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开始警方说这不是谋杀,但现在这事不仅让阿萨姆邦停摆了快一个月,还扯出了谋杀嫌疑,连政治都卷了进来。
9月份,印度阿萨姆邦的“摇滚之王”祖宾・加格出事了。
他本来要去新加坡开演唱会,前一天跟一群人坐游艇出海,结果就没回来。
新加坡警方接到求助电话后,把昏迷的加格送进医院,最后还是没救过来。
一开始警方说这不是谋杀,但现在这事不仅让阿萨姆邦停摆了快一个月,还扯出了谋杀嫌疑,连政治都卷了进来。
加格的影响力真不是吹的。他之前接受采访时说过,自己去世后家乡会“关闭七天”,没想到这话成真了。
他死后几天,阿萨姆邦的学校关了,商店门也锁了,平时热闹的市场空得吓人。
三周过去,整个州还是没缓过来,大家根本接受不了这个偶像没了的事实。
能让一个邦因为一个人的离世变成这样,加格肯定不只是个普通歌手。
他在音乐圈混了33年,会唱40多种语言和方言,2006年给宝莱坞电影《黑帮》唱的《YaAli》,直接让他火遍了整个印度。
我特意去查了下,这首歌在印度音乐平台上播放量早就过亿了,现在还有人循环听。
而且加格这人特别接地气,平时穿得华丽,说话又带着“不在乎”的劲儿,还总说自己是“国王”,把东北邦当“王国”。
更重要的是,他不光唱歌,还总为东北邦的问题发声,比如基础设施落后、当地人的文化认同这些事。
现在能做到“又有才华又敢说话”的明星真不多,也难怪大家把他当自己人。
高哈蒂大学有个教授说,加格是90年代在阿萨姆邦火起来的,那时候当地特别乱。分裂组织搞暴力,政府又在反叛乱,老百姓日子过得提心吊胆。
加格的音乐刚好就像一束光,歌词和节奏都特别有活力,把那种压抑的氛围冲散了。
说真的,在一个经济落后又动荡的年代,能有个人用音乐给大家打气,这种影响力真的能记一辈子。
加格的遗体被运回阿萨姆邦后,在古瓦哈提的一个体育场放了两天,几十万粉丝都去送他最后一程。
葬礼更是按国家礼仪办的,还有21响礼炮,一百多万人在现场跟着唱他的《玛雅比尼》。
印度总理莫迪都出来说,加格是“阿萨姆文化最璀璨的瑰宝”,能让总理这么评价,可见他在印度的地位有多高。
但就在大家还没从悲痛里走出来的时候,关于加格的死,越来越多的疑问冒了出来。
本来一开始都说只是意外,可现在不仅要查谋杀,还抓了好几个人,这事儿怎么就变得这么复杂了?
从意外到谋杀调查加格遗体火化前,阿萨姆邦的首席部长说要做第二次尸检,说是为了透明。
当时我还觉得,这操作挺靠谱,能让大家放心。
可没想到,后来州警察局收到了60多起投诉,全是质疑这事儿不是意外的。
接着就抓了五个人,都是当时跟加格一起在新加坡的,有他的经纪人、音乐节组织者,还有个警官表弟。
这五个人都说自己没做错事,在配合调查,但警方后来直接把案子往谋杀方向查了。
负责调查的警官只说案子还在进行中,不肯透露细节。
从“意外”到“谋杀”,这转变也太快了,换谁都会觉得迷糊。
现在最关键的证据还没出来,新加坡的尸检报告已经交了,但德里那边的毒理学报告还没出,大家都在等这个结果,想知道加格去世前到底有没有异常。
民众的情绪也越来越激动,有粉丝试着冲去被捕人员的家里,跟警察起了冲突。
阿萨姆邦的主要律师协会更直接,说不帮任何一个被告代理。
有个被捕的人没办法,只能去最高法院求保护,说自己是被“蓄意迫害”。如此看来,这事儿不仅没朝着“透明”走,反而越来越乱了。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事儿还慢慢跟当地的政治扯上了关系。
阿萨姆邦明年要选议会,现在执政党和反对党已经开始互相指责,说对方在借加格的事捞政治资本。
首席部长甚至跟民众说,要是自己没法给加格讨回公道,大家选举时别投他的党。
这话听着挺实在,但仔细想想,把案子和选举绑在一起,真的能让调查更顺利吗?
社交媒体上也不太平,有几段加格最后时刻的视频在传,视频里能看到他在游艇上游泳,一开始穿了救生衣,后来又脱了,游泳的动作看着还挺吃力。
网友都在问,既然看着累,为啥没人拦着他?
这些视频让大家的疑问更多了,加格的妻子也站出来说,加格一直在吃药,身边的人都知道他的健康问题。
“他到底怎么了,我们不知道,事情到现在还是个谜。”她这话一出来,更没人能接受“意外”这个说法了。
首席部长后来也说了实话,现在调查卡壳了,因为有些在新加坡的人不肯回来作证。
“他们的父母在阿萨姆邦,得靠民众给父母施压,让孩子回来配合。”这话听着挺无奈,但也没办法。
加格的一个老朋友说,现在大家都被这些谜团搞得很累,“我们就想知道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想要正义,等有了答案,真正的悲伤才会开始。”
毫无疑问,加格的音乐肯定会一直留在阿萨姆人的心里,他填补过那个黑暗时代的空白,这份回忆没人能替代,但现在最重要的,还是查清真相。
不然的话,百万民众的悲痛没个落点,那些质疑和愤怒也没法平息。
希望最后的调查结果能给所有人一个交代,让这位“摇滚之王”能真正安息。
来源:云娱云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