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人形机器人概念火得一塌糊涂,岩山科技这类个股股价几天翻倍,但真想在这波行情里赚真钱,得把目光转向伺服电机、减速器这些核心零件供应商——因为机器人能不能批量造出来,全靠这些“硬骨头”的技术突破。
最近人形机器人概念火得一塌糊涂,岩山科技这类个股股价几天翻倍,但真想在这波行情里赚真钱,得把目光转向伺服电机、减速器这些核心零件供应商——因为机器人能不能批量造出来,全靠这些“硬骨头”的技术突破。
2025年三季度刚过,特斯拉Optimus已进入小批量试产,每周产能达50台;国内优必选Walker X量产版成本压至80万元/台,较去年下降33%;傅里叶GR-1宣布年底前交付100台科研订单。市场调研机构数据更直接: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突破550亿元,其中量产机型贡献超60%份额,商业化落地速度远超预期。
人形机器人有超100个关节,每个关节都依赖伺服电机、谐波减速器、行星滚柱丝杠三大核心部件。以伺服电机为例,需同时满足“大力矩、快响应、长寿命”,此前90%市场被日本安川、瑞士ABB垄断;谐波减速器精度要求达“1弧分”(约头发丝直径的1/5),长期被日本哈默纳科独占。这些零件的技术门槛,才是量产的真正卡点。
绿的谐波的减速器寿命达1万小时,精度1弧分,与日本哈默纳科的差距从5年缩至1年以内,价格却仅为进口品的60%。2025年三季度,其在国内人形机器人市场市占率飙升至28%,特斯拉Optimus试产线中30%的减速器由其供货,营收同比增长72%。
步科股份的伺服电机力矩密度达3N·m/kg,接近日本安川水平,总线通信技术使关节响应速度提升20%。近期与国内头部机器人厂商签订5亿元排他订单,产能扩产3倍仍供不应求,人形机器人领域收入占比从15%跃升至40%。
此前该部件被德国博世独占,恒立液压2025年实现C3级精度量产,直接拿下傅里叶GR-1批量订单,成为国内首家突破该技术的企业。
本质是国产替代+成本下降的双重逻辑。以谐波减速器为例,进口单价8000元,国产仅4000元,机器人厂商为压低成本必然转向国产。2025年国内人形机器人核心零件国产化率目标50%,目前仅35%,剩余空间全是零件商的增长蛋糕。
更关键的是订单真实性:绿的谐波、步科股份的营收增长源于实打实的产品交付,而非概念炒作。这种业绩支撑,是行情可持续的核心底气。
当前行业存在两大风险:一是小厂商蹭热点,技术不达标的零件会被快速淘汰;二是技术路线博弈,比如行星滚柱丝杠与滚珠丝杠的竞争,押错路线可能满盘皆输。
投资者需牢记:岩山科技这类个股涨得猛但缺业绩支撑,属于“概念炒作”;而绿的谐波、步科股份等零件巨头,是在解决行业卡脖子问题,其增长才是产业爆发的真实底色。布局时应聚焦技术指标(精度、寿命)、订单进度(量产合同、产能扩张),远离纯题材股。
说到底,人形机器人量产潮的本质是核心零件的国产替代潮。只有抓住这些“硬零件”的突破机会,才能在这波产业变革中真正赚到钱。
来源:是布丁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