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把骗子给骗了,乌克兰到底有没有5000亿的稀土矿?特朗普图啥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2 16:42 1

摘要:但眼下的现实却是美国居然还在同一个看起来空空如也的“矿坑”里反复下注,指望用不存在的稀土来换回自己投入乌克兰战场的全部本钱。

如果乌克兰真掌握了全球最贵的稀土矿,那今天这场地球上最大规模的资源战该轮不到美国来当导演。

但眼下的现实却是美国居然还在同一个看起来空空如也的“矿坑”里反复下注,指望用不存在的稀土来换回自己投入乌克兰战场的全部本钱。

美国炒作5000亿美元稀土协议,全是虚火?

2025年一开年,特朗普直接宣布,他要求乌克兰拿出价值5000亿美元的稀土资源作为回报,交换美国对基辅的持续军事和财政援助。

美国叫价之高,一时间让全球都以为乌克兰脚下藏着“地球金矿”,然而接下来一连串信息却像潑冷水般砸了下来。

先是乌克兰国内媒体爆料,政府尚未签署协议,拒绝交出矿产资源所有权。接着就是彭博社撰稿人布拉斯的一篇重磅文章,直接指出乌克兰没这些稀土。

一切“矿藏神话”不过是从北约内部文件起家的一次舆论炒作。

而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这些年来,压根没把乌克兰列入稀土国家名单,连常被引用的矿业数据库都查无此矿。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其实是特朗普单方面唱了一出大戏,大到未来的美国票房可能得靠稀土才能“回本”。

稀土是战略资源,但不是随便都能拿来交易的“纸黄金”

稀土之所以金贵,是因为它们对新能源、国防、高科技意义重大。但再贵重,它也是货真价实的“资源”。

乌克兰不缺矿,这一点倒是真的,数据显示该国拥有全球约10%的锂储量(多达50万吨)、全球20%的石墨资源储备、分布广泛的铁矿石、煤炭、钛矿资源。

但问题是这些资源极大比例,处在目前战争前线或被俄军实际控制的区域。

更关键的是它们多数并不属于最核心的稀土族元素范畴。更别提开采、提炼、技术以及产业链问题。

稀土不是你有矿就能赚钱,它讲究“链条完整”,中国之所以能做到全球最大稀土出品国,靠的不仅是储量,还有占全球稀土专利超60%的技术垄断力。

特朗普为什么非要稀土不可?背后藏的是“脱钩中国”的算盘,这一笔“算盘”其实盘了很多年了。

美国早在奥巴马时期就想建立稀土供应链“去中国化”,但到今天依然失败告终。

2022年全球稀土产量中,中国依旧占到约60%份额。

特朗普希望通过操控乌克兰“关键矿产”来摆脱对中依赖,甚至拉拢欧盟进入“乌克兰矿圈”,形成战略替代。

问题来了,天然资源换外交支持,美国驻在乌克兰这个赌桌前,刚刚下注几轮,对面突然说“这桌可能是空的”,你怎么办?

这时候特朗普的操作逻辑不是撤退,而是继续下注,哪怕矿在不在都不重要,他要的是攻势博弈的主动权。

揭开这场骗局的最后一层皮,是乌克兰自己掀的。

乌克兰政府自己也不是无辜的,在去年提交给美国的“胜利计划”中,主动渲染了国内矿产资源“可以再造一个中东”的挣扎式宣传。

他们高调声称自己拥有欧盟34种关键矿藏中的24种,并刻意强调了在战争结束后“资源主权联结西方”的战略意义。

讲得天花乱坠,可冷冰冰的矿产数据直接打脸。

乌克兰尚未正式开采的650种矿藏中,稀土储量几乎查无实据。真正具回报的锂矿,尚未进入商业化。石墨可用,但全球市场波动太大,难以套现

这使得乌克兰眼下的资源叙事,在尚未开工时期就先泡了汤。

更讽刺的是乌克兰稀土故事的吹鼓手,居然还有北约设在立陶宛的“能源安全卓越中心”,这其实是一个没有实际指挥权的小规模PR机构。

欧洲曾希望借乌克兰矿产为地缘稳定添加一个“经济确据”,却在特朗普的大喇叭下被玩成了宫斗工具。

特朗普搞的,不是一场资源生意,而是选举剧本。这种大张旗鼓、数据浮夸的资源主张,说穿了,是特朗普版“美国优先”的延长线。

他需要切割拜登政府数千亿美元援乌的亏损印象,他要制造“我们不亏,美国能挣”的舆情幻觉,他想用资源换钱、换控制、换其他西方国家的跟随

所以5000亿美元不是账,是“表态”;是不管矿是否存在,都要“谈出价值”的政治秀。

而泽连斯基这边的问题是起初错判拜登稳胜而拒绝特朗普,等到风向变了才急忙挽回,开始“支持谈判”。

但这时候稀土骗局戳破,乌克兰失去了用矿资源要价的资格,也失去了在美乌关系中“讲条件”的通道。

你想换援助,你连货源都没确认,你凭什么谈条件?那场荒唐的“皇帝新衣”,正在真实上演。

特朗普声称“我要5000亿稀土”,泽连斯基点头称“愿意交易”。媒体疯转“乌克兰资源价值近12万亿美元”,北约吹风“可做关键冶金供应国”,最后彭博一文泼出冰水,稀土没有,焦土倒是挺多。

讽刺的是这不是科幻小说,而是现实国际博弈的真实图景。美国需资源脱钩中国、乌克兰需援助保生计,两者合谋制造了一个本不成立的矿产神话。

一场经典的国际策略幻觉,就这样在世人面前崩塌。未来乌克兰挤压的资源幻想,恐再难撬开西方援助大门。

可以预见稀土话题凉了之后,乌克兰再谈援助,会更加困难。西方需要的是“回报明确”,乌克兰提供的却只是潜在地质图和空头信心。

而特朗普式的谈判风格,决定了他很在乎的是“交易对象的诚实性”。

稀土一案被视作乌克兰信誉的破窗事件,就算未来真的探出些关键矿藏,对美国的吸引力也大打折扣。

毕竟你曾经举起的是5000亿,结果连5亿都拎不出来,这账不可能再重新算。

对中国而言,这场乌克兰稀土闹剧等于再一次验证了,产业优势终归靠真实技术和产业构建,而不是一纸探矿合同能决胜千里。

总结

用不存在的稀土换真金白银的军援,乌克兰这步棋,走得既虚又险。

对美国而言,打着资源旗号博政治红利的路数,也很难再糊弄全球媒体几次。

稀土不是“嘴上说说”,只有真工艺、真储量、真链条国家,才站得稳。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配图均来自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文化知识,传递社会正能量,无低俗不良引导。如涉及图片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来源:莫离说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