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岁女童过生日本是温馨时刻,74岁的张纪中却因晒庆生视频遭网暴,网友调侃“求娶”孩子,妻子杜星霖怒而宣战维权。这场闹剧戳破了“网络玩笑无底线”的假象——当恶意指向婴幼儿,究竟是调侃还是侵权?
1岁女童过生日本是温馨时刻,74岁的张纪中却因晒庆生视频遭网暴,网友调侃“求娶”孩子,妻子杜星霖怒而宣战维权。这场闹剧戳破了“网络玩笑无底线”的假象——当恶意指向婴幼儿,究竟是调侃还是侵权?
2025年10月初,74岁的知名制片人张纪中(1951年生,曾打造《笑傲江湖》《天龙八部》等经典作品)发布为1岁女儿“小龙珠”庆生的视频,画面里孩子举着蛋糕,妻子杜星霖温情送祝福。
然而评论区很快被恶意言论侵占,有网友留言“等我二十年,我来当你家女婿”“张导这是给未来女婿留了大工程”,更有人借机攻击杜星霖“二十年后你女儿会不会也找个比自己大三十岁的?跟你学的”。
面对挑衅,张纪中强硬回怼:“你还是做你爹和你外公女婿吧”“你外婆是你丈母娘”。
但恶意并未停止,截至当晚十点,视频评论量达十万条,九成含恶意内容,最终该视频被隐藏。10月12日,33岁的杜星霖(张纪中第三任妻子,婚前曾任其助理,2024年10月生下两人第四个孩子)
发布视频回应,称“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已取证并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权”,更直言“来一个,我骂一个”,强调这是母亲保护孩子的天然反应。此前,她曾在直播中回应感情争议:“爱不爱是我的人生,与他人无关”。
1岁的“小龙珠”本是完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却成了网络恶意的靶心。网友将成人化的“求娶”调侃加诸婴儿身上,看似玩笑实则充满冒犯。
杜星霖的“宣战”看似激烈,实则是无奈之举——她坦言“之前我和张导的言论再恶毒都没追究,唯独孩子不能忍”。
这种“欺弱式网暴”并非个例。2024年山东主播因诋毁母女隐私致其自杀获刑半年并禁播,正是警示:网络言论一旦突破道德与法律边界,必然要付出代价。
拿婴幼儿开涮,本质是利用孩子无反抗能力的弱点宣泄恶意,这种行为早已超出“调侃”范畴,触碰了公序良俗的底线。
张纪中作为公众人物,其职业成就与公众形象确实需接受监督,但这并不意味着家人尤其是婴幼儿要“被公开处刑”。
从2016年与杜星霖相识,到“无缝衔接”的婚姻引发“第三者上位”猜测,再到高龄产子遭“为遗产”质疑,这对夫妻始终处于舆论漩涡,但争议焦点应限于成年人的选择,而非迁怒无辜孩童。
法律明确规定,公民名誉权受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方式损害权益。明星作为公众人物虽需让渡部分隐私,但家人的隐私权仍受严格保护,尤其是婴幼儿。
那些借孩子攻击父母的言论,本质是“曲线网暴”,既违背道德,也涉嫌侵权。张纪中夫妇的反击,正是对这种“捆绑伤害”的抵制。
杜星霖“来一个骂一个”的宣战引发热议,有人觉得“小题大做”,但这背后是网络暴力的愈演愈烈。数据显示,该庆生视频的恶意评论占比达九成,甚至有人@张纪中前妻挑事,早已超出“玩笑”范畴。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恶意正在扩散——从百度副总裁之女参与“开盒”网暴孕妇,到如今1岁婴儿遭调侃,网络戾气正从成人世界蔓延到无辜群体。
面对网暴,维权绝非多余。根据法律规定,收集辱骂言论截图、传播范围等证据后,可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停止侵害、赔偿损失,情节严重者还可能触犯侮辱罪、诽谤罪。
杜星霖的取证维权,不仅是保护自己的孩子,更是对网络暴力的震慑。正如山东那起网暴致死案的判决所示,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恶意言论终将担责。
一场庆生宴沦为网暴现场,本质是部分人将“网络匿名”当成了“肆意妄为”的通行证。张纪中夫妇的反击,撕开了“玩笑无恶意”的虚伪面具——真正的言论自由,从不是伤害他人的借口。
当恶意指向1岁婴儿时,我们更该反思:网络空间的底线究竟在哪里?保护未成年人,是否需要每个人收起手中的“语言利刃”?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来源:小齐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