干能力800吨的大型烘干塔,成了当地名副其实的“粮食管家”。

今年秋收汛期来得急,连续降雨让玉米“收不快、晒不干”。“农户们急,我们更急!烘干塔得24小时连轴转,燃料、人工都得花钱,库存粮食收购也需要资金周转,好在今年汛期来临前,诸城农商银行刚给我提供了490万元信贷资金,正好解了燃眉之急。”看着每天源源不断送来的潮粮,任大叔心里既着急又庆幸。秋收季以来,诸城农商银行迅速开通“秋收金融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农户资金等待时间,全力保障农民秋收。“从提交申请到资金到账,没跑几趟腿,效率特别高!”任大叔说。有了这笔资金,他立刻储备了充足的烘干燃料,还临时增派了3名工人,确保烘干塔昼夜不停运转。目前,该烘干塔已累计为周边农户烘干玉米超7000吨,帮助近百户农户避免了粮食霉变损失。

一座烘干塔,连接着银行与客户,更连接着千家万户的饭碗。下步,诸城农商银行将用更优质的金融服务、更精准的信贷支持,用金融力量护航农业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农商力量。(李东润)

昌乐农商银行

三秋时节,本是田野鎏金、五谷丰登的丰收画卷,而今年阶段性的低温叠加持续降雨天气,给昌乐县的秋粮收割、晾晒以及秋种备播带来不小压力,农作物的采收和农资储备面临严峻考验。

在这抢收抢种的关键当口,昌乐农商银行闻“汛”而动、主动作为,牢牢锚定“三秋”生产金融服务需求,组建专项服务团队深入全县12个镇(街、区)的田间地头,开展“地毯式”需求摸排,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农业生产一线,确保服务不缺位、支持不断档,全力守护农户的“粮袋子”和“钱袋子”。

“李哥,这几天下雨没耽误咱玉米采收吧?要是买脱粒机、雇人需要资金,您直接跟我说!”昌乐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在“三秋”金融服务走访中,握着种粮大户李大哥的手关切地问道。

李大哥笑着把客户经理领到自家的农机大院:“你看,这台刚到的联合收获机就是靠咱农商银行的贷款买的,不仅能在地头直接脱粒,还能筛除杂质,比人工采收效率提高了十倍不止!”他指着院子里整齐堆放的化肥和种子补充道,“今年准备多种50亩小麦,化肥、良种都备齐了,这多亏了农商银行的资金支持,当天就到账了30万元,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这份丰收的底气,源于昌乐农商银行持续深化的“三农”金融服务。今年入秋以来,昌乐农商银行提前预判“三秋”生产资金需求,升级推出多种信贷产品,简化审批流程、压缩放款时限,针对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实际需求进行贷款产品匹配,截至目前,已为153户农户发放贷款4734万元。

针对三秋农忙时节农户“分身乏术”的实际,昌乐农商银行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一方面推广“手机银行+自助终端”办理模式,让农户足不出户就能完成贷款申请、转账汇款等业务;另一方面组建“三秋金融流动服务队”,携带便携式开卡机等设备,深入村庄集市、田间地头提供“一站式”服务,累计现场办理业务800余笔。

农时不等人,金融勇担当。昌乐农商银行将持续优化金融产品供给、提升服务质效,与广大农户同频共振、共克时艰,以坚实的金融力量为三秋生产保驾护航,为保障粮食安全、助推乡村振兴书写农商答卷。(王泊涵)

来源:潍坊市农信联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