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觉得,一个老师在学生的发展道路上是至关重要的存在。老师课教得好,再难的东西都能教会,学生就喜欢这门课,对这门课充满了热情,自然也会用心学,形成正向循环。你想,如果这门课你每次都能学到新东西,而且没有你想象的这么难,老师也会耐心地教,你是不是也会爱上这门课?反
我觉得,一个老师在学生的发展道路上是至关重要的存在。老师课教得好,再难的东西都能教会,学生就喜欢这门课,对这门课充满了热情,自然也会用心学,形成正向循环。你想,如果这门课你每次都能学到新东西,而且没有你想象的这么难,老师也会耐心地教,你是不是也会爱上这门课?反之,教不好课的老师对学生的热情打击可不是一星半点。
我对于前者倒也没啥感觉,毕竟我是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小孩,各种课来者不拒。尤其是那种要动脑子的,大家都讨厌的课(比如数学课),我却情有独钟。
但是对于后者,我可是有着切身体验,并且还在体验中。
在澳洲,地理和历史统称为人文课,对我来说,这门课可是比英文还要难的。首先,我得弄懂各种专有名词。接着,每到我们写800字作文时,我还得绞尽脑汁从海平面上升扯到澳洲的原住民,光是写作文就把我写得欲哭无泪了,更别说讲原住民了。
这个时候,我就得需要一个好老师了。但我的运气也是很背,八年级的时候,本来是我们中学的人文课主任来教我们班,她人挺好的,作业也不会布置很多,上课极其有效率。但是新学年开始时,上了几周,就换成了一个新来的一点都不会教课的愣头青。
这位老师,就是Mr.Burrows,人很年轻,大学刚毕业。我七年级就跟他上了半个学期,感觉倒还行,毕竟最后一点时间了,就做做复习而已,真正要学的也没什么。
但从八年级开始,我们要学很多新的东西,比如海岸的形成、各种保护海滩的方法之类的,这个时候就显示出来他的不足了。一上课,不管他有多么严肃,同学们永远都是吵吵闹闹的,整个教室乱哄哄的,一整节课下来,学到的东西也没多少。
记得最离谱的一次,是我们开始学习海滩,他让我们画一个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去海滩的一天。没毛病,先给我们热热身,准备开始学嘛。结果他倒好,和我们聊着聊着,就聊到哪种味道的薯条最好吃,又聊到他的女朋友找到工作,然后他们准备结婚了,吧啦吧啦的。
这一聊不要紧,大半节课没了,最后他也就匆匆忙忙地教了我们一点关于有益处的海浪和有害处的海浪的知识。整整五十分钟,画个画、聊个天、写两行笔记就结束啦?
还有更过分的一次,他刚进教室,连上投影仪,准备开始给我们上课。正好我们在学海岸管理,细讲每一种海岸,讲到groynes(一种石头搭起来长条建筑,用来防止海岸侵蚀),他说这个是一种有争议的海岸,为什么呢?因为这玩意儿丑,影响海滩的美观。然后有一个人就总结了一句,“丑就是有争议的”。我也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反正全班就开始笑了起来,Mr.Burrows作为我们的老师,也没有起到带头作用,跟着大家一块儿笑得直不起腰来。更无语的是,接下来因为我们还有很多东西要在这节课学完,他就讲得飞快,我连笔记都来不及写。快到什么程度呢,就是他PPT刚翻一页,简单解释一下,最多也就一分钟吧,就讲到下一个了。明明是他自己浪费了时间,讲这么快干啥呀。
简单来说,他就是太没老师的架子了,天天和我们打成一片。其实没有老师架子也是OK的,但该严肃的时候严肃一点,课也还是要继续上的。就像我们的英语老师一样,她也是一个年轻的老师,和我们很亲近。但她知道我们喜欢做完美的笔记,会特意在上课之前告诉我们今天要笔记要写多少,让我们看看笔记本上位置够不够。她还会做很精美的PPT,上面把我们要学的,和要做的写得一清二楚。上课的时候气氛很轻松,但是我们该学到的东西还是学到了,因为在我们吵闹的时候,她会突然严肃起来,让我们安静下来。
然而Mr.Burrows似乎被快乐教育灌输得太过头了,他的课简直就是轻松到了极点,到了一个完全没有上课感觉的程度,这就有点令人担心了。我承认,学习不是一定要枯燥无聊的,像中国一样天天刷题总有一天会适得其反。但是,快乐过头了也会反噬,玩嗨了就一点都学不进去了。
所以掌握轻松和严肃的平衡才是最重要的,能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舒适区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老师。一旦太过于偏向某一边,都不是什么好事。
做人做事也是一样,只要在两个极端之间掌握好平衡,便是王者。
这篇作文最值得称赞的是,小王同学展现了写作中一种极为重要的品质——思考的习惯。文章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课堂现象的简单描述上,而是通过对比两位老师的教学风格,深入思考了“什么是好的教育方式”这一问题。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思考过程,使得文章不仅有了深度,也有了更广泛的意义。
思考,是人类特有的品质,思考的深度,往往决定着人的深度,同样,写作中的思考也体现着文章的质的不同。有深度思考的文章,才有力量,才是真正的好文章。
从某种意义上说,思考,是可以训练出来的一种习惯,是天赋的闪光,是灵魂的展现,也是才华的飞翔。为什么罗曼·罗兰看到一朵花,就写出了鸿篇巨著《约翰·克里斯朵夫》,而我们看到了一朵花就只能赞叹一下。差距,就体现在这里。
来源:未来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