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它是文明的延续,是民族精神的回响,是企业家良知与时代灵魂的交汇点。
这是《傅治纲创业日记》第171篇原创文章
时代奔涌向前,每一个真正伟大的品牌,都在回答同一个问题:
商业的终点,究竟是什么?
它不是利润曲线的顶点,而是文化信仰的源头。
它是文明的延续,是民族精神的回响,是企业家良知与时代灵魂的交汇点。
当消费趋于理性,当资本退潮,当喧嚣褪去之后,
唯有那些能“以文化为旗帜、以责任为底色、以信仰为灵魂”的品牌,
才能在寒冬中燃起长明之火。
天安门酒龙脉公益行动的诞生,正是这一时代命题的回答——
它让公益成为品牌的骨血,让文化成为商业的温度,
也让中国民族品牌,踏上属于自己的新文化长征。
一、在寒冬中突围:从商业低谷到文化远征
2025年,中国白酒行业正处于深度调整期。
据中国酒业协会数据显示: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营收同比下降 8.3%,库存上升 14.6%,渠道利润创下近五年新低。
市场在收缩,消费在冷却,行业情绪低迷。
在这样的周期背景下,很多企业选择观望、收缩、沉默。
而中酿品致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
他们没有在寒冬里等待春天,而是用行动点燃了光。
这场光,就是——天安门酒龙脉公益行动。
它不是一场营销活动,而是一场信念实践;
不是一次商业造势,而是一场精神远征。
它用一场公益行动,让商业焕发善意;
用一次文化自觉,让品牌重获灵魂。
二、从大山走出的人 懂得希望的重量
中酿品致董事长李作斌,是一个从农村大山中走出来的企业家。
他深知,一个孩子走出大山有多难,也深知教育改变命运的力量。
因此,他带领团队发起了天安门酒龙脉公益行动。
每一坛封坛酒,都是对未来的托举;
每一位参与封坛的企业家,他们的善举,都会按比例注入“天安门龙脉公益基金”。
基金的运作公开、透明、可追溯——
让善意有去处,让希望有回响。
这不是一次性捐赠,而是一套可持续的系统。
它让“善意”成为机制,让“责任”成为生产力。
它让企业家们以封坛为仪式,以行动为誓言,
将商业的成功转化为教育的希望。
三、以势为先:当天安门成为文化核武器
真正的品牌竞争,不在产品,而在“势”。
而天安门酒,天生自带势能。
“天安门”,是国家记忆的符号,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酱香酒”,是三千年文明的味觉密码,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温度。
当这两种力量叠加,它所形成的,不仅是品牌势能,
更是一种文化核武器级的精神力量。
它不靠广告轰炸,而靠文化共鸣;
它不卖价格,而卖信仰;
它不只是商品,而是精神的载体。
我在深度研究并实践《毛选》创业兵法思想体系的过程中,提出了“超级IP新文化生态模式”,
其核心在于:让品牌不再只是商业符号,而成为社会共识。
天安门酒龙脉公益行动,正是这一模式的现实落地。
它让一个品牌拥有国家级叙事的势能,
让一次公益,成为企业家精神的加冕礼。
四、商业的温度 源于人的觉醒
这场行动打动人的,不是机制,而是人。
那些来自山里的孩子,他们不是等待被救助的对象,
而是民族未来的种子;
那些参与封坛的企业家,他们不是在“行善积德”,
而是在共建一个更有温度的商业世界。
每一坛酒的封藏,都是一次心的交付;
每一滴酒的沉香,都是企业家精神的觉醒。
这正是“群众路线”的现代表达:
商业从人民中来,又回到人民中去。
一个企业的真正价值,不在于赚了多少钱,
而在于点亮了多少希望,改变了多少命运。
五、让善与利 形成良性循环
很多人会问:
做公益,能带来增长吗?
答案是:能。
天安门酒龙脉公益行动证明了,
当“善”与“利”达成统一,商业就会自我生长。
• 对酒厂而言,封坛模式盘活库存;
• 对企业家而言,善举带来精神荣誉与社会资本;
• 对品牌而言,公益带来长期信任与文化复利;
• 对社会而言,教育的希望源源不断。
这正是矛盾的统一:
当善与利、情与智、品牌与人民形成良性循环,
企业的增长曲线,就会随之向上。
这,就是商业向善的力量。
六、白酒行业的新启示:文化是新的增长引擎
这场“新文化长征”,
带给白酒行业最深刻的启示是——
白酒的未来,在于文化的再表达。
当流量红利消退,精神红利崛起,
当文化成为信任的起点,
品牌就不再是卖产品,而是造信仰。
天安门酒用行动告诉我们:
文化不是附属品,而是生产力;
公益不是公关,而是战略;
善意不是消耗,而是增长的引擎。
结语:星火已燃 长征已启
“天安门酒龙脉公益行动”,表面是一场公益,
实则是一场文明的传递。
这段从贵州到天安门的路,不只是2378公里的距离,
更是民族品牌精神的一次回溯与自我超越。
当一个品牌开始以文化为武器、以责任为战略,
当企业以善意为基石、以信仰为势能,
那一刻,商业就不再是逐利的机器,
而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正如教员所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天安门酒龙脉公益行动,也许只是一个火种,
但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从中看见方向,从中看见信仰——中国民族品牌的新文化长征,已经启程。
来源:傅治纲创业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