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山丹县不仅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更涌动着一股温暖人心的文明暖流。一场场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文明实践活动在社区、乡村、景区精彩上演,将弘扬家国情怀与传递邻里温情深度融合,成为这个“双节”假期里一道亮丽而独特的风景线。
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山丹县不仅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更涌动着一股温暖人心的文明暖流。一场场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文明实践活动在社区、乡村、景区精彩上演,将弘扬家国情怀与传递邻里温情深度融合,成为这个“双节”假期里一道亮丽而独特的风景线。
红色实践,筑牢家国信念之基
节日期间,爱国主义成为山丹文明实践最鲜明的底色。10月1日,朝阳初升,国旗飘扬,古韵山丹在晨光中披上节日盛装,大街小巷红旗漫卷,从主干道到校园广场,从商业街区到党政机关,一面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将整座城市装点成壮丽的“红色画卷”,点燃了人们心中的爱国情怀,甘肃山丹培黎学校数百名学子自发齐聚校园文化广场,用一场庄严而朴素的升旗仪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在县烈士陵园,2025年公祭活动如期举行,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赓续红色血脉,凝聚起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幸福美好新山丹而接续奋斗的磅礴力量。龙首广场上百人齐舞的壮阔画卷,凝聚着舞者们对祖国最深情的告白,从“素不相识”到“默契十足”的转变,百颗心汇成同一颗中国心为同一件事而跳动,平凡的动作也拥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踏出了同一个强国音。在非遗研发中心,山丹县省级非遗传承人周玉梅耗时近半个月,用一张红纸,一柄剪刀,情系家国,用指尖书写的时代华章,是对伟大祖国最深情的文化告白。与此同时,在全县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同升国旗、同唱国歌”活动激发了广大市民的爱国热情,一场场“我和我的祖国”主题故事会、红色经典观影活动,这些活动将宏大的国家叙事融入具象的实践体验,让大家在回顾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让家国情怀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
温情实践,传递睦邻友爱之风
中秋是团圆的节日,山丹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格外聚焦于“暖心”与“团圆”,志愿者的身影活跃在城乡各处,他们走进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家中,送上节日的慰问与陪伴。由北街社区精心组织开展的“月满中秋,情聚家园”中秋文艺活动精彩上演,众多巾帼志愿者纷纷参与其中,接待服务、文艺表演、文明宣传俨然成为他们无所不会的服务职能。文化街社区与联通公司、日间照料中心等共驻共建单位,组织开展“中秋月圆·爱心传递”志愿服务慰问活动,为30户困难家庭、残疾人和留守儿童家庭发放月饼等慰问品,工作人员还逐户叮嘱节日注意事项,提醒注意用火用电安全,传递真挚祝福,让困难家庭感受到了浓浓的暖意。由县文明办和8个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精心准备的“品特色美食·展丹城风采”长桌宴勾起了无数食客的味蕾,八十余道地方美食令人目不暇接,山丹月饼的甜香与手抓羊肉、黄焖羊肉等本地特色羊肉美食的醇厚香气在空气中交织,阵阵诱人的香气将游客们自然引至,细细品味着每一道特色菜肴,不时发出赞叹之声。志愿服务的温情,如同中秋的月光,照亮并温暖了每一个需要关怀的角落。
文化实践,浸润百姓精神之源
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山丹县结合“双节同庆·韵满马都”中秋国庆文明实践系列活动,紧扣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深化文体旅融合发展,在全县各景区、文博场馆集中推出24项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文旅活动,为广大市民和游客精心打造了一场浸润节日氛围的文化盛宴。活动内容涵盖徒步研学、惠民演出、非遗展示、沉浸式实景演出、主题社教、书画展览、歌舞表演等多种形式,充分展现山丹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旅游资源。在山丹汉明长城景区,“丝路行知与历史对话”徒步、“守护长城遗产·践行文物法治”徒步、“少年强国·长城徒步研学营”等系列活动,融合历史教育、体育健身与文旅体验,增强公众对长城文化的认同与保护意识。在焉支巷子,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推出多场惠民演出,包括“盛世华章·祖国颂歌庆国庆”“月满中秋·情溢山丹”文艺演出,以及“秦腔韵·百姓乐”戏曲专场和“隋炀帝西巡”沉浸式演出,同时设立非遗互动体验区,展示山丹民歌、舞蹈、舞狮等非遗项目,推动传统文化走近群众。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则围绕青少年教育和家庭参与,推出主题展览、经典诵读、手工制作、阅读分享、红色电影展播、艺术培训、绘画长卷等主题社教活动,寓教于乐,增强节日文化内涵。传统文化在文明实践活动中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生命力,滋养着百姓的精神世界。
新风实践,弘扬时代文明之美
“双节”不仅是欢庆团圆的时刻,更是弘扬文明新风、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契机。在此期间,山丹县积极倡导“反对浪费、崇尚节约”的生活理念,广泛开展“光盘行动”系列宣传活动,引导餐饮企业优化菜单设计、推广小份菜式,鼓励消费者按需点餐、剩菜打包,共同践行节俭用餐新风尚。同时,不少市民响应号召,走出家门,自带食材,选择在郊野、公园等适宜场所开展野炊活动,“自己动手,节俭过节”正逐渐成为深受群众喜爱的过节方式。为保障节日期间交通顺畅与市民出行安全,山丹县还组织志愿者在主要交通路口开展文明引导服务,协助维持秩序,提供路线咨询,营造安全、有序、温馨的出行环境。此外,县内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节日祝福指南”,倡导以电子贺卡、短视频祝福等绿色方式传递情谊,推动形成文明、健康、低碳的网络生活方式。
值得关注的是,绿色婚礼也在“双节”期间蔚然成风,越来越多新人选择简约仪式、环保布置,拒绝铺张浪费,部分新人选择旅行结婚,用旅行视频替代婚礼庆典的方式开启婚姻生活,为节日增添了一抹清新亮色。
这个假期,山丹县成功地将“国家大事”与“百姓生活”有机连接,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巧妙融合,将文明实践融入日常、化为经常,有效提升了全县的文明程度和市民的文明素养,它不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双向的互动与共鸣。当文明实践真正触动了人心,满足了需求,它便从一项工作任务,升华为一种温暖而强大的力量,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深沉而持久的精神动力。(裴晓彬)
一审:葛延京
二审:刘伯武
三审:杨建刚
来源:丝路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