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张起床时,隔壁卧室的门还关着。他轻手轻脚在锅里热了馒头煮了两只鸡蛋,像完成一套熟练的流水线作业。
老张起床时,隔壁卧室的门还关着。他轻手轻脚在锅里热了馒头煮了两只鸡蛋,像完成一套熟练的流水线作业。
这时老伴也起床洗漱完毕,也坐在了餐桌前,餐桌两边,豆浆的热气在两个手机屏幕前升起、消散。
他刷着短视频里的象棋残局,她盯着带货直播间的羊毛衫,各自都在慢吞吞的喝着豆浆,吃着馒头,谁也没有抬眼看对方一眼。
这是他们结婚第四十三个年头,也是分床睡的第七年。
年轻时可不是这样的,她记得老张追她时,每天骑着二八大杠自行车载着她下班,老张轻快的蹬着自行车,她在后座上搂着老张,把头紧紧贴着老张的后背,车铃叮叮当当欢快地响了一路。
现在两人同住八十平方米的房子,每天在屋里面呆着,虽然八十平米的房子不大,但是,却像隔着一条江——他在北岸看新闻,她在南岸追剧,江上再无往来船只。
“超市鸡蛋打折。”这是她今天说的第一句话,在下午三点十七分。
“嗯。”他应了声,视线却没有离开手机屏幕。
年轻时两人曾经恩爱的想整天粘在一块,曾经无话不谈的两个人,曾经山誓海盟的讲,两人都老了,即使牙都掉了还要亲热接吻,还要每天晚上抱着睡觉,可现在连争吵都显得多余。
上次激烈交流还是半年前,为的是他忘记关冰箱门。
性生活?像一本过期了的台历,早被塞进柜子的角落里,落满了灰尘,两人心照不宣地不再翻看。
这种情感的疏离像慢性病一样,在岁月里悄悄蔓延。
生理上,荷尔蒙的潮水早已退去,身体像用旧的家具,发出各种声响。
她有关节炎,他有前列腺,拥抱变成互相迁就的姿势,索性各自躺回自己的领地。
心理的“情感熵增”更无声。四十三年,彼此的故事听了太多遍,反应比语音助手还精准预设。新鲜感败给习惯,交流变成“吃了没”“睡了没”的固定程序。
科技成了最方便的掩体。手机这块发光玻璃,既能挡住尴尬的沉默,又能假装生活充实。
他们宁愿在家族群里给侄孙点赞,也不愿对身边人说句关心体贴的话,感觉到对对方讲的每一句话都是多余的。
社会角色褪去后,夫妻成了最陌生的熟人。
退休像突然撤掉舞台,两个演员穿着戏服面面相觑。没有同事需要应酬,没有孩子需要照料,突然发现除了这些,他们很久没认真看过对方的脸。
但某天深夜,老张听见老伴咳嗽,还是起身倒了温水送过去。
她接杯子时,碰到他冰凉的手,下意识攥住暖了暖。那一刻,手机屏幕在各自床头暗着,黑暗中谁都没说话,却像完成了这些年来最亲密的一次对话。
也许所有婚姻终将走向寂静,年轻时的激情早已经变成了亲情。
但在漫长的静默里,依然藏着年轻时的密码。只是需要有人先放下手机,轻轻问一句:“明天,要不要一起去买鸡蛋?”
来源:最忆磨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