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素药业累亏7亿元,IPO前史东方妻子进入董事会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9 20:46 1

摘要:近年来,全球痛风疾病负担持续加重。患者数量从2019年的5330万增至2024年的6620万,年复合增长率达4.4%。预计到2033年,全球患病人数将进一步攀升至9160万。

文/瑞财经 孙肃博

痛风常被称为“疼痛之王”,发作时关节红肿热痛,仿佛被千万根针扎。

近年来,全球痛风疾病负担持续加重。患者数量从2019年的5330万增至2024年的6620万,年复合增长率达4.4%。预计到2033年,全球患病人数将进一步攀升至9160万。

目前,全球范围内共有四种痛风原研药获批上市,分别为多替诺雷、托匹司他、非布司他和别嘌醇,此外还有超过一百种仿制药可用于痛风治疗。

除已上市药物外,全球痛风治疗领域的研发竞争正日益集中于URAT1抑制剂。目前该靶点共有20种在研候选药物,其中杭州新元素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元素药业”)开发的ABP-671,在全球及中国范围内均处于研发进展最快的梯队。

近日,新元素药业已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公司在积极推进管线药物商业化进程的同时,也正稳步迈向资本市场,为企业长远发展开拓更广阔的道路。

值得注意的是,因尚未有产品成功商业化,新元素药业递表前尚未产生营业收入,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已累计亏损了近7亿元。

01

留美科学家获初中学历投资人支持

公司IPO前妻子进入董事会

“如果我当时知道创业这么辛苦,我可能就不回来了。但没办法,我真的是热爱创新创业,所以如果再来一次,还是会这么选择。”今年年初,与红杉资本回溯过去的创业历程时,史东方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2012年,在美国学习、工作了17年的史东方决定回国创业。放在当时,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做出的决定。

1996年1月,史东方在英国诺丁汉大学获得药物化学博士学位后,进入美国奥斯汀得克萨斯大学担任药物化学博士后研究员,之后其进入到美国制药工业界,在Genelabs和Metabolex工作,负责过多个领域新药的研发工作。决定离开Metacbolex时,他已是高级科学家。

回国创业,虽抱着一腔孤勇,但找投资也是让史东方头疼的一件事。2012年3月,在3家投资方的支持下,史东方正式成立了新元素药业的前身“镇江新元素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镇江新元素”),注册资本2000万元。

据招股书,当时支持史东方的投资方分别为镇江市宝华半挂车配件有限公司(以下称“宝华半挂车”)、青岛正荣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称“青岛正荣”)及北京国运通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称“北京国运通达”),他们与史东方分别持股31%、29%、10%、30%。

在这三家初始投资方中,宝华半挂车的实际控制人童财宝是镇江当地知名的企业家。2017年11月,由童财宝实际控制的镇江宝华物流有限公司曾成功在新三板挂牌,不过仅一年后便又终止上市。

公开资料显示,童财宝1977年9月毕业于镇江市第十八中学,初中学历。曾任镇江市冶金锻焊厂工人、五金交化商店经理、镇江市京口区宝华金属结构件厂厂长。传言称,其还曾开过饭店,后收购了一家濒临倒闭的半挂车牵引座厂,以此发了家。

根据招股书,2015年4月至2016年9月期间,新元素药业进行了多轮股权转让。在此期间,宝华半挂车、青岛正荣以及北京国运通达均撤出了投资。

直到2016年9月,新元素药业由史东方持股70%,由实体常州常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称“常州常瑞”)持股7.5%,由常州云鑫纺织印染有限公司(以下称“云鑫纺织”)、常州东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东文教育”)各持股11.25%。

其中,常州常瑞由史东方与其妻子褚玲元的亲属控制,东文教育由现任新元素药业执行董事、执行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的金文卿控制,云鑫纺织由金文卿的家族成员控制。

金文卿是史东方在创业路上挖到的一员大将,其是美国史蒂文斯理工学院制药生产硕士,2015年6月加入新元素药业前,曾于Sterile Technology LLC(一家专注于为全球制药行业提供一站式无菌系统的公司)担任项目经理,负责工艺开发、GMP验证及运营支持。此外,其还以独立投资人的身份活跃于生物技术及医疗健康行业。

加入新元素药业那年,金文卿才28岁。对史东方来说,他的出现可谓是“雪中送碳”。

2015年,在早期的投资人退出后,史东方的妻子给他下了“最后通牒”。“如果实在找不到投资,就还是回来吧。”彼时,褚玲元人在美国,任直觉外科(ISRG.O)的CMM程序员。

史东方回忆到,在巨大的压力下,自己并不甘心。在他看来,相较于在某一个企业中按部就班地做好研发工作,显然自己做一家公司能够更好地满足自己对于科研上的想法与追求。更重要的是,史东方坚信,自己的研究路线是对的,这是来自一个科学家对于科学这件事情的笃信。

同许多知名的企业家一样,史东方一咬牙,把自己当时国内的一套别墅卖了,又借了上百万资金,全部投到公司里,继续新药的研发工作。

2017年5月,新元素药业终于获得了A轮融资,凯泰资本旗下的杭州凯泰成德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称“凯泰成德”)以1600万元认购了公司新增注册资本3,529,412元。

而据新元素药业招股书称,金文卿在这次投资乃至公司后续的投资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功不可没。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史东方的妻子褚玲元仍在美国。去年11月,其离开了工作多年的直觉外科,跳槽到了苹果(AAPL.O)担任计量工程师。2024年7月,褚玲元已正式加入新元素药业董事会,这一举动,或许是其对丈夫多年创业历程的一种肯定。

瑞财经《预审IPO》注意到,史东方、褚玲元夫妇均为美国国籍,联系地址同样位于美国。

截至新元素药业递表前,史东方直接拥有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约30.3%的权益,为公司单一最大股东,且为公司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

金文卿作为员工激励平台南京元素众持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称“元素众持”)的普通合伙人,持有该平台98.6%的权益,而“元素众持”于新元素药业递表前持股1.3%。因此,金文卿通过其在“元素众持”的权益,间接可控制新元素药业约1.3%的股份。

此外,金文卿家族成员的持股平台常州鑫氏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称“常州鑫氏”)于新元素药业递表前,持股9%。

02

六轮融资估值升至30.5亿元

递表前凯泰资本合伙人突击入股

自2017年5月完成A轮融资以来,新元素药业陆续完成了A 轮、B轮、C轮、D1轮及D2轮多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约10.78亿元。

在完成最后一轮融资后,公司投后估值达到约30.52亿元,较A轮融资后的估值增长了约29.45亿元,增幅约27.5倍。

新元素药业表示,公司已将融资所得款用于了研发活动及日常营运。截至递表前,已使用约76.3%。

瑞财经《预审IPO》穿透招股书了解到,新元素药业的投资方包括凯泰资本、丽珠医药(1513.HK)、金融街资本、和达基金、HSG、高特佳、达晨资本、干道投资、倚锋创投、华金资本(000532.SZ)、元禾控股、新谊私募基金管理等。

其中,凯泰资本旗下的基金不仅参与了新元素药业的A轮融资,还陆续参与了B轮融资、C轮融资、D1轮及D2轮融资。

值得注意的是,新元素药业的D2轮融资发生于2025年8月,也就是公司递表前。彼时,凯泰资本旗下的杭州凯泰智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称“凯泰智生”)以66元/股的价格,认购了新元素药业682241股股份。

除了在递表前再次投资新元素药业外,2025年8月,凯泰资本旗下的厦门凯泰康慧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凯泰康慧”)还通过股权转让,使其合伙人成为了新元素药业的直接股东。

具体而言,凯泰康慧向持股43.18%的合伙人方良昌转让了2,349,943股新元素药业股份,对价1.55亿元;向持股11.07%的合伙人陈明贤转让了909,655股,对价6000万元;向持股1.85%的合伙人张惠荣转让了151,609股,对价1000万元。

公开资料显示,凯泰资本成立于2009年,重点投资生命科学、人工智能及数字产业等领域。创始合伙人徐永红自1999年起先后创建并管理了多只基金,包括万向创投(通联创投)、浙江创新产业基金、深圳厚德前海产业投资基金等,并曾参与管理软银亚洲基础设施基金。

此次在新元素药业递表前突击入股的方良昌,现任凯泰资本管理合伙人,主要负责不动产方向的投资与运营管理,以及凯泰南京基金的投资决策与管理工作。同时,他还担任凯泰资本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

另外两位突击入股新元素药业的自然人陈明贤和张惠荣也各有背景:陈明贤为浙江东进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惠荣曾担任亿联网络(300628.SZ)董事会秘书。

截至新元素药业递表前,凯泰资本旗下基金合计持有公司14.3%的股份,方良昌持有公司5.1%的股份。

03

两年半累亏7亿元

研发花费6亿元

围绕代谢病和抗炎治疗领域,新元素药业延展了极具技术优势和有序梯次的产品管线,覆盖了包括慢性和急性痛风、动脉粥样硬化适应症、CKD、心包炎等在内的多个存在显著痛点和拥有广阔空间的细分市场。

遗憾的是,截至递表前,新元素药业研发管线下的五款产品均未实现商业化。其中,其核心产品ABP-671是全球和中国潜在最佳瞄准一线治疗市场的URAT1抑制剂,瞄准以痛风和高尿酸血症为代表的代谢疾病领域。

新元素药业称,公司自主研发的ABP-671有望成为最佳的瞄准一线治疗市场的1类创新型URAT1抑制剂,其安全性显著优于目前的一线治疗药物及主流药物。

针对合并高尿酸血症CKD的适应症,新元素药业计划于2026年第一季度开启ABP-671的2期临床研究。

此外,新元素药业自主研发的ABP-745是一款针对急性痛风治疗具有显著疗效与卓越安全性的小分子创新药,产品瞄准急性痛风领域一线治疗药物市场,有望解决该领域长期缺乏有效且更安全药物的困境。

目前,新元素药业正积极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针对ABP-745动脉粥样硬化适应症,在美国与中国同步递交进入2期临床研究的研究性新药(IND)申请,以期充分释放ABP-745在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的潜力。

截至递表前,ABP-671正在6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家临床试验中心开展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全球多项临床试验已完成超750名受试者入组,其中约60%的受试者来自美国和澳大利亚。同时,ABP-745也正在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的38家临床试验中心开展MRCT评估。

因暂无产品商业化,新元素药业也因此尚未产生任何销售收入。同时,因为高额的研发开支,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以下称“报告期”),新元素药业持续处于亏损状态,亏损金额分别为9742.2万元、4.34亿元及1.65亿元,两年半合计亏损约6.96亿元。

报告期各期,新元素药业的研发开支分别为1.77亿元、3.38亿元及7376.8万元。其中,试验及测试开支始终占据最大比例,各期比例分别89.3%、92.5%、87%。

此外,从数据来看,ABP-671的研发开支占据主导地位,各期产生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55亿元、2.84亿元、6308.6万元。虽然随着2025年上半年ABP-671进入2b/3期临床试验阶段,其研发开支有所减少,但新元素药业预计,未来该产品仍会持续产生大量相关开支。

截至递表前,新元素药业的研发团队共有27名成员拥有高等学历,其中10人拥有博士学位,17人拥有硕士学位。

据了解,新元素药业的研发团队由多位世界级科学家领导,包括史东方、临床医学部高级副总裁Ullrich Schwertschlag博士等。研发团队的专业背景涵盖药物化学、临床医学、生物制剂开发等多个领域,具备丰富的药物开发经验。

新元素药业的业务及前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候选药物的成功。若其未能成功完成候选药物的临床开发、获得监管批准或实现商业化,或其研发出现严重延误或成本超支,则其业务及前景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此外,新元素药业在招股书中坦言,除了其现有候选药物的持续临床测试、潜在批准及商业化外,其业务能否取得成功部分取决于公司能否发现或识别其他候选药物。

而针对其他适应症识别新候选药物及开发候选药物的研究项目,则需要大量技术、财务及人力资源。新元素药业称,公司可能会在最终被证明不成功的潜在候选药物或适应症扩展上投入精力和资源,而这会对公司的业务、经营业绩及前景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附:新元素药业上市发行中介机构清单

独家保荐人:中信证券(香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凯易律师事务所、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

申报会计师及独立核数师: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

行业顾问:弗若斯特沙利文(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合规顾问:新百利融资有限公司

来源:乐居财经预审IPO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