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过了,小麦还没种?别急!这样播每亩能多收二百斤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3 08:33 1

摘要:寒露都过了,不少老乡还在地里犯愁——雨下得没停,地湿得没法进机器,前茬作物也收得晚,小麦播种硬是拖到了现在。大家心里都打鼓:这晚播的麦子,今年还能有好收成吗?其实不用急,晚播不代表一定会减产,只要把播种量、种子处理和田间管理这几件事做对,晚播麦照样能苗齐穗壮,

寒露都过了,不少老乡还在地里犯愁——雨下得没停,地湿得没法进机器,前茬作物也收得晚,小麦播种硬是拖到了现在。大家心里都打鼓:这晚播的麦子,今年还能有好收成吗?其实不用急,晚播不代表一定会减产,只要把播种量、种子处理和田间管理这几件事做对,晚播麦照样能苗齐穗壮,每亩多收二百斤不是问题。

先说说最关键的播种量,很多人觉得晚播就得多撒种子,其实不然,盲目加量反而会导致苗挤苗,后期容易倒伏。正确的做法是“按天增量,总量控制”:每晚播一天,每亩可以多播0.5到1斤种子,但最终的总播量不能超过目标穗数的80%。比如你想让每亩小麦长40万穗,按“斤种万苗”的规律算,最多只能播32斤种子。

这里得解释下“斤种万苗”,就是1斤麦种大概能长出1万棵麦苗。要是想亩产1200到1400斤,基本苗得有28到35万棵,对应的播种量就是28到35斤。不过实际播种时,还得看地块、天气和品种:地整得细、土壤湿度刚好,就少播点;土壤黏重、坷垃多,就得适当多播;如果用的是分蘖能力强的品种,播量可以再减一点;要是播得特别晚,地块条件又差,那就放心加量,保证基本苗数量。

光调整好播种量还不够,种子处理、整地、播种深度和底肥这四个细节,直接决定麦苗能不能顺利出苗。先看种子处理,尤其是自己留的种子,第一步得筛,把瘪粒、破粒和杂质都去掉,只留饱满均匀的;然后晒一晒,既能杀菌,还能让种子“醒”过来,提高发芽率;最后一定要拌种,今年雨水多,土壤湿度大,根腐病、茎基腐病容易高发,好的种衣剂不仅能防病防虫,还能加快发芽速度,帮晚播麦抢回点生长时间,这笔钱可不能省。

再说说整地,现在大多地块都是秸秆还田,要是秸秆粉碎得不够细、翻埋得不均匀,麦苗长出来后容易扎不稳根,出现“吊根苗”。所以秸秆粉碎时,尽量控制在5厘米以内;如果秸秆量特别大,整地的时候每亩加15到20斤尿素,能促进秸秆腐烂,避免秸秆在土里倒吸氮肥,导致麦苗发黄变弱。

播种深度也得注意,往年一般推荐3到5厘米,今年雨水多、土壤湿度大,得调整成2到3厘米。播得太深,种子呼吸不畅,出苗慢还弱;播得太浅,又怕土壤表层水分流失快,把种子“吊干”。这就要求整地时要更精细,让土壤松软不板结,给种子创造好的出苗环境。

底肥更是不能马虎,对晚播麦来说,底肥就像“开年饭”,得让麦苗吃得饱、吃得好。尤其要注意磷肥的用量,磷能促进根系生长和分蘖,但它在土壤里移动性差,后期追肥效果不好,必须作为底肥一次施足。通常情况下,100斤复合肥里磷含量不能低于20%,如果底肥只施80斤,那复合肥的磷含量就得在25%以上,这样才能满足麦苗前期生长的需求。

今年天气确实特殊,播种时间推迟了,但只要咱们把这些措施做到位,小麦照样能实现“晚播不减产”:播种量根据播种时间、地块条件和品种灵活调整,不盲目加量;种子处理的筛、晒、拌三步都做好;整地时把秸秆处理好,保证土壤精细;播种深度控制在2到3厘米,湿度大的地块宁浅勿深;底肥施足,重点补充磷肥。

种地就是这样,你对土地用心,土地就会给你回报。希望老乡们都能稳住心态,把这些技术要点用到地里,打好这场“晚播攻坚战”。你家的小麦开始播了吗?打算每亩播多少斤?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播种计划,咱们一起交流经验。关注我,后续还会分享更多实用的农技干货。

来源:完好轩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