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0后”的张庆彬是一名退役军人,四年前担任邹城市香城镇瓦石沟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发展红薯种植,通过创新模式,开辟销售渠道,把甜红薯变成了增收致富的“金疙瘩”。
济宁新闻网·更济宁讯(记者 通讯员 王玉鸿 张炀 魏娜)“80后”的张庆彬是一名退役军人,四年前担任邹城市香城镇瓦石沟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发展红薯种植,通过创新模式,开辟销售渠道,把甜红薯变成了增收致富的“金疙瘩”。
邹城市香城镇瓦石沟村党支部书记张庆彬:“欢迎大家进入直播间。今天给大家推荐我们村自己种的红薯,是糖心流油流蜜,软糯香甜、入口即化,它是咱们烤薯界的天花板。
大家好,我是邹城市香城镇瓦石沟村的村支书,我叫张庆彬。您现在看到我手里拿的,就是咱们村里自己种的‘宝贝疙瘩’,就是咱们的红薯。我们今年种了上千亩的面积,产量是有几百万斤。咱们种植的主要品种有烟薯25,还有紫薯,还有哈密冰糖心蜜薯。我们村主要是丘陵沙土地,种出来的红薯口感好、品质好。
我是一名80后,2012年退伍回来自己创业,2021年是响应老书记的号召,回村任村支部书记。国家提倡乡村振兴,作为一个比较年轻的人,也想参与到我们村庄(建设),从小我土生土长的地方、生我养我的地方,我也想参与我们乡村振兴,我们村庄的发展。回来之后,想着一定要干点实事,无论是为我们村集体也好,为我们村里老百姓也好,得干点实实在在的事。2023年成立了合作社,种上了千亩地瓜。
我们村现在很多村里的人,他不用再出去打工了,在我这里一样可以赚到钱。再一个让我们村和村集体也可以带来一部分收入。给村里可以带来一些活力,让更多人知道咱们农村,虽然我们这是最基础的种植,也可以干得风生水起。通过线上先是达到宣传推广的作用,再是可以销售我们村里的一部分红薯,把线上做得更细一点、更全面一点。把很多方面做得更好一点,提升它的价值。下一步让更多的人知道了,知名度要高一些,然后慢慢地发展一些二产或者是其他一些深加工类的农产品,加工一些薯条,或者是红薯粉这些东西,通过线上推广出去。”
来源:济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