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现有理论?新研究:宇宙年龄达267亿年,暗物质暗能量不存在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1 17:51 1

摘要:上周刷到一条推送,说渥太华大学一个印度老哥把宇宙年龄直接翻倍,267亿年,顺手把暗物质整个删库。

“宇宙才138亿岁”这句话,可能得打引号了。

上周刷到一条推送,说渥太华大学一个印度老哥把宇宙年龄直接翻倍,267亿年,顺手把暗物质整个删库。

我盯着屏幕愣了三秒:要是真没暗物质,我读研那会儿熬通宵算的旋转曲线算啥?

算寂寞?

先别急着站队,把瓜掰开吃。

Gupta的狠招叫“疲劳光”,意思是光子跑长途会“累”,波长自己抻长,看上去就像宇宙在膨胀。

再配合一套“常数偷偷变”的剧本:光速年轻时比现在快,精细结构常数慢慢缩水,哈勃参数当场懵圈。

这么一调,高红移老家伙们不再“早熟”,只是“看起来年轻”,年龄账一下就平——267亿,不透支信用卡。

有人拍桌子:胡说,韦布刚逮到JADES-GS-z13-0,红移13.2,才3.2亿年就长出一口金属牙,标准模型都嫌它早熟,你还给加岁数?

Gupta回怼:牙口好是因为光“累”得慢,实际时间够用,别被红移骗。

两边鸡同鸭讲,却都拿同一张底片——星系亮度vs红移——只是解读器一个用“膨胀”,一个用“疲劳”。

暗物质更惨,直接被当成“补丁”丢进回收站。

Gupta说,旋转曲线歪?

改改引力公式就行,何必请26.8%的隐形壮丁。

这操作听着像MOND老梗,但他把光速递减塞进去,曲线居然也能圆,现场吃瓜群众一脸“还可以这样?

最慌的是地下“捉鬼”团队。

锦屏实验室刚把暗物质灵敏度推到0.8 GeV,正想举杯,结果上头说“可能没鬼”,经费表瞬间尴尬。

XENONnT更郁闷,好不容易排除一片质量区间,现在连“被排除”的对象都被理论家注销,白忙一场。

当然,主流没打算投降。

Adam Riess直接放话:早期宇宙矛盾≠暗能量死刑,先等欧空局Euclid画完暗物质地图再吵。

中科院武向平院士补刀:别吵,中国空间站巡天望远镜2025上岗,一亿张星系照片甩桌上,谁对谁错自然分。

写到这儿,我抬头看窗外夜空,忽然觉得它像一块老硬盘,坏道越来越多。

有人坚持换固态(暗物质),有人喊直接格式化重装(疲劳光)。

作为围观群众,最诚实的感受是:宇宙越老,人类越像刚学会算数的小孩,把138还是267背得滚瓜烂熟,其实卷子还没发完。

别急下结论,把答案先留空。

等智利Vera Rubin天文台2025开机,等中国“太极”引力波上天,等下一代数据像啤酒一样砸在桌上,再决定喝哪一瓶。

到时候,如果267亿岁成真,我打算把旧课本翻出来,在“暗物质”三个字上画一排小墓碑——纪念一段可能从未存在过的暗恋。

来源:上进雪碧o9i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