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咱们今天就来聊聊斯诺克圈里最近挺火的一个事儿,说的就是肖恩·墨菲那场比赛中,关于一颗粉球的那次争议判罚,我看很多球友都挺气愤的,感觉这事儿触及到了斯诺克这项运动的一个核心——绅士精神和诚信。
咱们今天就来聊聊斯诺克圈里最近挺火的一个事儿,说的就是肖恩·墨菲那场比赛中,关于一颗粉球的那次争议判罚,我看很多球友都挺气愤的,感觉这事儿触及到了斯诺克这项运动的一个核心——绅士精神和诚信。
当时的情况,通过多角度的慢镜头回放,看得是清清楚楚,墨菲在击打一颗红球之前,他的球杆头,的的确确是先蹭到了旁边的粉球,粉球那么轻微地晃动了一下,这个动作虽然不大,但在高清镜头下,尤其是在球体表面反光的变化上,显露无遗,按照斯诺克的规则,这没任何可争议的,就是一次犯规,裁判李安火眼金睛,现场当即做出了公正的判罚,这专业能力,确实让人佩服。
但问题的关键,其实不在裁判的判罚上,而是在墨菲自己身上,打球的人,尤其是打到墨菲这种世界顶级水平的职业选手,对自己球杆的触感是非常非常敏锐的,出杆那一瞬间,杆头有没有碰到别的球,通过手腕传来的那股细微的震动,以及声音上那一点点几乎不可闻的变化,身体是会有明确感知的,这是一种经过千锤百炼,几乎成了本能的职业感觉,说墨菲自己完全没感觉到,这从职业技术的角度来讲,是很难让人信服的。
这就让我想起很多年前的一个场景,那时候央视5套转播斯诺克,还是姜毅和庞卫国老师在做解说,有一次丁俊晖在比赛中,一次出杆后,裁判和观众可能都没注意到有什么问题,但小丁自己主动向裁判示意,承认自己碰到了彩球,犯规了,事后回放证实,他确实碰到了,这个举动,在当时被传为美谈,这就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诚实,一种对规则、对对手、对这项运动本身的尊重,这才是我们心目中斯诺克绅士应该有的样子。
反观墨菲这次的处理方式,就形成了一个挺鲜明的对比,他不仅没有主动承认的意向,甚至在裁判做出判罚之后,似乎还流露出一些不情愿的情绪,这种态度上的差异,才是让很多球迷,特别是中国球迷感到失望甚至生气的地方,大家气的不是一次无意的犯规,气的是在事实清晰的情况下,那种缺乏担当的表现。
斯诺克这项运动,从一开始就被贴上了“绅士运动”的标签,它不仅仅考验你的技术,你的战术,更考验你的心境和品格,在没有人看到的时候,你能否依然遵守规则?在可能影响到比赛胜负的关键时刻,你能否坚守诚信的底线?这比打出一杆华丽的147,在某些时候更能定义一位选手的伟大。
我们现在看比赛,科技手段也发达了,各种高速摄像机,多机位回放,连球体上一点点微乎其微的移动都能捕捉到,这其实对运动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想,以前可能蒙混过关的细微犯规,现在在镜头下无所遁形,这就更需要运动员有高度的自觉性,主动承认,体现的是风度;被镜头抓出来再被迫接受,那场面就有点不好看了。
墨菲这位选手,以前很多人喜欢他,觉得他出杆利落,节奏感好,场面上也颇有绅士派头,但近年来,尤其是对待一些中国球员的态度和言论,让他身上那种传统的“绅士”滤镜,在不少中国球迷心里慢慢碎掉了,这次粉球事件,可以说是在这个基础上,又加了一根稻草,大家会觉得,哦,原来所谓的绅士风度,在触及到自身关键利益的时候,是可以打折扣的。
裁判李安在这次事件中的表现,堪称典范,他顶住了压力,完全依据规则和事实做出了判罚,这维护的不仅仅是一场比赛的公平,更是斯诺克这项运动的立身之本,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无论你是大名鼎鼎的顶级球星,还是初出茅庐的新秀,标准都应该是一样的,李安的裁决,给赛场带来了一股正气。
说回到墨菲,其实他如果在那瞬间,能像丁俊晖当年那样,简单地说一句“我犯规了”,那么他收获的,绝不会是现在的争议和批评,反而是更多的尊重和赞赏,有时候,承认一个错误,比赢得一场比赛更需要勇气,也更能体现一个人的格局。
这件事也给所有打球的人提了个醒,无论是职业赛场还是我们平时的业余爱好,那颗对规则的敬畏之心,那份诚实的态度,才是让我们真正享受这项运动乐趣的基石,球技可以磨练,境界更需要修行,斯诺克的魅力,不仅仅在于把球打进袋口,更在于那颗永远追求公正、诚实的心。
来源:赛场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