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人一感觉腰酸腿软、精神不济,就觉得是肾虚,赶紧买六味地黄丸来吃。结果补了半天,不仅没好转,有些人反而觉得肚子胀、没胃口,这是怎么回事呢?
很多人一感觉腰酸腿软、精神不济,就觉得是肾虚,赶紧买六味地黄丸来吃。结果补了半天,不仅没好转,有些人反而觉得肚子胀、没胃口,这是怎么回事呢?
今天要跟大家说个重点:长期肾虚的人,首要任务是调脾胃,而不是急着补肾。
中医讲,“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意思是说,我们吃进去的食物,都要靠脾胃来消化吸收,转化成身体需要的气血和营养。如果脾胃功能不好,吃进去的补品再高级,也无法被有效吸收,反而会成为脾胃的负担。
这就好比种地,土壤(脾胃)不肥沃,就算播下最好的种子(补品),也长不出好庄稼。
之前遇到一位患者,常年觉得疲劳、头晕,一直按肾虚来补,结果越补越虚。看他的舌苔,白腻又厚,这就是典型的脾胃虚弱、痰湿内停的表现。补品吃进去,脾胃运化不了,全都堵在那儿了。
可以参考一个经典思路,用四君子汤打底,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先把脾胃功能提上来。等消化吸收好了,再根据情况,少量用一些温和的补肾食材,比如山药、莲子、芡实,这样补得进去,也不会上火。
其实调理肾虚,关键要先让脾胃功能恢复。脾胃好了,能正常吸收营养,身体才有“本钱”去滋养肾脏。这时候再适当补肾,才能事半功倍。
整个过程就像先把土壤改良好,再施肥,效果才会好。
来源:中医赵怡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