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2025年苏超赛事进行期间,曾被誉为苏北五虎的球队集群经历了重大变革。此间,有4支苏北球队在八强赛中败北,未能进入下一阶段赛事,因此“苏北五虎”被戏称为“苏北无虎”。同期,南通、南京、无锡、泰州四支球队脱颖而出,成功晋级四强。南通队的阵容清晰,主要由珂缔缘二
在2025年苏超赛事进行期间,曾被誉为苏北五虎的球队集群经历了重大变革。此间,有4支苏北球队在八强赛中败北,未能进入下一阶段赛事,因此“苏北五虎”被戏称为“苏北无虎”。同期,南通、南京、无锡、泰州四支球队脱颖而出,成功晋级四强。南通队的阵容清晰,主要由珂缔缘二队构成,队员均出自该俱乐部二线队伍。泰州队以亚泰U21队伍为班底建立,球队骨干主要由该年龄段球员组成,并有亚泰资深球员高敬刚、张笑飞加盟,高敬刚担任球队训练及比赛指挥工作。无锡队首发11人中,有7名球员曾属无锡吴钩俱乐部,他们对职业联赛的节奏和规则了如指掌。南京队的构成较为独特,融合了前江苏队主力、江苏队梯队成员以及南京城市(包括青海昆仑)的球员,形成了多元的球队阵容。
图片来源网络
南通、南京、无锡、泰州四队脱颖而出,荣登四强宝座,这一结果凸显了苏超联赛的显著特征。尽管该赛事被定义为业余联赛,但在实际较量中,职业足球的根基对球队的表现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这四支球队在不同程度上得益于职业体系的扶持,南通与泰州在资金投入上不遗余力,无锡获得了地方政府的多方协调支持,南京则依靠本土职业球员资源及俱乐部的支援构建了竞争优势。相较之下,其他多数球队在职业体系的助力上显得较为薄弱。在已完成本年度苏超征程的九个城市中,唯有苏州拥有职业俱乐部,但其苏超队伍未能集中当地最优足球资源,训练时间不足,加之当地对职业俱乐部的关注程度高于苏超队伍,终未能晋级八强。徐州队的阵容包括三名新引进的职业球员、多位曾活跃于职业联赛的球员、职业梯队的成员以及徐州师范大学的足球特长生,盐城队除了三名职业球员外,主要由本地青训体系安贝斯培养的球员构成,教练亦出自该体系。其余六支球队的阵容主要由远离职业足球体系的业余球员组成,职业体系对其支援有限,因此成绩受到影响。
图片来源网络
随着各地对苏超的关注度不断增加,一个明显的动向正在形成,那就是众多球队开始寻求职业足球体系的支援,不少球队的主教练及地方官员公开声明,球队将致力于年轻化战略。达成此目标的主要途径或许将是引进更多职业梯队的球员,或是职业队一线队的年轻替补球员。苏州可借力本土的东吴俱乐部推进年轻化进程,而常州由于当地企业的接盘,新江苏队的球员有望代表常州参加来年的苏超赛事。对于那些本地缺少俱乐部和强大青训体系的地区,或许会更多地引进外部球员,例如徐州队可能会借助主教练的关系网吸引鲁能足校或恒大足校的年轻才俊,淮安则可能与珂缔缘合作以获得球员支持。部分城市已经与青训实力较强的职业俱乐部展开接触,预计明年的苏超将变成展示职业青训成果的舞台。然而,这一趋势也招来了争议:如果业余联赛过度依赖职业体系和外来球员,是否还能保持其业余性质?职业力量的涌入,究竟会促进赛事水平的提升,还是压缩本土业余球员的成长空间,改变赛事的固有特质?
来源:小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