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不叫种麦子,那叫埋麦子。种子扔进泥浆里,跟把它扔进水缸里没区别,憋也憋死了。就算有几个命大的拱出来,根也扎不进那铁板一样的泥里头。
地里要是能和面,你就敢把拖拉机开下去?
那不叫种麦子,那叫埋麦子。种子扔进泥浆里,跟把它扔进水缸里没区别,憋也憋死了。就算有几个命大的拱出来,根也扎不进那铁板一样的泥里头。
所以头一条,也是最要命的一条:地不干,人别动。
日历上的播种期早就过了,心里急得冒火,这都懂。但你记住,播种的日子是地说了算,不是日历说了算。宁可再等三天五天,也不能往烂泥里撒种。这是今年能不能有收成的底线。
心里那块石头先落了地,咱们再来说晚了怎么办。
晚播,就得有晚播的章法。不能再按老一套来。最直接的一招,就是加种量。
为啥要加?正常时候种下去的麦子,一棵苗能在冬天前自己生出好几个“分身”,叫分蘖。天暖和,时间够,一棵能变三四棵,来年都是麦穗。
可你播得晚,天马上就冷了,它没时间长分身了,基本上就指望主茎那一根独苗。既然指望不上它自己变多,那你就得一开始就种得多。
这就像本来一桌安排十个人,想着他们会自己带家属来,凑够三十人。现在告诉你家属来不了了,那你一开始就得请三十个人。
加多少是个准数?有个土办法:比正常播种的日子每晚一天,一亩地就多撒一万粒种子。但这事不能瞎来,不是越多越好。撒得跟草坪一样,谁也长不好,互相抢着饿死。
黄淮海靠北的地方,一亩地的基本苗数撑死了别超过四十万。靠南的地方,三十五万就到头了。你得看自家地肥不肥,种子咋样,再定这个数。
种子加够了,就得管饭。晚播的麦苗,生下来就底子弱,像个早产的娃。你更得给它吃好的,吃饱的。
底肥是关键中的关键。这时候就别省那点化肥钱了,氮磷钾都得给足了。特别是磷肥,可以比往年多来点。
磷肥是干啥的?它就是麦苗的“生根灵”,能让根往下扎得又快又多。根扎得深,才能抓牢地,冬天冻不住,开春长得猛。
要是底肥没撒够,或者出苗后看着苗又黄又瘦,跟营养不良似的,就得开小灶。
趁着上大冻之前,要是能赶上一场小雨或者浇地,赶紧撒尿素,一亩地来个十来斤。再喷点磷酸二氢鉀,让叶子直接吃,见效快。这顿加餐,能救活不少弱苗。
说完了吃和住,再说说播种那一下子的讲究。
地里情况不好,播种就得拿出绣花的功夫。一个细节不到位,前面全白费。
播得要浅。在保证能接触到湿土的情况下,能浅就浅,三四公分就够了。种子埋得浅,破土就快,能抢回一两天宝贵的时间。晚播的麦子,一天就是一天的命。
播完之后,还有个顶重要的活,很多人都忘了,就是镇压。
特别是秸秆还田的地,下面是虚的。播种机开过去,种子和土贴得不紧,中间有空隙。这样种子吸水费劲,出的苗也慢。
更要命的是到了冬天,冷风顺着空隙就灌进去了,直接吹到根上,一晚上就能冻死一大片。所以播完种,必须用镇压器压一遍,把地压实了,让种子舒舒服服地躺在土里,这觉才能睡踏实。
要是地里实在太湿,等不了了,咋办?
那就得上“绝招”了,别耕地了,直接上免耕播种机。那家伙厉害,切草、开沟、下种、盖土、镇压,一遍过。虽然可能播得没那么匀,但在抢命的时候,这是唯一的办法。保住收成比啥都强。
如果时间晚得实在离谱,比如说都到十一月了,那光靠上面这几招还不够保险。
你可能得考虑换种子。
平常咱们种的冬小麦,就像个需要冬眠的熊,必须在冬天经历足够长的低温,来年才能正常抽穗。播得太晚,它“冬眠”的时间不够,来年就蒙了,长不好。
这时候,就得换成那种半冬性或者春性强的品种。这种子就像个不需要冬眠的兔子,对低温要求不那么严,发育快。把它种下去,它能追回不少时间。这叫“用种子换时间”。
别以为种下地就完事了。后面还有两道保险。
第一道,开沟。种完地,赶紧把田里的排水沟弄好,横的竖的都得通。不然冬天下一场雨雪,水排不掉,在地里结成冰,麦苗的根就相当于泡在冰窖里,必死无疑。开沟,就是给麦苗留好呼吸和排水的通道。
第二道,浇越冬水。这不是什么时候都能浇的。得等到天冷了,晚上结冰,白天化开的时候。
这时候浇水有啥用?水渗下去,能把土壤里的裂缝都封死,不让冷风往里灌。而且水能保温,地温不会降得那么快。这层水,就等于给麦苗盖了床厚被子,帮它安安稳稳地度过最冷的冬天。
种地是门活手艺。老天爷不给你好天气,你就得自己想办法。
别盯着日历发愁,多看看地里的情况。播期听墒情的,播量听播期的,质量比进度更重要。把这些道理想明白了,手里的活干到位了,就算开局不顺,明年夏天照样能有个好收成。
来源:聪明的荷叶QaoyU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