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经开区法院:司法建议赋能基层治理有实招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0 11:28 1

摘要:今日,《人民法院报》头版、最高人民法院、江苏高院微信公众号共同聚焦我市经开区法院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中,通过创新司法建议工作机制,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今日,《人民法院报》头版、最高人民法院、江苏高院微信公众号共同聚焦我市经开区法院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中,通过创新司法建议工作机制,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这样的“体检报告”我们喜欢

9月25日,江苏省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法官邱敏来到一家企业“回头看”。

这是一家专门从事加热元件制造及销售的企业,产品远销北美、欧洲。

三个月前,针对该企业与职工小王的工伤事故纠纷,淮安经开区法院向该企业制发司法建议,建议其加强安全教育培训,规范工伤处理流程,畅通信息反馈机制。

三个月过去了,司法建议落实得怎么样?法院还能做些什么?带着这些疑问,邱敏决定做一次实实在在的司法建议“效果体检”。

厂区内,一辆辆叉车往来穿梭。“邱法官,您来啦!”企业负责人张经理赶紧迎了上来。

“和小王那场官司,回过头想想,责任主要在我们。以前,我们对安全工作的宣传培训不够重视,对工伤理赔又是磨磨蹭蹭。小王的工伤事故和你们的司法建议给我们上了一课。我们抓紧补齐‘短板’!”张经理清楚邱敏这次来的目的,赶紧一股脑儿交代情况。

“是啊,你们要是以前没有‘短板’,也不至于闹这一出啊。”邱敏答道。

“一提、二拔、三握、四压,大家记住了没有?”

“记住了!”

洪亮的喊声吸引了邱敏的注意,原来是消防员正在给员工讲解灭火器操作规范。再往车间瞧,电子屏上正滚动播放着安全提示,安全知识角上的宣传画也贴得满满当当。

穿过员工通道,走进办公区,一间办公室门上“理赔科”三个烫金大字吸引了邱敏的目光。推门而入,一本本理赔手册整齐地放在书架上。

走在前面的张经理顺手从桌上拿起一份材料,边翻边介绍:“邱法官您看,现在我们对于工伤理赔,从员工受伤第一时间上报,到准备材料,再到申报理赔,每个环节都有人负责,限时办结,绝不拉胯。”

邱敏不时点头肯定,扭头看到墙上挂着一面锦旗,上面写着“理赔迅速服务周到”,她顺手拿起手机拍了下来。

图为邱敏(中)正在了解企业理赔工作流程。 陈俊声 摄

突然,邱敏听到一声“邱法官好!”抬头一看,小王出现在她面前。如今,小王手上的石膏已经拆了,他把右手伸到邱敏眼前,乐呵呵地说:“您瞧,手差不多好了,理赔款也到账了,我现在是伤好出门晒太阳——浑身暖洋洋,心里亮堂堂!”

“伤好了就赶紧打起精神来,工作上仔细点儿,时刻想着‘安全’二字!”邱敏笑着提醒小王。

走出理赔科,叉车载着即将发往欧洲的加热元件,穿行在安全通道上。张经理有感而发:“只有时刻想着员工生活的‘烟火’,才有我们企业生产的‘红火’啊!”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今年以来,淮安经开区法院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深化司法建议工作改革,出台《关于加强和规范司法建议工作的实施办法》,构建“精准化制发、闭环式管理、全流程跟踪”的司法建议工作体系,创新司法建议机制。截至9月,淮安经开区法院共向相关企业发送司法建议21件。

“司法建议不是‘罚单’,而是好使管用的‘法治安全体检报告’。这样的‘体检报告’我们喜欢!”张经理感慨道。

走出工厂,邱敏跟张经理道别,匆匆赶回法院,将这次回访内容整理进了“司法建议全流程跟踪管理”文件夹中。

来源:淮安政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