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姜价分化!“姜你军”卷土重来?大家如何应对?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9 10:37 5

摘要:10月7日,山东昌邑有人卖的姜一斤四块钱,贵州安顺冷库的二黄姜只卖两块多,一天之内同样的姜差了一倍。批发市场价格更乱,武汉白沙洲九块一公斤,无锡朝阳三块七一公斤,差距能到两倍多。原本是新姜和老姜换季的时间,却出现了高低悬殊的情况。

10月7日,山东昌邑有人卖的姜一斤四块钱,贵州安顺冷库的二黄姜只卖两块多,一天之内同样的姜差了一倍。批发市场价格更乱,武汉白沙洲九块一公斤,无锡朝阳三块七一公斤,差距能到两倍多。原本是新姜和老姜换季的时间,却出现了高低悬殊的情况。

山东昌邑当天有260车姜进场,琨福市场还有90车,交易没断,但分得很细。高价的精品洗姜四块一斤,好的姜三块一到三块四一斤,中等姜不到三块,差的姜一块六到两块五卖不动。比往年价差拉得更大,这时候谁货好谁能出。

北方产区卖得旺。河北行唐的好姜卖两块六到两块七一斤,青苗姜也两块七很快卖掉。山东莱州的泥姜一天能涨两毛,维持在一块八到两块。莱芜的洗姜稳在两块,莒县、沂水的鲜姜一块二到一块八,平度的优质姜不低于三块一斤。

南方姜不好卖。贵州安顺镇宁的冷库二黄姜只有一块五到两块三一斤,主要产区的多在两块左右,比月初还跌了。云南文山的红土姜两块二到两块五一斤,成交缓慢;湖南汝城窖姜在一块八到两块三,安徽阜阳的小黄姜一块七到两块,嫩姜一块五到两块,也不容易出手。陕西渭南青苗姜两块一斤,库存姜没人标价。

批发市场乱价明显。10月5日武汉白沙洲、太原河西都是九块一公斤,前几天价格都不变。无锡朝阳只有三块七一公斤。3日鄂尔多斯万家惠九块六,平凉新阳光九块五,晋城绿盛七块一公斤,山东喜地七块四,价差最高可差到五块八一公斤。

北方姜贵,主要是断档。老姜早卖完,新姜因为天气原因推迟上市,主产地区的上货比往年少。昌邑的车次也少,卖家和采购都集中在抢好货,价格自然被推高。精品姜卖三块多到四块一斤,其他也跟着涨。

买姜的人盯着品质。好的姜和普通姜差价大,昌邑的精品四块一斤,安徽阜阳的普通泥姜才一块七,差到两倍多。一个地方的优质姜和次货的价也差一倍以上。普通姜只能低价多卖,还容易堆在市场里没人买。

南方卖家压力大。之前存了很多姜,像安顺镇宁有两百吨还在库里。怕北方的新姜上来价格再跌,只能赶紧低价卖掉抢市场。越卖越跌,越跌越急着卖,姜价就很难稳住。北方早早清空库存,不受影响,也避免了价格竞争。

冷库姜在质量上也吃亏。储存时间长,外观和味道都不如新出来的姜,而买家更想要新鲜货。南方冷库姜虽然多,市场上却更抢北方刚收的姜,南方自然就只能拼价格。

现在姜不再一个价。不同品质不同产地的姜,价格分开走。北方高品质姜量少,价格坚挺;南方普通姜量多,只能低价促销。产地的新货成了交易的目标,冷库姜被放在一边。

三个原因在一起作用,造成年内的姜价乱局。北方供应短缺,南方库存过剩,加上品质细分,市场形成了高低两个区间。有人卖得起有人卖不出,姜市就这样分开了。

批发商把目光直接放在品质上,好的就要,高价也买。差的姜即使便宜,也常常没人要。种姜的地方也开始追求卖得好的那种规格,低质姜只能在低价市场找销路。

今年的姜就是这样,有的地方卖得快卖得好,有的地方卖不动只能压价。价差大,变化快,产地和市场的不同直接反映在秤上的数字里。

来源:财经大会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