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小,颜色浅,位置隐蔽,计算复杂…… 食品保质期标签食品保质期标签“躲猫猫”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3 09:50 1

摘要:“找生产日期就像玩‘大家来找茬’,考眼力更考耐心。”这是不少消费者日常购物时的真实遭遇。标签字号小、颜色浅,难以看清,生产日期位置隐蔽、保质期算不清……近日,记者在多家超市采访发现,本应清晰明了的食品标签,却因种种“隐蔽”设计,给消费者设置了一道道关卡。

“找生产日期就像玩‘大家来找茬’,考眼力更考耐心。”这是不少消费者日常购物时的真实遭遇。标签字号小、颜色浅,难以看清,生产日期位置隐蔽、保质期算不清……近日,记者在多家超市采访发现,本应清晰明了的食品标签,却因种种“隐蔽”设计,给消费者设置了一道道关卡。

受访者供图

视觉“苦战”

“隐藏术”五花八门

晚上8时,邹女士从超市货架上拿起一瓶某品牌的矿泉水,本想确认生产日期,却陷入一场视觉“苦战”。她先在塑料包装上密集的文字中仔细搜寻,随后又将瓶子高高举起,在灯光下不断调整角度,才勉强辨认出一串激光喷码的数字——字体呈浅白色,与透明瓶身色差不大,用手触摸能感到轻微凸起,但若不是提前知晓位置,也难以察觉。“原本很简单的一件事,变得很耗神。”邹女士很是无奈。

保质期标签五花八门。本组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深圳晚报记者 李超 实习生 郭倩薇 摄

邹女士的经历并非个例。记者走访发现,食品标签的视觉“隐藏术”可谓五花八门。

一些食品标签会在视觉上“制造”干扰。有的字体过小,日期信息“藏匿”在密密麻麻的文字中,消费者不得不反复细看才能看清;有的存在“颜色重叠”问题——

保质期字迹融入了颜色相近的包装背景中,识别过程犹如一场挑战极限的视力测试。

此外,字样印刷方式也会影响数字的展示效果。在某大型超市,记者看到一款可可隆品牌的椒盐花生,尽管激光刻印的生产日期字迹具有凹凸痕迹,但因近乎透明的颜色,其与包装袋的图案融为一体,消费者仍较难看清。

受访者供图

标签的物理缺陷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网友小铭反映,自己购买的银鹭好粥道椰奶燕麦粥的生产日期标注在罐子底部,由于采用油墨喷码,数字附着力不强,放进冰箱受潮后,字体已模糊甚至局部脱落,无法完整辨认信息。

隐匿位置

“一目了然”非易事

标签位置的设置,也难以让消费者对保质期一目了然。有的标签深藏于盒装饮料的折缝内部;有的隐匿于包装袋的褶皱之间,字体因为包装问题扭曲变形;还有不少饮料商家会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印在瓶盖狭窄的螺旋纹处,导致那串由密集墨点组成的数字也随之扭曲,辨认起来费时费力。

保质期标签五花八门。本组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深圳晚报记者 李超 实习生 郭倩薇 摄

此外,部分厂家则将信息印在标签背面,内容紧贴着产品透明瓶身,以此减少外包装文字,提升美观度。消费者想了解相关信息,就必须透过玻璃瓶、穿过液体仔细观察。此类现象在酒水、食用油等液体产品中尤为常见,如京都乐寿堂药王泉天然苏打水等产品就使用了该展现形式。

部分产品则会将信息分开标注,实属“多此一举”。记者发现一款名为“麦甄选”薄脆饼干组合,其包装上的保质期清晰印着“6个月”,但“生产日期”字样旁却仅有“见包装正面(年/月/日)”的指引,消费者不得不根据这条模糊的线索,进行第二次搜寻,无形中增加了时间成本。

另一种普遍的情况是内外包装信息脱节。外包装袋信息俱全,而内部独立小包装却没有任何食品信息。如果外包装袋被丢弃,里面的食品就如同失去身份证明,它们是否仍处于保质期内便成为未知数,这也为食品安全埋下了隐患。

表述模糊

需自行计算到期日

相比直接写明“保质期至……”的一目了然,不少产品只标注“保质期X月/天”,将保质期计算任务留给消费者。

受访者供图

网友小诺(化名)介绍,自己为爷爷购买了一款广州酒家利口福的鸡仔饼,包装上标注为“常温270天”的保质期却让爷爷犯了难,戴上老花镜、拿着日历本仍怕算不清楚,只好打电话问孙女。“其实要算也不难,但真的不方便,为什么就不能直接写清楚哪天过期呢?”小诺的不解,道出了很多消费者的心声。

保质期标签五花八门。本组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深圳晚报记者 李超 实习生 郭倩薇 摄

记者还注意到,表述上的歧义也经常让消费者困惑。如自然派的虎皮腰果使用“此日期前最佳”而非“保质日期至”,这微妙的措辞常让消费者困惑:这究竟是绝对的安全食用期限,还是仅意味着风味最佳时段?

法规要求

食品标签应当清楚、明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食品标签应清楚、明显,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事项应显著标注,容易辨识。

今年3月16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也明确规定,预包装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到期日应按照年、月、日的顺序清晰标示。如日期标示采用“见包装物某部位”的形式,应标明所在包装物的具体部位。日期标识应清晰醒目、易于辨认,不应与包装物、容器分离,不得加贴、补印、修改。

2023年,我国也试点推广了食品标签数字化项目。在某大型超市,记者看到乐事黄瓜味薯片的包装背部不仅有保质期和生产日期,还印着一个醒目的二维码,其下方标示着“食品追溯”字样。扫码后可直接跳转至信息页,获取保质期、贮存条件、产品原料、生产企业等详细信息。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同样明确了数字标签的定义和应用要求。根据通则规定,数字标签必须在其临近位置明示“数字标签”或类似字样,确保身份清晰。消费者扫码后,标示内容应在识读后的一级页面直接展示,且不应有影响正常阅读的干扰元素,这些内容必须与实体标签完全一致。更重要的是,它被要求“清晰、醒目、易于识读,不得篡改”,并鼓励通过语音识读、视频解说等方式,实现标签信息“可听”“可播”“可放大”等多种功能,有效解决了传统标签版面小、不易读的问题,为广大消费者扫清信息障碍。

来源 深圳晚报

记者 李超 实习生 郭倩薇

来源:晶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