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研习社”绘就东城幸福生活图景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3 12:57 1

摘要: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文明实践如同春风化雨,浸润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近日,由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精心打造的“相约七点半 文明趣享不打烊”文明实践研习社系列活动,在观坛艺术空间的“古韵养生”八段锦体验课程中落下帷幕。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文明实践如同春风化雨,浸润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近日,由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精心打造的“相约七点半 文明趣享不打烊”文明实践研习社系列活动,在观坛艺术空间的“古韵养生”八段锦体验课程中落下帷幕。

8场不同主题的文明实践活动,为市民群众带来了丰富的体验与收获,既打造了传递文明温度、彰显城区魅力的亮丽名片,更探索出新时代文明实践与民生需求深度融合的全新路径。

拓展边界

以“三延”理念构建文明实践新维度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今年以来,东城区以“文明实践进万家”品牌迭代升级为核心,创新提出“延展空间、延长时间、延伸受众”的“三延”服务理念,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1+3+N”活动体系,通过三大板块20余场特色活动,将文明理念融入文化、教育、体育、环保等多元领域,让文明理念变为“可参与场景”,实现从“单向传播”到“全民互动”的转变。

作为“三延”服务理念的载体,“文明实践研习社”精准对接不同群体需求:针对上班族“日间无暇参与”痛点,将活动时间锁定在下班后的黄金时段,打造兼具知识补给与身心放松的“职场充电驿站”。依托北京古观象台、角楼图书馆、颜料会馆等区域特色文化地标,让天文科普在百年观星台落地、非遗体验在古雅会馆开展,实现“文化空间”与“文明实践”的双向赋能;同时覆盖全龄受众,为中老年群体搭建“以文会友、以艺养心”的社交平台,为青少年开辟“触摸传统、探索科学”的认知窗口,构建“人人可参与、人人有收获”的文明实践生态,让文明以更可感、更温暖的方式沁润东城每一个角落。

创新形式

以“体验式”活动激活文明实践新效能

“文明实践研习社”自启动以来,聚焦受众“沉浸式体验”,通过多元化、互动性的活动设计,让文明理念在参与中润物无声,在体验中深度扎根。活动挖掘区域特色资源,创新“文明实践+文化惠民”路径,精准定制内容。

“国粹雅韵”京剧体验课上,专业老师手把手传授水袖技法与唱腔精髓,让参与者在一招一式中感受传统文化厚重底蕴;“星月瑜伽”将身心舒展与城市夜景相融,为职场人士提供“在喧嚣中寻得宁静”的解压途径;“健康‘食’光”讲座中,营养师结合家常菜讲解膳食搭配,让科学饮食理念走进百姓厨房;古观象台的天文科普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观测星象、“触摸”古代天文仪器,在心中播撒科学探索的种子。

每场活动均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以“互动体验”为关键点,既保留文化内涵,又兼具生活温度。这种“能动手、可互动、有收获”的形式,不仅增强了文明实践的吸引力和参与度,更激发了文明实践的时代活力。参与者纷纷表示,沉浸式体验,不仅搭建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更让大家成为文明理念的自觉传播者与践行者。文明,悄然成为市民群众深植于心、践之于行的日常生活方式。

长效续航

以“常态化”布局探索文明实践新路径

每场活动报名通道刚一上线,名额便被快速“抢光”,热度瞬间拉满。凭借精准的需求对接与创新的活动形式,“文明实践研习社”赢得了广大市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与积极参与。

在大家的反馈中,既有“孩子参加天文体验后爱上科普知识”的成长喜悦,也有“和邻居一起学八段锦,邻里关系更加亲近”的温情感慨,更有“下班后能学习新知识、结交新朋友、生活更充实”的暖暖满足。从以“三延”服务理念打破边界,让文明实践更加“便捷”;到以“体验式”活动创新形式,让文明实践更加“鲜活”;再到以“全龄”覆盖精准服务,让文明实践更加“暖心”,“文明实践研习社”不仅丰富了市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探索出一条“贴近民心、融入生活、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实践新路径。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蕴含着推动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下一步,东城区将继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以文明实践研习社为抓手,持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供给,与文明同行,让文明之花绽放在东城的每一个角落。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