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能因为话题传播度高,其中一些城市被惹急了,纷纷出来举反对牌,“别乱说,我不是”,表示文章作者的研究角度太单一,只用“七普”和“六普”的人口数据对比,减少的就直接是收缩城市,很片面,自己的城市还不至于衰退。
前段时间,有一份“我国收缩城市分布情况”的榜单迅速传播,引起了大家热火朝天的讨论。
榜单来源于《河南社会科学》刊发的一篇文章,里面具体列出了138个“收缩城市”具体是谁:
可能因为话题传播度高,其中一些城市被惹急了,纷纷出来举反对牌,“别乱说,我不是”,表示文章作者的研究角度太单一,只用“七普”和“六普”的人口数据对比,减少的就直接是收缩城市,很片面,自己的城市还不至于衰退。
小巴去研究了一下,似乎学界对“收缩型城市”的衡量标准,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共识和算法,但人口流失确实是核心特征之一,不能说拿“七普”和“六普”的人口数据对比就是错。
不过这里面会有很多细节问题,比如如果将行政区域内总人口数,当成是城市人口数,那就会把全域人口减少,但主城生活区人口增加的增长型城市,误认为是收缩型城市。
除了人口之外,还可以从经济、地理、政治等多维度切入,从多维角度来看,收缩型城市一般被定义为:
“经历人口流失、经济衰退、就业下降和社会问题丛生等结构性危机的城市地区”。
榜上有名城市的朋友,倒是可以留言区评论一下,你觉得自己所在城市,符不符合上述收缩型城市的描述,榜单准不准。
放眼全世界,都有收缩型城市。
比如著名的美国“铁锈地带”,底特律、克利夫兰、匹兹堡等等就是衰落的老工业城市,还有英国利物浦,德国莱比锡,日本北海道多数城镇,韩国江原道部分地区,都是典型的案例。
而咱们中国,最早是2019年发改委第一次提收缩型城市,说“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转变惯性的增量规划思维。”
至于收缩型城市是哪些,就这次这份榜单有直观详细的罗列,这也是榜单火爆的原因,之前的研究数据,基本都是说大概的数量和区域。
比如比较权威的,清华建筑学院副教授龙瀛及其团队,一直在做收缩城市的相关研究:
他们曾经用“五普”和“六普”数据,圈出了中国2000-2010年之间收缩的180个城市;后来“七普”数据出来,他们又做了更新数据,确定了193个收缩城市,比上述榜单138个的数量还多。
从目前来看,这些收缩型市县,集中于东北、西北和中部部分地区,其中东北的重度收缩市县最多。
收缩的原因也不难理解,一般就是几种:
1、资源枯竭
收缩情况最严重的东北,很多都是这种,比如黑龙江“四大煤城”,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都是资源枯竭型收缩的代表。
2、产业衰退
东北也很多这种,比如辽宁的鞍山、抚顺,还有甘肃的金昌等,早期发展传统工业,但因为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层次偏低,同质化竞争等等问题,难以维持城市竞争力。
3、被动虹吸
因为临近中心城市,所以被动虹吸,比如北京周边的三河,东邻重庆西连成都的遂宁、内江等。
4、位置偏远
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或者位于边境,容易受到周边国家安全局势变化、中国和邻国关系变化等因素影响,比如黑龙江黑河,辽宁丹东等。
当一个城市变成了“收缩型”城市,意味着经济活力减退,地方财政也会有危机,比如税收大幅减少,基建和公共设施没什么钱去维护,商铺空置,街区空置,医院、学校、甚至公交都减少,房地产价格自然撑不住,编制人员也会减少。
这样的城市,显然就是进入衰退期的城市了,所以也难怪上述榜单疯传之时,一些地方出来辟谣,因为如果真认了,显然不利于提振本地百姓的信心,也没办法再扩大投资,创造政绩,这里面大家懂的都懂。
但小巴觉得,这反而是咱们需要改变的一个观念,不要老想着逃避收缩,只想做大做强做扩张,从全世界来看,城市收缩就是国家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要知道我们现在是一边大城市兴旺发达,一边小城市、县城和农村收缩消亡,这是同时发生的,而前者的强大,恰恰就是建立在后者的消亡之上的,而且强者通常会继续变得更强。
因为人口规模越大,资源越丰富,分工就越细,生产效率就越高,经济就越发达,无论是资本还是人,总是更趋向于那些经济更发达,生活环境更好的城市。
而从政策的层面去看,也依然是向高能级城市倾斜。
今年7月开了城市工作会议,随后8月发布了《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里面就明确提到,要“增强超大特大城市综合竞争力”。
当然,里面也提到应对潜在收缩的一些举措,比如发展组团式、网络化的现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就是希望助力一下那些中心城市都市圈内、城市群内的中小城市的发展,带一带各种要素的流通,分享红利,产生更大经济效益;
人口持续流出的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也要转型发展。
而像东北这样情况比较严重的地区,其实调整早就已经开始了,就是精简合并。
黑龙江伊春市,2019年的时候,撤销了15个市辖区,新设立了8个县区;
2022年-2023年,又撤销了6个街道,设为镇,当时“撤街设镇”这个说法还一度因为是不是逆城市化引起热议。
同处黑龙江的齐齐哈尔市,也是撤街设镇,同年,广东潮州则是“撤区复镇”,将枫溪区撤销,恢复成枫溪镇,归潮安区管辖。
今年9月的时候,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高国力,也提到了“收缩型城市”的问题,原话是这么讲的:
“从城市发展趋势来看,人口流失、资金外流、土地闲置的这一类城市,今后也会面临撤并或整合的可能。这是国际规律和经验,我们要尊重规律、顺势而为、因势利导。”
高主任也提到,要因城而异,目前总体还没到大规模撤并的阶段,打造小而美的中小城市,也是符合现代化城市发展需要的。
能不能在“强者更强”的情况之下,打造小而美的城市,小巴觉得还得观察,或许需要等到更多人步入低欲望的时候,想逃离中心城市的时候,会比较有戏。
至少从小巴目前看来,很多人是嘴上想躺,但属于躺不平的,依然有为自己和家庭谋求更好未来的想法。
但人能精力充沛、思维活跃、身体健康、欲望满满、拼尽全力去奋斗的黄金时间,可能就不到20年,所以如果真身处收缩城市,且想向上奋斗的朋友,还是得慎重考虑一下,自己今后发展选择的问题。
至少这些年,龙瀛因为要做研究,走访过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域的人口收缩城镇,他的体会就是,“管理收缩远比管理增长要复杂得多”。
至于这些城市房价如何的问题,不必再多说,越收缩,越没价值,越白菜价,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来源:理财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