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继2024年12月在美国开始向部分车主推送V13版本后,特斯拉FSD迎来了近一年来的首次重大升级。特斯拉刚刚开始向北美用户推送 FSD 14 首个版本 v14.1。这也是 FSD 近一年来首次进行重大更新,整合了特斯拉在 Robotaxi 自动驾驶出租车项目中
继2024年12月在美国开始向部分车主推送V13版本后,特斯拉FSD迎来了近一年来的首次重大升级。特斯拉刚刚开始向北美用户推送 FSD 14 首个版本 v14.1。这也是 FSD 近一年来首次进行重大更新,整合了特斯拉在 Robotaxi 自动驾驶出租车项目中的技术成果和经验。马斯克自年初以来多次预告此更新,原定于 9 月发布,但由于发现“一个漏洞”,推迟至周一深夜开始分发。目前,部分 HW4 车主已陆续收到 FSD v14 推送。首批获得推送的特斯拉车主表示,FSD v14 自动泊车性能远超预期,甚至比真人驾驶员还厉害。
根据特斯拉官方发布的更新说明,FSD v14 在导航、环境感知、用户操作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改进,主要包括:
1)新增到达选项(Arrival Options):驾驶者可选择目的地停车类型,包括停车场、街边、车道、停车库或路边停靠。
2)紧急车辆避让:系统可识别警车、消防车、救护车等紧急车辆并自动避让或靠边停车。
3)视觉导航整合:将导航与路线规划纳入基于视觉的神经网络,实现对封路与临时绕行的实时处理。
4)速度模式优化:增加自定义“速度档位”以调整驾驶风格。新增“SLOTH”模式,以更低车速与保守变道策略应对复杂路况。
5)障碍物与路面优化:改进对固定与动态障碍(如路障、树枝、轮胎碎片)的避让能力。
6)系统容错与恢复能力:增强 FSD 在系统异常情况下的稳定运行与恢复能力。
7)摄像头清洁功能:新增前摄像头自动清洗系统,可根据车速优化清洗强度,并在车内挡风玻璃有残留影响视野时提醒用户前往服务中心清洁。
此外,用户可直接通过中控屏幕或方向盘右侧滚轮启动 FSD Supervised 模式,并在行驶中随时调整“速度档位”和“到达选项”。
特斯拉在更新说明中强调,FSD(Supervised)仍需驾驶者保持注意力与控制权。该功能可在驾驶者监督下完成自动起步、变道、路线分叉选择、避让障碍物、左右转弯及自动泊车等操作,但并不意味着车辆具备完全自主驾驶能力。系统默认关闭“刹车确认”(Brake Confirm)功能,用户可在“自动驾驶设置(Autopilot Settings)”中手动启用。斯拉表示,未来 FSD 版本将进一步改进“行驶平顺性”和“停车精准度”,并持续优化“到达位置选项”和“停车质量”。
FSD v14 的发布被视为特斯拉过去一年在自动驾驶技术上最重要的一次系统性升级,也标志着公司开始将 Robotaxi 项目的研发经验转化为面向消费者的量产技术。
今天我们梳理下特斯拉FSD技术。
特斯拉的(Full Self-Driving,全自动驾驶系统)是其在智能驾驶领域布局的核心技术,旨在实现从起点到终点的完全自动化驾驶,无需人类驾驶员干预。该系统基于SAE定义的自动驾驶分级标准,目标是最终达到L5级完全自动驾驶水平,即车辆能够在任何道路和环境条件下自主完成所有驾驶任务。目前,特斯拉FSD已发展至v14版本,正处于从L2+/L3向L4过渡的关键阶段,具备城市街道导航、自动变道、交通信号识别与响应、智能召唤等高级辅助驾驶功能。FSD系统采用纯视觉感知路线,不依赖激光雷达,而是通过车载8个摄像头采集环境数据,结合强大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实时决策与控制,体现了特斯拉“数据驱动+AI训练”的技术路径。
根据行行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初,特斯拉FSD在全球范围内的订阅用户已突破300万,其中北美市场占比超过70%,中国和欧洲市场正在加速推进本地化适配与审批流程。预计2025年Q2,FSD v13将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初期将以订阅制方式提供服务,定价约为每月99美元或一次性购买6万美元。随着FSD功能的不断完善和监管政策的逐步放开,分析师预测到2025年底,FSD相关收入有望达到80亿美元,成为特斯拉除汽车销售外最重要的增长引擎之一。此外,FSD在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领域的商业化应用也被视为长期价值爆发点,一旦实现L4级别运营,单车年均创收能力可提升3倍以上。
特斯拉FSD产业链覆盖上游硬件制造、中游算法开发与数据训练、下游整车集成与运营三大环节。上游主要包括车载摄像头、车载芯片(如HW4.0)、电源管理系统及传感器组件供应商,代表企业有索尼(图像传感器)、三星(存储)、英伟达(早期算力支持)以及台积电(FSD芯片代工)。中游以特斯拉自研为主,涵盖FSD芯片设计、神经网络架构搭建、自动标注系统、仿真平台建设及超算中心(Dojo)部署,形成完整的“数据采集—标注—训练—验证—部署”闭环。下游则直接集成于特斯拉全系车型(Model S/X/3/Y及Cybertruck),并通过OTA远程升级持续迭代功能,并为未来Robotaxi车队运营奠定基础。整个产业链高度垂直整合,特斯拉掌握核心算法与数据资产,对外部依赖较低,构建了极高的技术壁垒。
当前全球自动驾驶竞争格局呈现“头部集中、梯队分明”的特点,特斯拉凭借其海量真实驾驶数据和端到端AI架构,在L2+至L4级辅助驾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在美国市场,特斯拉FSD市占率超过60%,远高于Waymo(约15%)、Cruise(约10%)及其他传统车企的ADAS系统。在中国市场,尽管小鹏、华为、百度Apollo等企业在城市NOA(导航辅助驾驶)方面进展迅速,但受限于数据积累和算法成熟度,整体性能仍落后FSD一代以上。值得注意的是,FSD v13推出后,其必要干预里程已从v12.5的12.5英里提升至506英里,相当于每行驶814公里才需人工介入一次,安全性显著增强。马斯克公开表示,FSD v13将在2025年Q2实现比人类驾驶员更安全的目标,这将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智能驾驶市场的领导地位。
特斯拉FSD的商业模式主要围绕软件订阅和服务收费展开,打破了传统汽车行业以硬件销售为主的盈利模式。目前FSD采用“一次性买断”和“按月订阅”两种收费方式,用户可根据需求选择支付6万美元或每月99美元使用全部功能。此外,特斯拉还计划在未来推出基于使用时长或里程计费的灵活套餐,进一步降低用户门槛。更重要的是,FSD为特斯拉打开了Robotaxi市场的大门,一旦获得监管部门批准,现有车主可将自己的车辆加入无人驾驶网约车 fleet,由特斯拉统一调度并分成收益,形成可持续的平台型收入模式。据测算,若FSD实现大规模商用,软件毛利率可达80%以上,远高于整车业务的18%-20%,将成为公司利润的核心来源。
展望未来,特斯拉FSD的发展趋势将集中在技术迭代、全球化扩张和商业化落地三大方向。技术上,FSD将持续优化端到端神经网络架构,减少对规则代码的依赖,提升复杂城市场景下的决策能力,同时借助Dojo超算加速模型训练效率。产品层面,FSD v13之后将陆续推出v14、v15版本,逐步实现全天候、全场景的L4级自动驾驶,并为Cybertruck和Semi卡车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市场拓展方面,2025年是中国和欧洲关键突破年,特斯拉正积极与中国地图服务商合作,解决高精地图合规问题,并推动FSD通过工信部认证。长远来看,随着AI大模型与自动驾驶深度融合,FSD有望成为通用人工智能在物理世界的入口,不仅改变出行方式,还将深刻影响物流、保险、城市交通管理等多个行业生态。
欢迎评论、点赞、收藏和转发! 有任何喜欢的行业和话题也可以查询行行查。
来源:行行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