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这阵子,美俄在乌克兰问题上闹得挺凶,美国那边传出要给乌克兰战斧巡航导弹的信号,这玩意儿射程远,能打到俄罗斯深处的目标。俄罗斯立马就炸了锅,外交部和军方高层轮番发声,说这要是真给了,那就是直接升级,导弹来了就炸发射器,还可能牵扯到更广的对抗。
最近这阵子,美俄在乌克兰问题上闹得挺凶,美国那边传出要给乌克兰战斧巡航导弹的信号,这玩意儿射程远,能打到俄罗斯深处的目标。俄罗斯立马就炸了锅,外交部和军方高层轮番发声,说这要是真给了,那就是直接升级,导弹来了就炸发射器,还可能牵扯到更广的对抗。
说白了,这事儿让整个局面更乱了套,俄罗斯从前头还提停火,现在直接摆明要完成所有军事目标,不留余地。乌克兰呢,早先有机会谈,现在却因为一头扎进西方援助堆里,换来的是前线节节败退,能源设施挨炸,冬天眼瞅着要冻。
战斧导弹这东西,美国人手里攥了好多年,射程能到2500公里以上,精度高,专打固定目标。2025年10月初,特朗普政府开始放风,说考虑卖给乌克兰一批,这消息一出,华盛顿的智库和媒体就热议起来了。
按理说,美国从2022年俄罗斯启动特别军事行动后,就一直在给乌克兰军援,从标枪导弹到海马斯火箭炮,一步步加码。但战斧不一样,它不光是给乌克兰用,还得美国技术支持,导弹飞出去的轨迹数据都得美方把关。这就等于美国间接下场,俄罗斯那边自然坐不住。
10月2日,普京在克里姆林宫的会议上直截了当警告,说这种导弹要是进了乌克兰,那就是“质的新阶段”,美国得派专家全程盯着用,等于美俄直接对上。
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里亚布科夫接着补刀,10月5日在记者会上说,任何远程武器供应都会引发重大转变,莫斯科不再指望基辅坐下来谈,而是要确保行动目标全达。
数据上,今年俄罗斯军队在顿涅茨克和哈尔科夫方向推进了不少,拿下200多个村镇,面积折合起来有6个基辅大小。乌克兰部队想反扑,可整体上还是被动挨打。
这导弹援助的逻辑,美国那边是想帮乌克兰扳回一城。特朗普上台后,本来喊着要谈和平,8月份还跟普京通话,提过停火框架。但9月底,五角大楼报告显示,俄罗斯军队士气高,补给稳,乌克兰的库尔斯克反攻也没完全奏效,美国就琢磨着加码军援。
爱沙尼亚外长在ABC新闻上说,这导弹能“推俄罗斯后退”,北约东翼国家也跟着起哄。但现实是,导弹真给了,乌克兰用起来也得掂量,发射平台得从海上或空中,技术门槛高,俄罗斯的S-400防空系统可不是吃素的。
俄罗斯议员普什科夫在联邦委员会发言时,直言这等于美国导弹打俄罗斯本土,开启“导弹战争”模式。说实话,这话听着吓人,但也戳中了痛点,美俄核威慑的底线,谁都不想真碰。
乌克兰这边,泽连斯基政府对导弹求爷爷告奶奶。9月28日,美国批准了扩展射程攻击弹药的销售,这已经是远程武器的苗头。基辅觉得,有了战斧,就能打俄罗斯的指挥中心和后勤线,缓解前线压力。但忽略了,俄罗斯的回应从来不手软。
10月8日,俄罗斯空军就炸了苏梅地区的乌克兰补给列车,铁轨毁了,物资全断,这直接报复了乌克兰上个月无人机袭击罗斯托夫炼油厂的事儿。
炼油厂那次,油罐炸开,黑烟冲天,俄罗斯能源供应差点卡壳。现在轮到乌克兰能源挨打,基辅的电站和变电站频频中招,居民用电都成问题。援助导弹听起来解气,可真落到实处,代价谁来扛?
俄罗斯的立场变脸快,这不是头一回了,但这次特别明显。从2022年伊斯坦布尔谈判,到2025年特朗普上台初期,莫斯科还留着谈判的口子,提过中立地位和停火线。但现在,10月3日普京在会见国防官员时,就明摆着说,乌克兰不真心谈,美国还想升级,那行动目标就得无条件实现。
里亚布科夫在采访中直说,和平势头没了,基辅的越境袭击和西方军援把路堵死。俄罗斯军队今年推进稳,9月份就拿下哈尔科夫周边大片地,10月初又推进几十公里,乌克兰的机动部队被压得喘不过气。
这转向的根儿,在于乌克兰的那些小动作。泽连斯基政府上台后,靠西方撑腰,多次偷袭俄罗斯境内目标。9月25日,乌克兰无人机群飞过罗斯托夫,炸了炼油厂,切断俄罗斯部分燃料链。俄罗斯视这为红线,空军马上反击,10月8日导弹雨砸向乌克兰能源网,敖德萨的变电站直接瘫痪。
俄罗斯媒体报道,今年乌克兰损失了上百个能源设施,冬天供电成大麻烦。莫斯科的算盘是,让基辅尝尝冲动的苦头,早知道谈判多好,2022年那会儿,条件没现在严。
普什科夫这老将,在10月7日的议会发言里,把话说得死死的,说战斧来了就是美俄对峙升级,俄罗斯会用对称手段回击。
俄罗斯的军工今年大干快上,无人机和导弹产量翻倍,ISW报告说,俄罗斯的打击包规模大了30%。这让莫斯科底气足,不再求停火,而是要全盘目标,包括东部四个地区的控制。特朗普那边,本来想谈,但军援信号一放,俄罗斯就转硬。
8月17日,特朗普还提过停火是短期止血法,但现在看来,谈判窗口小了。俄罗斯的逻辑简单:你升级,我就推进,前线数据摆那儿,乌克兰村镇一个个丢,俄罗斯的战略主动没丢。
乌克兰的代价显而易见。泽连斯基选了拉西方这条路,北约援助源源不断,但也换来俄罗斯的铁腕。10月9日,俄罗斯军队又拿下苏梅边境几个点,乌克兰部队后撤时丢了不少装备。
基辅宣称要量产火烈鸟导弹,射程超战斧,弹头一吨多,但测试数据还没全公开,实战用起来还得时间。俄罗斯不慌,空军巡逻加强,黑海上战机天天转,雷达盯着任何异常。
乌克兰的冲动,落到实处就是前线的一地鸡毛。今年俄罗斯军队推进狠,10月7日ISW的评估说,顿涅茨克方向每天都有新地盘到手,乌克兰的防御线被撕开好几道口子。泽连斯基政府本想靠西方导弹翻盘,但战斧这事儿卡在美俄博弈里。
10月8日特朗普在海湖庄园记者会上,说要评估后果,暂时没松口。华盛顿知道,导弹给了,俄罗斯炸发射器不说,还可能对波兰或波罗的海国家下手。俄罗斯国营电视台放话,要是导弹从波兰转手,就轰那里,吓得北约东翼直跳脚。
基辅的困境不光军援,经济也扛不住。能源袭击后,乌克兰的电厂报废率高,居民区黑灯瞎火,医院靠发电机凑合。8月20日泽连斯基视察本土导弹厂,喊着火烈鸟要批量生产,但资金和技术都靠西方输血。
俄罗斯的回应是,继续蚕食地盘,10月10日又推进数十个定居点,乌克兰士兵疲于奔命。早年谈判机会,2022年伊斯坦布尔那会儿,俄罗斯提过不扩大占领区,乌克兰中立化,但基辅选了硬扛,现在后悔也晚了。
这援助的坑,乌克兰踩得深。北约盟国爱沙尼亚、波兰喊得欢,但真给导弹,得美方点头。特朗普政府内部意见分歧大,一派说帮乌克兰稳住东线,一派担心核风险。俄罗斯的警告听着狠,但有底气,前线数据支持他们。
说到底,乌克兰的战略是赌西方铁板一块,但现实是,美国优先自家事儿,俄罗斯抓准这点,立场转硬,目标不变。乌克兰的代价,是丢地盘、断能源、伤民心,前线士兵扛着,基辅高层得想辙。
10月5日俄罗斯的声明,说导弹供应会波及核稳定,普京提过战斧理论上能带核弹头,这话一出,联合国安理会都得议。10月9日欧盟开会,讨论能源脱钩,但俄罗斯天然气还卡着脖子,德国法国叫苦。北约秘书长在布鲁塞尔说,要团结,但内部波兰爱沙尼亚急眼,怕成靶子。
长远看,这冲突升级的风险大。2025年俄罗斯军队伤亡据说9万多,但推进没停,乌克兰的库尔斯克反攻只收复一半地。特朗普想谈,但军援信号放了,普京不买账。
CSIS报告说,俄罗斯的目标是全拿下剩余东部,谈判得等乌克兰让步。乌克兰的火烈鸟导弹听着牛,但俄罗斯的伊斯坎德尔和匕首导弹更熟门熟路,爱国者系统都挡不住。
全球回音里,亚洲那边也留意。这事儿提醒美援的限度,俄罗斯的警告等于在说,别以为援助万能。印度和中东国家更谨慎,怕油价再飙。说实话,这局面像个死结,乌克兰冲动拉援助,俄罗斯硬刚推进,美国夹中间,前线数据冷冰冰,谈判路还长。
来源:裂谷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