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起“买断工龄”,不少经历过九十年代国企改革的人都有印象:工厂给一笔钱,签个字,几十年的工龄就“了了”,从此和单位没关系。但很少有人知道,这种操作从一开始就不合法。当年千万下岗职工通过维权弄清了真相,如今针对这类群体的保障政策越来越完善,比“买断”靠谱多了。今
提起“买断工龄”,不少经历过九十年代国企改革的人都有印象:工厂给一笔钱,签个字,几十年的工龄就“了了”,从此和单位没关系。但很少有人知道,这种操作从一开始就不合法。当年千万下岗职工通过维权弄清了真相,如今针对这类群体的保障政策越来越完善,比“买断”靠谱多了。今天就用大白话讲讲,为啥买断工龄不合法,现在下岗职工能享哪些实实在在的保障。
先把话说明白:买断工龄从来没合法过,不是“双方同意”就行
很多人当年以为“买断工龄是双方自愿,拿了钱就算合法”,其实这是个大误会。早在1999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明确规定,任何单位都不能以“买断工龄”的形式终止职工的社会保险关系。说白了,工龄是职工在单位工作的年限证明,和社保、退休待遇直接挂钩,根本不能像商品一样“买卖”。
当年有些企业搞“买断”,本质是想通过简单给钱的方式,逃避给职工缴社保、发补偿金的责任。吉林有家国企就曾趁改制之机,用“买断工龄”把342名职工推向社会,还没给他们缴社保,最后这些职工通过行政复议维权,才让问题被受理解决。这种案例不是个例,不少职工拿到的“买断费”往往只有几千块,却丢了长远的保障,等老了才发现社保没缴够,连养老金都领不了多少。
有人会问:“那企业和职工协商解除劳动关系,算买断工龄吗?”这得分清。如果是平等自愿谈好的解除协议,企业按规定给了经济补偿,还缴清了社保,那这种解除是合法的,但这和“买断工龄”完全是两码事。“买断”的核心是终止社保关系、否定工龄价值,这才是政策明令禁止的关键。
当年维权没白费,现在这4类保障更靠谱
当年很多下岗职工通过劳动仲裁、信访等方式维权,不仅为自己争取了权益,也推动了保障政策的完善。现在针对下岗职工的保障,覆盖了就业、社保、创业等方方面面,每一项都比当年的“买断费”管用。
1. 再就业有帮扶:岗位、培训全免费,还有企业补贴
下岗职工最愁的就是没活干、没技能,现在各地都有专门的帮扶政策。像宝鸡市就搞了“零工早市”“招聘夜市”,把岗位直接送到家门口,今年前5个月就办了212场招聘会,给了16.2万个岗位[__LINK_ICON]。要是觉得自己技能不够,还能免费参加培训,母婴护理、网络营销、餐饮服务这些实用技能都能学,学完还能推荐工作,政府给培训机构补贴,个人一分钱不用花。
企业招用下岗职工也有好处。要是企业吸纳了登记失业的青年,签了劳动合同还缴满3个月社保,每人能拿不超过1500元的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一直执行到2025年底。这相当于鼓励企业给下岗职工机会,双方都得实惠。
2. 社保有兜底:断缴能补、缴费有补贴,工龄能累计
社保是下岗职工的“定心丸”,现在的政策比以前完善多了。首先得明确,社保断缴不是都能补,个人原因断缴的原则上补不了,但如果是企业当年没缴导致的漏缴、欠缴,是可以申请补缴的。吉林那批维权的职工,就是因为企业没缴社保,才通过法律途径要求补缴,这是职工的合法权利。
对于缴费困难的,还有“4050”补贴。女性满40岁、男性满50岁的国企下岗职工,自己缴社保的话,能领50%的社保补贴,最多能领3年,要是快退休了(不足5年),还能一直领到退休[__LINK_ICON]。而且社保能累计计算,就算下岗后换了几个城市打工,缴费年限加起来够15年,退休就能领养老金,不会因为换工作就清零。
不过有个提醒,60岁一次性补缴社保的政策已经取消了,现在得逐年缴到65岁才能补。但2011年前退休的国企职工、下乡知青这些特定人群,还是能申请一次性补缴的。
3. 创业有支持:贷款贴息、补贴直接给,手续还简单
不少下岗职工想自己做点小生意,现在政策给的支持很实在。要是首次开小微企业或个体户,正常运营满1年,就能拿1万元一次性创业补贴[__LINK_ICON]。缺钱的话还能办创业担保贷款,利息有补贴,像宝鸡今年前5个月就放了3.28亿元,帮了两千多人创业。
政府还会搭平台,比如搞创业大赛、请专家下乡指导,从开店手续到市场拓展都能帮衬。现在流行的“网红经济”“地摊经济”,下岗职工参与也能享受扶持,不少人靠卖地方特产、做小吃,把小生意做得有声有色。
4. 生活有保障:失业金、公益岗,“零就业”家庭兜底
要是暂时没找到工作,失业金能帮衬一把。只要之前缴过失业保险,失业后登记一下就能领,宝鸡今年就给一万多人发了近两千万失业金[__LINK_ICON]。实在困难的,还有公益性岗位兜底,比如社区保洁、绿化这些岗位,虽然工资不算高,但稳定有保障,还能缴社保,确保“零就业”家庭不会没人挣钱。
逢年过节,各地还会给困难下岗职工发慰问金。宝鸡去年春节就给6340名困难职工发了317万元,虽然不多,但能解燃眉之急,让大家感受到实在的关心。
这些“坑”要避开,权益得自己盯紧
虽然政策越来越完善,但还是有下岗职工踩过坑,这几点一定要留意。
第一,别信“社保补缴新政”的谣言。最近有人说“断缴5年可补录,退休多领20%”,这都是假的。2025年养老金调整比例才2%,根本没有20%的说法,补缴政策其实在收紧,有疑问直接打12333问社保局,别被谣言骗了。
第二,企业没缴社保要及时维权。当年很多下岗职工是企业没缴社保,自己也没在意,老了才发现问题。要是遇到这种情况,别拖着,收集好劳动合同、工资条这些证据,去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或者通过行政复议维权,法律会支持合法诉求。
第三,补贴要主动申请,不是自动发的。像“4050”补贴、创业补贴,都得自己去社区或社保所申请,提交相关材料,符合条件才能领。别等着政策“找上门”,主动问、主动办才不会错过。
最后说两句
当年“买断工龄”的乱象,本质是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千万下岗职工的维权,推动了保障政策的不断完善。现在的这些政策,不管是就业帮扶、社保兜底,还是创业支持,都比当年那笔一次性的“买断费”更长远、更靠谱。
不过各地政策细节不一样,比如补贴金额、培训项目可能有差别,最好去社区居委会或当地人社局问清楚,或者打12333热线咨询。自己的权益得自己上点心,该领的补贴别漏了,该缴的社保别断了。
你们身边有当年的下岗职工吗?他们现在享受到这些保障了吗?或者还有哪些政策想了解的?欢迎在评论区聊一聊,互相提醒避坑。
来源:自由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