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返程高峰来袭!新冠仍有传播风险,这份防治指南请查收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0 13:05 1

摘要:返程高铁上,坐我隔壁的大哥咳得肺都要翻出来,我却连口罩都没带——别急着骂,我出发前才阳过,以为抗体护体。

返程高铁上,坐我隔壁的大哥咳得肺都要翻出来,我却连口罩都没带——别急着骂,我出发前才阳过,以为抗体护体。

结果刷手机一看,EG.5已经占到七成,北方住院人数悄悄涨了一截,瞬间后背发凉:原来病毒也在赶KPI。

这回不是专家吓唬人,是国铁自己先慌。

夜里加开的高铁一班接一班,车上塞满应急药箱;机场更夸张,值机口立起“智能闸机”,不戴口罩直接红灯报警。

服务区厕所干脆改成感应门,手还没碰把手,消毒水已经喷一圈。

官方把能做的都做了,就差把“别中招”写在天幕上。

可真正救命的还是那72小时。

身边有人一发烧就硬扛,说等“扛过去”,结果第四天拍片白了一大片,住进医院才后悔没早点吃先诺欣。

现在又多了一个新选项,九月刚批的“泰中定”,专门瞄着XBB,儿童剂型也在路上。

一句话:药就在货架上,早吃早止损,别拿肺做赌注。

我给自己划了三条底线,返程路上照做,平安到家。

第一,口罩焊在脸上,N95勒出印也认;第二,随身带血氧仪,数字掉到95以下直接找临时医疗点,北京、内蒙古的站里都有;第三,手机开好“同行密接预警”,同车厢一旦爆雷,第一时间下车改签,宁可多折腾,也不赌命。

有人嫌麻烦,我说个冷数据:上月北方住院病例多了15%,全是拖出来的。

你省事的代价,可能就是假期后多请两周病假,工资全搭医药费里。

算清这笔账,多戴一层口罩、多测一次血氧,简直白捡。

车到站那一刻,我远远看见出口新贴的“秋季防控预案”海报,红底白字:别把病毒带回家。

我掂了掂背包里的药盒和血氧仪,心想——海报写得煽情,道理却一句没掺假:假期可以结束,健康不能放假。

来源:墨羽杂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