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咱身边不少种白菜的朋友,不管是自家小菜园种点吃,还是小面积批量种,都有个挺常见的毛病——拿包白菜种子就往土里撒,觉得“不就是棵白菜嘛,啥品种还不都一样长”。可等到菜长起来才发现,要么是没等包心就抽薹了,要么是天刚冷就冻得蔫蔫的,要么是想存点过冬,结果没几天就烂
种白菜别瞎选种子!早中晚熟品种差太多,选错了收菜时准后悔
咱身边不少种白菜的朋友,不管是自家小菜园种点吃,还是小面积批量种,都有个挺常见的毛病——拿包白菜种子就往土里撒,觉得“不就是棵白菜嘛,啥品种还不都一样长”。可等到菜长起来才发现,要么是没等包心就抽薹了,要么是天刚冷就冻得蔫蔫的,要么是想存点过冬,结果没几天就烂了,这时候才琢磨过来:原来白菜品种的讲究,真不是一般的多!
其实啊,单从“生长期长短”这一个维度,白菜就能分成三大类——早熟、中熟和晚熟,这三类就跟咱人里的“急性子”“慢性子”似的,生长节奏、扛冻耐晒的本事,还有适合种在啥地方,那都是天差地别。咱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说,下次再种白菜,你就知道该挑哪种种子了。
先说说早熟白菜,这货就是典型的“速生选手”,从播种到能收,一般就50到60天,最快的甚至40多天就能吃。它的特点特别明显:棵子通常不大,外叶比较少,包心速度快,但包得不算特别紧实,叶子也偏软嫩。这种白菜为啥这么“着急”?就是为了赶在天气热或者天气冷之前成熟,所以它扛高温的能力还不错,但扛冻性就差远了,要是温度降到5℃以下,很容易就冻伤了。
那早熟白菜适合啥时候种、啥地方种呢?南方的朋友肯定熟,春天3月份播种,5月份就能收,正好赶在梅雨季之前吃完;夏天6月底到7月初种,8月底就能收,能填补夏末秋初的“蔬菜空窗期”。北方的话,一般是早春扣个小棚种,或者晚秋种一茬,趁着霜冻来之前赶紧收。像咱们平时在菜市场买的“快菜”“小棵白菜”,大多都是早熟品种,适合现吃现种,不适合存,摘下来放个三四天就容易发黄软塌,想吃新鲜的,选它准没错,但要是想腌酸菜、存过冬,那可千万别选早熟的,存不住!
再看中熟白菜,这算是白菜里的“全能选手”,生长期比早熟的长点,一般70到85天,不长不短正合适。它的棵子比早熟的大一圈,外叶数量中等,包心紧实度也刚刚好,既不像早熟的那么松,也不像晚熟的那么硬。抗逆性也比较均衡,既耐得住点小高温,也扛得住点小低温,温度在10℃到20℃之间长得最好,算是咱们种白菜里“最省心”的一类。
中熟白菜的种植时间就更灵活了,南北都能种。北方一般是8月初播种,10月中旬左右收,正好赶在秋高气爽的时候,光照足、温差大,白菜吃起来又甜又脆;南方可以稍微晚一点,8月底到9月初播种,11月上中旬收,避开了夏天的暴雨和冬天的严寒。这种白菜用途也广,既能现炒现吃,也能稍微存上半个月到一个月,要是家里人口不多,不想一次种太多,又想多吃阵子,选中熟品种准没错。像市面上常见的“北京新三号”“青研三号”,很多都是中熟品种,买种子的时候看一眼生长期,70多天的基本就是它了。
最后说晚熟白菜,这可是白菜里的“耐力王者”,生长期最长,一般得90天以上,有的甚至要120天。它的特点特别突出:棵子大,外叶厚实,包心那叫一个紧实,捏起来硬邦邦的,单棵能长到五六斤,甚至十来斤。而且它的抗冻性是三类里最好的,能扛住零下2℃到零下3℃的低温,有的品种经过适当锻炼,甚至能短时间耐零下5℃的低温,这也是为啥它能当“冬储白菜”的关键——皮实、耐存。
晚熟白菜主要适合在北方种,尤其是东北、华北地区,一般是7月下旬到8月初播种,11月中下旬,也就是上冻之前收。收下来之后,只要找个阴凉通风的地方,比如地窖、楼道拐角,铺层稻草或者报纸,能存到第二年开春,这也是咱北方人冬天“囤白菜”的传统来源。南方因为冬天不太冷,而且湿度大,晚熟白菜存久了容易烂,所以种得少。但要是南方朋友想种点耐存的,也可以试试,不过得注意控制播种时间,别让它成熟太晚,赶上雨季就麻烦了。像“东北大矮桩”“天津青麻叶”,都是典型的晚熟品种,买种子的时候看生长期,90天以上的基本就是晚熟的,要是想腌酸菜、做辣白菜,或者冬天想囤菜,就选它,紧实的菜帮腌出来又脆又入味,存再久也不容易坏。
其实啊,种白菜选种子,就跟咱买衣服似的,得看季节、看需求、看地方。要是春天想早点吃,就选早熟的;要是想省心又百搭,就选中熟的;要是想冬天囤着吃,就选晚熟的。别再随便拿包种子就种了,下次去买种子,先问问老板“这是早中晚熟哪类”,再看看包装上的生长期和适宜区域,按这个选,保准你种出来的白菜又大又好,收菜的时候准能笑开花!
来源:卷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