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色列卡法尔萨巴街头那面墙,看着真揪心,墙上贴满的不是商业广告,是2023年哈马斯袭击后被劫持到加沙的人质照片,一个女人匆匆从旁边走过,那画面谁看了都没法轻松。
以色列卡法尔萨巴街头那面墙,看着真揪心,墙上贴满的不是商业广告,是2023年哈马斯袭击后被劫持到加沙的人质照片,一个女人匆匆从旁边走过,那画面谁看了都没法轻松。
这事儿,其实就是现在加沙局势的缩影,冲突持续两年,没个尽头。
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那场袭击后,没人觉得冲突能轻易停,POLITICO的记者纳哈尔・图西当时还问过美国官员,这仗要打多久。
对方挺冷静地说,“冲突已经延续几十年,战争是另外的问题”,最初大家以为,加沙这轮交战撑死三到六个月,结果呢?两年过去了,炮火还没停。
加沙的死亡人数早超了六万五,这数字背后都是一个个家庭,西方各国官员一开始还抱有期待,加沙那些流离失所的人也盼着能早点回家,可希望一次次起来,又一次次碎掉。
本来想,联合国开了那么多次紧急会议,还有些中东国家试着搭对话平台,总能有点用吧?但后来发现,巴以双方分歧太大,这些努力全没落到实处。
就在大家快绝望的时候,特朗普突然抛出了“加沙和平方案”,全球目光一下都聚过来了,更让人意外的是,哈马斯本周五居然松口,说只要条件谈妥,愿意放人质。
这消息一出来,人质家属懵了,连世界舆论都有点反应不过来,等了两年,终于盼来点动静?
不少人评估说,这次方案“有成功的可能”,这跟之前那些没下文的和平尝试不一样。
方案正文有20条,中东这边乱局里的各方,居然都觉得它是“有实质内容的蓝图”。
加沙的巴勒斯坦人想赶紧停火,国际政策圈的老手也盼着能止住平民流血、救出人质,这些都是最急迫的目标。
方案里还提了个“特朗普加沙经济发展计划”,说要参考中东“奇迹城市”的经验。
像迪拜、多哈那样靠发展起来的城市,确实有可学的地方,但加沙那地方,安全都没保障,国际资本能愿意进来吗?这事儿还真得打个问号。
另外,特朗普的女婿贾里德・库什纳是方案主要设计师之一,他在中东本来就有几十亿的投资项目,方案里还说要设“特别经济区”,这背后的关联,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各方态度,各有各的算盘,方案是出来了,但不是所有人都买账,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那边,其实还憋着劲儿不想退。
他在国内压力不小,有些民众对他的战争政策早有意见,反对党也老拿局势说事儿,他要是轻易让步,政治上不好交代。
哈马斯这边也一样,得考虑自己在加沙的统治基础,不能随便松口,特朗普的态度也挺有意思,之前还警告哈马斯,不接受方案就“尝遍地狱”。
等哈马斯松口放人质后,他又转向以色列,在社交平台喊“立刻停止轰炸加沙,要人质安全出来”,前奥巴马政府的汤姆・马林诺夫斯基说得挺实在。
“只要能暂时止住屠杀、救出人质,我就欣慰”,但他也担心,要是特朗普不够清醒,让双方钻了空子,方案还是白搭。
大家为啥觉得这次方案可能成?其实跟特朗普自己的心思分不开,他一点不掩饰想要诺贝尔和平奖,之前美国好几位总统都靠推动和平拿过这奖,他肯定也想。
而且他还亲自当“和平委员会”主席,专业细节可能交给别人,但这种高调参与,能让他牢牢抓着推进过程,不敢半途而废。
POLITICO还爆了个内幕,说特朗普及其家族要是能在加沙重建中获利,可能会更坚持推进方案。
前拜登政府有个官员也坦言,“这次特朗普可能是利益绑定,舍不得退场”,用“利益”推着和平走,听着不怎么“高大上”,但加沙都死了那么多人,只要能停火救人,有时候也没法挑太多。
不过,这利益要是太明显,会不会让方案变味儿?这也是个绕不开的问题。
总的来说,特朗普这方案确实给加沙带来点希望,停火救人是眼下最要紧的事,但得清楚,巴以之间的领土、难民这些深层矛盾,方案里没怎么解决。
短期停火可能不难,但要长期稳定,还差得远,只希望各方能真为老百姓想想,别再让卡法尔萨巴那面人质照片墙,添新的照片了。
来源:壹点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