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县文宫镇小学校德育管理的实践路径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3 20:00 1

摘要:《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提出,小学德育需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作为学校的德育管理者,仁寿县文宫镇小学校将围绕“德育工作无浅处,笃行致远润无痕”的理念,将德育融入学校管理、教学教学、活动等各环节,统筹规划,系统部署,将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提出,小学德育需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作为学校的德育管理者,仁寿县文宫镇小学校将围绕“德育工作无浅处,笃行致远润无痕”的理念,将德育融入学校管理、教学教学、活动等各环节,统筹规划,系统部署,将德育工作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每一个角落。

一、强化队伍建设,夯实德育管理基础

(一)以师德师风为核心,提升教师德育素养。我校通过“师德演讲比赛”搭建教师德育理念交流平台;此外,常态化开展德育教学心得分享会,促进教师间德育经验的互学互鉴,将“立德树人”理念内化为教师自觉行动。

(二)以层级体制为支撑,实现德育全员覆盖。构建“校长—分管副校长—德育处—年级组—班主任”五级管理链条,明确各层级德育职责,确保工作指令高效传达;同时倡导“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理念,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协同统一。

(三)以学生干部为抓手,推动德育自主管理。在班队干部选拔中,综合考量学生性格、能力与兴趣,制定个性化职责清单与工作流程;通过定期培训与实践指导,提升学生干部的组织协调能力,使其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与学生自我管理的“领头人”,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自主管理能力。

二、打造文化阵地,营造沉浸式德育氛围

(一)班级文化:构建个性化育人空间。以“整洁、温馨、书香”为目标,引导各班围绕教室布置、主题栏目设计、班级精神提炼打造特色文化,让班级成为学生品格养成的“第一课堂”。

(二)主题班会:增强德育针对性。德育处结合各年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制定差异化班会主题,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讨论、案例分析等活动,避免德育“一刀切”,提升教育实效。

(三)仪式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将“国旗下讲话”作为核心德育阵地,学期初规划主题,选取优秀学生代表发言,以榜样力量激发学生的自我提升动力;同时结合清明节祭英烈、六一分批入队等仪式,让爱国主义教育从“说教”变为“体验”。

(四)家校协同:拓展德育管理边界。成立各年级家委会,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将学校德育要求延伸至家庭;通过家校合作开展“亲子德育活动”,形成“学校主导、家庭配合”的德育合力,共塑学生良好品格。

三、筑牢安全防线,保障德育健康底色

(一)多主题安全宣讲:提升风险防范意识。邀请法制副校长进校开展防欺凌、防拐骗、防溺水、交通安全等专题讲座,结合案例分析让安全知识入脑入心;同时通过黑板报、校园广播等渠道,常态化宣传安全常识,强化师生安全红线意识。

(二)多场景实践演练: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定期组织防震演练、紧急疏散演练、消防演练,模拟真实突发事件场景,让学生掌握逃生技巧、自救互救方法;演练后及时总结复盘,优化流程,确保学生在实际危险中能“懂应对、会避险”。

四、丰富活动形式,实现德育活动化渗透

(一)养成教育活动:规范行为习惯。将每学期首月定为“养成教育月”,分年段开展《小学生守则》学习、“文明礼仪伴我成长”黑板报评比、“礼仪在我心中”主题班(队)会等活动,让文明礼仪从“外在要求”变为学生“内在习惯”。

(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守护学生心灵成长。开足心理健康课程,设立心理咨询室与“知心信箱”,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实施动态管理;对重点学生开展面对面访谈与家访,联合家长开展心理疏导,形成“学校干预+家庭支持”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三)志愿服务与环保活动:培育社会责任感。通过“讲雷锋故事、背雷锋名言”等活动传承雷锋精神,结合植树节开展校园绿化、垃圾分类等环保实践;鼓励学生争当“环保小卫士”“美德少年”,在志愿服务中培养奉献精神与环保意识。

(四)劳动与特色社团活动:促进全面发展。依托学校劳动基地,开展种植、手工等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培养自主自强品格;设立美术、音乐、排球、曲棍球等多彩社团,通过社团活动发掘学生特长,在团队协作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集体荣誉感。

德育队伍建设、校园文化阵地打造、安全健康保障、多元活动,这几个维度绝非彼此割裂,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未来的德育管理中,仁寿县文宫镇小学校继续引领团队,整合资源,创新方法,用心、用情、用智做好每一项工作,与全体教师、家长和社会携手,共同守护每一个孩子的灿烂笑脸和光明未来。

来源:党建云政务号泸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