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晚十点,柯桥万达店门口还排着二十多号人,小姑娘踩着拖鞋边刷手机边喊:“微辣不行,必须绍兴辣,不然不给发朋友圈。
“绍兴人吃辣,已经卷到江西老板都怕。
”
昨晚十点,柯桥万达店门口还排着二十多号人,小姑娘踩着拖鞋边刷手机边喊:“微辣不行,必须绍兴辣,不然不给发朋友圈。
”听得隔壁江西老乡直挠头:老家都没这么凶。
把辣椒炒成城市名片,江西小炒只用了两年。
秘诀就三招,招招打中绍兴人的钱包和味蕾。
第一招,辣度分级。
微辣是意思意思,绍兴辣是灵魂出窍,江西辣直接送医院——别笑,真有人吃完去急诊挂水,回来还追加一份三杯鸡。
美团后台显示,67%的人专点“绍兴辣”,25-35岁占七成,说白了就是一群白天写字楼、晚上蹦迪的“报复性吃辣”选手。
第二招,价格屠榜。
人均38块,一盘辣椒炒肉28,比本地馆子的青菜豆腐还便宜。
隔壁快餐店25块只能吃预制菜,这里30秒现炒,锅铲抡出火星子,吃得就是那股“我还活着”的烟火气。
抖音上#30秒快炒挑战#,3.2亿播放,全浙江的打工人都来看热闹:老板手快得像是加了倍速。
第三招,官方撑腰。
商务局直接发钱:小额贷款贴息50万,辣味厨师免费培训,还鼓励“江西小炒配黄酒”。
于是你现在去店里,服务员先问“黄酒要冰的还是常温的”,再问你“辣度选几级”,仪式感拉满,吃完忍不住拍九宫格——政府要的就是这效果,流量自己长腿跑。
最离谱的是,江西小炒把绍兴的辣椒都带涨价了。
本地农户去年种30亩,今年直接扩到40亩,还是不够。
景德镇陶瓷餐具跟着翻番,连赣味调料店都开到鲁迅故里门口,老板娘一边卖干辣椒一边直播:“家人们,这个辣度绍兴人认证过,放心冲。
”
当然,翻车也有。
上周市监局抽查,12%店铺辣度标签瞎写,低价套餐偷偷用冻肉。
网友总结:认准门口挂“阳光厨房”的小铜牌,没有就别拿胃开玩笑。
接下来只会更卷。
听说上虞店正在测试炒菜机器人,1分钟出5份,锅气用喷枪补;诸暨老板准备开夜宵档,炒完直接卖江西拌粉;还有代购党在研究冷链盒,早上绍兴下单,晚上杭州收货,运费比菜还贵,照样有人抢。
一句话,江西小炒在绍兴已经不只是吃饭,是打工人续命的仪式感,是政府拉动夜经济的活招牌,是辣椒与黄酒混搭的魔幻现实。
下次路过排号队伍别惊讶,那群穿睡衣的男女,正在用38块买一场即时快乐——辣到流泪,也爽到飞起。
来源:幸运画板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