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丁俊晖打出一杆破百、两杆50+,5-3把世界排名第81位的希斯科特按在台面,赛季第一次摸到16强门槛。
丁俊晖5-3晋级,18岁天才0-5被横扫,黑马集体翻车,西安大奖赛一夜变天。
这不是冷门,这是斯诺克江湖的洗牌信号。
丁俊晖打出一杆破百、两杆50+,5-3把世界排名第81位的希斯科特按在台面,赛季第一次摸到16强门槛。
数据摆在那儿:前四轮他一共轰出15杆破百,排进世界前10,进攻火力回到三年前的水平。
很多人说他“回暖”,我更愿意说他“被逼到墙角后的反击”。
赛季前四站他最好成绩只是16强,排名掉到30开外,赞助商开始皱眉,球迷开始叹气,连他自己都承认“练球时间被家庭切割”。
这场球他每一杆都提前算到第三颗彩球,防守贴库不留角度,进攻k球堆角度精确到毫米,这不是手感回来,是危机感回来了。
他要的不是一局胜利,是重新证明自己还能打高端局。
另一边,18岁的斯坦·穆迪被宾汉姆5-0剃光头,五局一共只拿到89分,平均一局18分,连直播镜头都懒得给他特写。
半个月前他在武汉把丁俊晖拉下马,世界排名火箭般蹿到67位,英国媒体把他照片放上封面,标题写“下一个皇帝”。
年轻人最怕的就是被提前加冕,结果他一到西安就腿软。
宾汉姆39岁,比穆迪整整大21岁,开局就放慢节奏,把每一杆击球时间拖到35秒以上,生生把年轻人手感冻住。
穆迪想拼准度,远台角度越选越大,结果母球三次摔袋。
老江湖没给他任何翻身缝隙,一杆104分直接锁死比赛。
这场球告诉所有00后:排名可以一夜飞升,学费也必须现场交齐。
黑马死得更快。
马克·戴维斯首轮把塞尔比送回家,瓦伦·希尔轰出147,两人都被媒体写成“草根逆袭剧本”。
结果第二轮他俩直接对撞,希尔5-1把戴维斯打成观众,全场只让对手拿到47分。
更讽刺的是,克里斯·韦克林也同日出局,三大黑马一天之内全部清零。
希尔打出第二杆147后说“我没什么可输的”,翻译过来就是“我光脚不怕穿鞋”。
他每杆都拼极限角度,防守故意留长台,赌的就是对手心理先崩。
戴维斯赛后摇头:“他打得太狠,我跟不上。”不是跟不上,是舍不得自己的黑马标签,想赢怕输,出手就慢半拍,一慢就死。
把三条线摆在一起看,就会发现同一天里,老江湖、中生代、超新星各自演了一出戏:丁俊晖用数据告诉市场“我还能卖票”;宾汉姆用节奏告诉年轻人“排名高不等于心脏大”;希尔用两杆147告诉所有人“黑马不是运气,是不要命”。
西安大奖赛只是排名赛的一站,却把斯诺克生态的残酷摆到台面:家庭、年龄、赞助、流量,每一把刀都架在选手脖子上,谁犹豫0.1秒,谁就被一刀封喉。
下一轮丁俊晖碰汤姆·福德,交手记录5胜2负,看似占优,但福德刚轰出142分,手感滚烫。
如果丁俊晖再进一步,他就追平自己近三年最佳战绩;如果翻车,前面15杆破百又会被说成“昙花一现”。
穆迪已经回家写作业,希尔继续光着脚往前冲,宾汉姆准备给下一个年轻人上课。
斯诺克没有中间地带,要么赢,要么被遗忘。
你说丁俊晖这回是真回来了,还是又一次给球迷画了半个月的饼?
来源:极速喜鹊WW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