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教师去乡村讲学:能解燃眉之急,但需搭配长期方案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0 11:36 1

摘要:“让退休教师去乡村讲学,能补上教师缺口吗?” 最近不少人关注这个办法。其实早在 2018 年,国家就推出了 “银龄讲学计划”,2024 年全国已招募 2.3 万名退休教师,覆盖 8000 多所乡村学校。但要论 “能不能缓解紧缺”,得既看退休教师能带来的 “及时

“让退休教师去乡村讲学,能补上教师缺口吗?” 最近不少人关注这个办法。其实早在 2018 年,国家就推出了 “银龄讲学计划”,2024 年全国已招募 2.3 万名退休教师,覆盖 8000 多所乡村学校。但要论 “能不能缓解紧缺”,得既看退休教师能带来的 “及时雨”,也得正视现实里的 “拦路虎”。

一、先说好:退休教师能给乡村带来 “三股力”

对缺师少教的乡村学校来说,退休教师的到来,确实能补不少 “短板”:

1. 补 “学科缺口”,让课表 “满起来”

很多乡村学校缺音体美、外语教师,导致这些课要么 “被占”,要么 “没人教”。退休教师里不少人有专项特长 —— 比如退休音乐教师能教孩子唱民歌、吹笛子,退休体育教师能组织运动会、练广播操,退休英语教师能纠正孩子的发音。2024 年湖北黄冈的 “银龄教师” 中,60% 都教了乡村学校的 “薄弱学科”,让当地孩子第一次上了正规的美术课、英语课。

而且退休教师不用愁 “职称晋升”,更愿意沉下心教 “小科”,不会像年轻教师那样因 “主科更重要” 而分心。

2. 传 “教学经验”,帮年轻教师 “站起来”

乡村学校的年轻教师常面临 “没人带” 的困境:不知道怎么管调皮学生,不会设计适合乡村孩子的教案。退休教师多有二三十年教龄,能做 “师傅”—— 比如教年轻教师怎么用乡土素材上课(用田间的农作物讲数学测量),怎么和留守儿童家长沟通。湖南永州某乡村小学,退休语文教师带了 3 名年轻教师,半年内就帮他们把班级平均分提高了 15 分,还培养出了当地第一个 “市级教学能手”。

这种 “传帮带” 比单纯补课时更有长远价值,能帮乡村留下 “带不走的师资”。

3. 稳 “教学节奏”,让课堂 “不停摆”

乡村学校常因年轻教师辞职、产假等出现 “临时缺岗”,导致学生 “没人管”。退休教师时间相对灵活,能及时 “顶岗”—— 比如江西吉安某乡村中学,去年有 2 名年轻教师考去县城,退休教师王老师临时接手两个班的数学,坚持到学期结束,没让学生落下一节课。

对学生来说,稳定的教师比 “频繁换老师” 更重要,退休教师的到来能减少这种 “教学断层”。

二、再客观看:这些 “现实问题” 难绕开

虽说退休教师能解急,但想靠这办法 “根治” 教师紧缺,还得面对三个坎:

1. 身体精力 “跟不上”,难扛 “重负荷”

退休教师多在 60 岁以上,乡村学校常需要 “包班教学”(一个老师带一个班所有科目)、走山路家访,对体力要求不低。2024 年 “银龄讲学计划” 的数据显示,有 12% 的退休教师因 “腰椎病、高血压” 中途退出,还有 8% 因 “适应不了乡村住宿条件”(比如冬天没暖气、洗澡不方便)提前结束讲学。

乡村教学的 “苦”,不是光有情怀就能扛住的,身体是绕不开的前提。

2. 适应能力 “有差异”,难融 “本地圈”

有些退休教师来自城市,可能不熟悉乡村的生活习惯 —— 比如吃不惯辣、听不懂方言,和学生、家长沟通有障碍;还有的退休教师用惯了城市的多媒体设备,到乡村发现 “没投影仪、没联网”,教案得重新改,教学节奏难适应。

去年云南某乡村学校来了位退休英语教师,因 “学生基础太差、课堂纪律难管”,最后只能改成 “兴趣课”,没能真正补上英语教学的缺口。

3. 服务时间 “短”,难成 “长期靠”

“银龄讲学计划” 的服务期多是 1-2 年,退休教师很少会长期留下。这就导致:刚帮学生养成学习习惯、刚带回年轻教师,教师就走了,乡村学校又回到 “缺人” 的状态。比如河南信阳某乡村小学,3 年换了 4 位银龄教师,每次换老师,学生都要重新适应,教学效果打折扣。

这种 “短期补充” 像 “临时输血”,没法让乡村学校拥有 “自己的造血能力”。

独特看法:别把 “短期补充” 当 “长期解药”

很多人觉得 “只要多招退休教师,就能解决紧缺”,但其实乡村教师紧缺的根本原因,不是 “没人上课”,而是 “留不住人”—— 年轻教师嫌待遇低、没成长空间,才会辞职去县城。退休教师能补 “短期的课”,却补不了 “长期的岗”,更解决不了 “待遇、成长” 这些核心问题。

真正的办法,得是 “短期补充 + 长期建设” 双管齐下:比如用退休教师补当下的学科缺口,同时提高乡村教师的津贴(比如把每月乡村补贴从 300 元涨到 800 元)、建 “城乡教师轮岗” 机制(让县城优秀教师定期去乡村任教)、完善职称倾斜(乡村教师评职称少看论文、多看教学实绩)。只有让乡村教师 “生活有底气、成长有盼头”,才能真正留住人。

总结:退休教师是 “帮手”,不是 “救星”

最后用 3 句话划重点:

退休教师能解 “短期急”:补学科、带新人、稳课堂,是乡村教育的 “及时雨”;

别指望能 “长期靠”:身体、适应、服务器都是坎,没法根治紧缺;

关键要 “建机制”:靠提高待遇、完善成长通道,让年轻教师愿意留下来,这才是根本。

招退休教师去乡村讲学,是个值得鼓励的好办法,但它更像 “锦上添花”,不能替代 “雪中送炭” 的长期措施。只有双管齐下,乡村教师紧缺的问题才能真正得到缓解。

来源:建工小师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