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年秋冬交替之际,流感病毒便进入活跃期。老年人因免疫力下降、基础疾病增多,成为流感“易被攻击的对象”。圣方园中医馆医师付艳艳专为银发族定制了防护指南请收好。
每年秋冬交替之际,流感病毒便进入活跃期。老年人因免疫力下降、基础疾病增多,成为流感“易被攻击的对象”。圣方园中医馆医师付艳艳专为银发族定制了防护指南请收好。
一、及时就医,把握24小时黄金窗口期
当出现发热、咳嗽、肌肉酸痛等流感症状时,老年人切勿自行服用药物。流感病毒变异快,需通过专业检测明确类型后针对性用药。临床研究表明,一些抗病毒药物在症状出现24-48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可显著降低重症风险。建议老年人随身携带医保卡和基础疾病病历,就诊时主动告知医生用药史,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二、精准用药,严守剂量红线
需特别注意,流感治疗药物需按体重计算剂量,擅自加量可能引发肝损伤等严重副作用;症状缓解后立即停药则易导致病毒反弹。建议设置手机用药提醒,使用分药盒提前分配每日剂量,子女可定期检查剩余药量是否匹配。 三、动态监测,预防为先
服药期间若出现皮疹、心悸等异常反应,应立即停药并联系医生。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重症最有效手段,建议每年9-11月完成接种。日常防护需做到“三要三不要”:要佩戴N95口罩、要勤用七步洗手法、要保持室内湿度50%-60%;不要聚集打牌、不要徒手接触公共设施、不要轻信“特效药”广告。 健康防线需要科学守护,在这个流感季,让我们用专业知识和温情关怀,为银发族筑起抵御病毒的温暖屏障。记住:及时就医不拖延、规范用药不随意、异常反应不忽视,这三把金钥匙将为您打开健康之门。
专家简介
付艳艳 中医执业医师,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省中医药文化传播协会委员,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承袭经方派诊疗特点,深谙清代女科圣手傅青主医理,注重气血,主张攻补兼施,并以儒家义理通于医经脉理。沉静笃学,善于从细微处辨别病因病性,喜用小方,用药精当,擅长根据患者体质与情志制定阶段化、个体化诊疗方案。
【擅长诊治】
1.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崩漏。 2.更年期出现的心悸、血压波动、面部潮红、盗汗、潮热、情绪不稳定(容易激动、焦虑、抑郁、无故的哭泣或烦躁)、失眠、疲劳、记忆力下降、月经紊乱、阴道干燥、性欲减退、尿急、尿频、尿路感染、皮肤干燥、脱发、体重增加、食欲增强或减弱等症状。 3.白带增多、白带异味、白带颜色异常、外阴瘙痒、下腹疼痛、盆腔炎、外阴炎、尿路感染、子宫肌瘤。 4.急性乳腺炎、产后身痛、产后缺乳等产后病。 欢迎老年朋友加入养生群,及时了解健康知识。 请联系记者↓↓↓
本报记者 朱珅 特约记者 闫霖 编辑 :胥岩
审核:乔惠琳
统筹:李佳
邮箱:lnrb100@sina.com
版权声明: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属原创作者。
来源:老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