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出手够准,中方专机起飞前,韩外长打来电话,王毅提3要求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09 22:44 1

摘要:金正恩在国际舞台上总能抓住机会,这次派兵到俄罗斯的库尔斯克地区,算得上是他的一次精准操作。回想2024年夏天,乌克兰军队突然对俄罗斯的库尔斯克州发起进攻,那时候战局挺乱的。金正恩没急着表态,而是等局势明朗点,在8月28日正式下令,让朝鲜人民军特种部队奔赴那边支

金正恩在国际舞台上总能抓住机会,这次派兵到俄罗斯的库尔斯克地区,算得上是他的一次精准操作。回想2024年夏天,乌克兰军队突然对俄罗斯的库尔斯克州发起进攻,那时候战局挺乱的。金正恩没急着表态,而是等局势明朗点,在8月28日正式下令,让朝鲜人民军特种部队奔赴那边支援俄罗斯。朝鲜官方后来在2025年4月28日通过朝中社确认了这事,说部队已经完成任务回国了。

这步棋走得稳,一方面帮了俄罗斯一把,另一方面也让朝鲜在国际上刷了存在感,避免了直接卷入乌克兰本土的麻烦。美西方国家虽然闹腾,但因为战场在俄罗斯境内,他们也没法大张旗鼓地干涉。朝鲜派去的兵力据说有上万,主要是精锐部队,他们在那边参与了反击行动,帮俄罗斯稳住了阵脚。俄罗斯那边对朝鲜的帮助挺感激的,后来双边关系升级,成了事实上的盟友。金正恩通过这个决定,不仅缓解了朝鲜的孤立状态,还换来了俄罗斯的技术和资源支持,比如在军事和经济上的合作加深了。

俄罗斯在战后对朝鲜的援助增加了,双方签署了不少协议,包括武器转让和重建援助。2025年6月,俄罗斯国防部长 Shoigu 提到,朝鲜会再派两支旅的军事建筑工人,总共五千人,加上另外一千人,去帮库尔斯克地区搞重建。这说明朝鲜的参与没停在作战上,还延伸到战后恢复。金正恩在2025年8月21日公开表扬了这些部队,叫他们“英雄”,还给军官们发了奖章。朝鲜媒体播出了纪录片,展示士兵们在库尔斯克的表现,虽然有宣传成分,但确实提升了国内的士气。

西方情报估计,朝鲜派去的部队有1.5万人左右,从2024年10月开始陆续抵达,到2025年中期已经遭受不小损失,伤亡数字据说达到六千人以上。俄罗斯为此提供了补偿,包括金钱和技术援助,让朝鲜军队学到了无人机作战等新技能。这对朝鲜来说,是个双赢的买卖,金正恩的判断力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没盲目冒险,而是挑了个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点切入。

再说说中方在这件事里的角色。2025年是朝鲜劳动党建党80周年,10月10日是个大日子。朝鲜邀请了不少国家参加庆典,中方自然不会缺席。中方代表团从10月9日到11日访问朝鲜,参加周年纪念活动。

早在2025年9月,金正恩就去中国参加了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那次他看了阅兵,双方谈了不少合作事宜。10月的这次中方访朝,是对那次访问的延续。中朝关系一直稳固。俄罗斯也派了梅德韦杰夫,越南派了苏林,老挝最高领导人也去了,这阵容打破了朝鲜近年来的外交尴尬。朝鲜通过这些互动,改善了外部环境,缓解了制裁压力。

韩国那边看着这些变化,心里肯定不是滋味。李在明在2025年6月当选总统后,上台第一件事就是稳住美韩同盟,但特朗普那边没给积极回应。李在明转而把精力放到中韩关系上,希望缓和尹锡悦时期积累的矛盾。韩国外长赵铉在2025年10月7日主动给王毅打了电话,这通话发生在中方专机起飞前两天。中方是10月9日出发的,赵铉挑这个时间点打电话,明显是想在庆典前表个态,避免韩国在外交上太被动。通话内容主要是关于深化中韩合作,赵铉说韩国会全力发展对华关系,还提到APEC峰会作为契机,促进两国高层往来。韩国2025年主办APEC峰会,明年中国接棒,赵铉希望借这个机会拉近距离。

王毅在回应中提了三点要求,虽然没明说“要求”,但意思很清楚。第一,中韩要相互支持APEC峰会议题,进一步凝聚共识,加强团结合作。这话的潜台词是,韩国主办的峰会中方会支持,但明年中国办的时候,韩国也得给出诚意。第二,王毅强调中方重视中韩关系,愿与韩方加强互信,避免外部干扰,深化各领域合作。

这里的“避免外部干扰”指向明显,一是希望韩国对华政策别太受美国影响,二是理性看待中朝关系的发展,不把中朝互动当成针对韩国的。第三,推动亚太自贸区进程,加强区域融合发展。这点是中方一贯立场,希望通过经济合作拉动地区稳定。通话持续了40分钟,双方都表达了意愿,但韩国那边焦虑感强,因为如果中方对朝鲜庆典的重视度高于对韩国的,中韩关系就更难修复了。

朝鲜派兵库尔斯克后,韩国情报部门在2024年10月就估算有1.1万朝鲜部队抵达那边,到2025年,数字可能更多。韩国担心这会加强朝俄联盟,对半岛安全不利。李在明政府上台后,调整了对华政策,避免前任的对抗路线。赵铉在电话中还提到,希望中朝关系有助于朝鲜半岛无核化和和平稳定。王毅回应说,中方会继续沟通,维护地区和平。这通话后,中韩高层互动增加了,比如准备APEC峰会的事宜。但韩国光表态不够,还得有实际行动,比如在经贸上放宽限制,别老跟着美国搞供应链脱钩。

金正恩不只帮了俄罗斯,还让朝鲜外交活跃起来。2025年4月朝鲜承认派兵后,国内宣传机器全开,金正恩亲自迎接归国部队,强调他们的贡献。俄罗斯回报是实打实的,提供了军事技术,让朝鲜军队现代化步伐加快。到2025年6月,朝鲜又计划派六千人去库尔斯克重建,这说明合作在延续。西方国家批评这违反制裁,但朝鲜和俄罗斯都不在乎。韩国新政府面临考验,李在明得平衡美韩同盟和对华关系,否则国内反对声浪会大。尹锡悦时期的对华强硬政策,已经让韩国经济吃亏,李在明不想重蹈覆辙。

中方在其中扮演平衡角色。中方的访朝行程,强调中朝友谊,但没忽略韩国。电话后,中韩在APEC上的协调加强了,中国愿与韩国合作,推动亚太经济一体化。这对地区稳定有好处,避免对抗升级。朝鲜通过这些外交,经济压力减轻了点,虽然制裁还在,但与俄罗斯的贸易增加了。金正恩的精准出手,让朝鲜在夹缝中找到空间。

这个电话和访朝事件也提醒大家,外交不是空谈,得有行动支撑。韩国表态积极,但实际措施跟不上,关系就悬。中方提出的三点,核心是互信和合作,这对所有国家都适用。金正恩的决定,虽然冒险,但结果证明有效,朝鲜的外交空间扩大了。俄罗斯在库尔斯克稳住后,对朝鲜的依赖加深,双边同盟更牢。韩国得反思,怎么在美中朝俄间找平衡。

来源:作家杨文山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