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酸甜苦辣的“梅好”生活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3 08:31 1

摘要:酸味为什么能放在4种基本味的首位,有人说可能这样读起来比较顺口;也有人说能有什么原因,不过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叫法罢了;还有人说根据中医“酸、苦、甘、辛、咸”五味的说法,所以酸排在了首位,各有各的说法,又各有各的道理,很难说得清原因。

“酸、甜、苦、辣”是味觉中最基本的4种体验,后来又从感官体验上升到人生哲学高度,用来比喻人生中“幸福、痛苦、顺畅、窘迫”等不同境遇的复杂感受。

酸味为什么能放在4种基本味的首位,有人说可能这样读起来比较顺口;也有人说能有什么原因,不过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叫法罢了;还有人说根据中医“酸、苦、甘、辛、咸”五味的说法,所以酸排在了首位,各有各的说法,又各有各的道理,很难说得清原因。

是的,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概念,也确实无法有比较详实的资料去解释说明,我们也没必要知道为什么,只要知道“酸味”是饮食中的重要调味料,能有效“抑制、调和”某些食品中的“不良异味”,起到改善食物口感及营养的作用就可以了。

历史典故“望梅止渴”就是利用青梅味酸的联想,让口渴的士兵们产生唾液和消化液的分泌,从而达到缓解口渴的作用;古代说书先生说书时间久了,就会“口干舌燥、吞咽困难”,他们会含一颗盐渍梅子在口中,利用青梅酸咸的味道刺激味蕾,促使唾液分泌津液满口,达到继续说书下去的目的。

据有关历史书箱记载,在醋没有发明之前,青梅是古人用来调配酸味的调料,在先秦时候,它是和盐、酒齐名的三大烹饪调味料,是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

考古学家在殷墟挖掘出一具精美的食器——铜鼎,其中盛满了炭化的梅核,经鉴定距今已有3200多年,说明早在商代时我国已开始食用梅子。

《尚书·说命下》记载,商王武丁任命傅说为相时,“若作和羹,尔惟盐梅。”把傅说比作“调味之王的盐、去腥提鲜的梅”,以盐梅喻相,可见殷商时期对盐梅的重视程度。

关于“盐梅和羹”的调味作用,历史上有许多明确的记载:《齐民要术》中的八和齑,也是由盐梅,加上蒜、生姜、橘皮等舂碎而成;

《周礼·天官》载有“馈食之笾,其实核撩”之句,核撩是古代对食用梅子的一种称呼;唐朝沈俭期就有“盐梅和鼎食”的抒怀;宋朝王禹偁《盐池》诗:“江梅须待我,金鼎始能和。”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写道:“ 梅者媒也,媒合众味。”近代景定成《安邑盐池咏》云:“斯人免淡食,盐梅作调羹。一曰呈祥瑞,一曰调鼎食。”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青梅的酸味主要源于其含有丰富的多种有机酸成分,包括‌“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琥珀酸‌”等,其中,柠檬酸含量最高是柠檬的8-10倍,因此青梅又被称为“柠檬酸之王、酸中之王”,但是青梅虽然口感极酸,却属于典型的碱性食物。

不如,让我们爱上青梅,享受“酸甜苦辣”的“梅好”生活。#人生#

来源:因先生看天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