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外出吃饭时,不少人都遇过这种纠结:想点道招牌菜,又怕份量太大吃不完浪费,点少了吧,要么不够吃,要么觉得性价比不高,尤其现在大家都在控制外出就餐的预算,这种“两难”感觉更明显。
文 | 锐观经纬
编辑 | 锐观经纬
外出吃饭时,不少人都遇过这种纠结:想点道招牌菜,又怕份量太大吃不完浪费,点少了吧,要么不够吃,要么觉得性价比不高,尤其现在大家都在控制外出就餐的预算,这种“两难”感觉更明显。
最近就有个趋势能解决这问题——像橄榄园、PF Chang's、芝士蛋糕工厂这些连锁餐厅,都悄悄开始推小份菜了。
可为啥连靠“无限量意大利面”吸客的橄榄园,都转头做小份菜,这些小份菜真能做到“花更少钱还不浪费”吗?
先看PF Chang's,两周前刚做完一次全面菜单改革,最受关注的调整就是给所有主菜加了“中份量”选项,和传统份量比,中份的食材少了约30%,价格也降了25%-30%。
除此之外,品牌还特意加了几款小份开胃菜,像迷你春卷、小份锅贴,单份都卖8美元以内。
其实这不是PF Chang's第一次往“小份量”靠,今年早些时候,它就推过固定价格的午晚餐套餐,把主菜、开胃菜和米饭/面条拆成单独份量,让大家能按需搭配。
PF Chang's首席营销官索尼卡·帕特尔曾跟CNN提过,现在消费者既想享受外出吃饭的乐趣,又不想花太多钱,更需要“灵活点单”的权利,比如一个人吃不用硬点双人份,一家人聚餐能多尝几种口味还不浪费,这些调整就是为了满足这种需求。
要说转变最让人意外的,还得是橄榄园,它家的“无限量意大利面”一直是招牌,每年都能吸引不少人专门来吃,可上个季度,橄榄园居然在近一半门店试推了新菜单。
专门做了7道小份主菜,像经典的蘑菇意面、鸡肉Parmigiana都在里面,每道价格比常规份低12%-18%——比如常规份卖16.99美元的鸡肉意面,小份只要12.99美元。
这次试行效果比预期好,橄榄园母公司Darden Restaurants在10月初的财报电话会议上透露,品牌内部的“可负担性指标”(就是看消费者对价格接不接受)涨了15%。
更重要的是,新菜单不光让老顾客来得更勤,还拉来了不少之前因为预算犹豫的新顾客,甚至有部分人从“偶尔来一次”变成了“每月来2-3次”的常客。
Darden Restaurants首席执行官里克·卡德纳斯在分析师电话会议里提过,这次尝试让他们看清了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以前很多人觉得“份量越大越值”,现在大家更在意“吃得刚好”,不用为了不浪费硬撑,也不用为了省钱放弃想吃的菜。
他还说,这种转变正在慢慢改传统的美国饮食习惯,“吃得适量、吃得开心,比盘子里堆满食物更有价值”。而且橄榄园参与试验的门店,连一直送的“无限量面包棒”都没取消,只是搭配小份主菜后,顾客浪费面包棒的情况也少了。
论起做小份菜,芝士蛋糕工厂其实是老玩家了,早从2011年开始,它就针对在意健康和份量的顾客,推了“SkinnyLicious”系列小份主菜,每道热量控制在500大卡以内,份量比常规份少约40%,价格也低20%左右。
今年夏天为了拉回客流,芝士蛋糕工厂又在菜单里加了个“Bites”小食区,里面的菜全是小份设计,像迷你汉堡、小份炸虾,单份售价都在10美元以下。
有门店工作人员说,“Bites”系列推出来后,下午茶和夜宵时段的人明显多了,不少上班族会点两份小食配杯饮料当简餐,既不用等太久,也不会浪费。
这些餐厅扎堆推小份菜,背后不是巧合,刚好踩中了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美国餐饮协会2025年的年度调查里,有两个数据特别能说明问题:64%的消费者会在一天里用零食替代传统三餐,比如上午10点吃份小点心,下午3点加份轻食,不再死守“早中晚”三顿正餐。
74%的餐厅顾客明确说“更偏爱小份量菜品”,有人是想多尝几种口味,有人是怕浪费,更多人是想控制开支,对餐厅来说,小份菜还有个隐藏好处——减少食材浪费。
餐饮业一直受食材损耗的困扰,尤其是新鲜蔬菜、肉类,大份菜卖不完,剩下的食材很容易坏,而小份菜用量更灵活,能降低损耗率。
换个角度看行业竞争,小份菜也是休闲餐饮对抗快餐连锁的办法,咨询公司Menu Matters总裁梅芙·韦伯斯特跟媒体分析过,最近快餐连锁之间在打“超值套餐”价格战,比如5美元的汉堡套餐、7美元的炸鸡套餐,抢了不少预算有限的消费者。
而休闲餐饮的人均消费通常比快餐高,推小份菜后,人均消费能降到15-20美元区间,既保留了休闲餐饮的用餐体验,又能和快餐的价格竞争。
她觉得,对消费者来说,花比快餐多一点的钱,就能吃到更精致的小份主菜,这种性价比很有吸引力。
不过最近网上有个说法,说小份菜流行是因为Wegovy、Ozempic这类减肥药的兴起,大家食量变小了,针对这个说法,PF Chang's的索尼卡·帕特尔直接否认了,她表示品牌调菜单是基于长期观察消费者行为,和减肥药没关系。
梅芙·韦伯斯特也持类似观点,她提到目前美国只有少数成年人在吃GLP-1类减肥药,或者考虑吃,这个群体的规模还不足以影响整个餐饮业的菜单设计。
“GLP-1药物以后可能会改变食品行业,但至少现在,它不是小份菜流行的主要原因”,她还补充说,真正驱动这个趋势的,还是消费者对“省钱、不浪费、灵活点单”的实在需求。
另外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独自就餐的人越来越多了,现在不少年轻人因为工作忙、没结婚,经常一个人去餐厅,很多老年人子女不在身边,也习惯自己外出吃饭。
以前餐厅的菜大多按“2-3人份”设计,独自吃饭的人要么点一份吃不完,要么只能点小吃,选择特别少,小份菜刚好解决了这个麻烦——一份小份主菜加一碗汤,就能凑成一顿完整的单人餐,不用再面对“浪费”或“吃不饱”的尴尬。
梅芙·韦伯斯特提到,目前餐饮业“还没完全准备好应对独自就餐的趋势”,比如很多餐厅的座位还是双人桌、四人桌,单人座位很少,但小份菜的推出,已经是适应这个趋势的重要一步。
对咱们普通消费者来说,小份菜带来的好处其实很实在:比如带孩子去吃,以前只能点一份大份主菜,孩子吃不完大人得硬撑,现在能给孩子点小份,自己再点份不一样的,既满足孩子口味,又不用浪费。
情侣约会时,能点2-3道小份主菜加份甜品,不用纠结“点两道大份吃不完”,还能多尝几种味道,就算朋友聚餐,大家也更愿意点一桌小份菜,每个人都能吃到自己喜欢的,氛围也更轻松。
往长远了说,小份菜可能只是餐饮业“份量定制化”的开始,梅芙·韦伯斯特觉得,以后可能会有更多餐厅给同一道主菜做“小份、常规份、大份”三种选择,让消费者完全按自己的需求点单。
“餐饮业这些年一直在做口味定制化,比如‘少辣、多酱、不要香菜’,但在份量上一直很单一,现在终于开始关注这件事了”,对咱们来说,以后外出吃饭不用再为份量纠结,想吃啥点啥,既省钱又不浪费,这不就是最实在的好处嘛。
来源:月尘染星河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