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古典意境照进现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沙头角鱼灯舞正以全新姿态走进大众视野。YY直播“非遗筑梦 悦见湾区”大湾区文化直播季第五场——沙头角鱼灯舞专场,在YY直播正能量官频与南方都市报微信视频号同步开播,凭借“展览 + 展示
当“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古典意境照进现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沙头角鱼灯舞正以全新姿态走进大众视野。YY直播“非遗筑梦 悦见湾区”大湾区文化直播季第五场——沙头角鱼灯舞专场,在YY直播正能量官频与南方都市报微信视频号同步开播,凭借“展览 + 展示 + 展演”的多元直播形式,让这场承载着三百年海洋文化的舞蹈盛宴,收获了超过43.2万人次的在线关注,成为非遗活化传播的又一亮眼案例。
作为此次直播的“非遗探访官”,YY直播金牌艺人梦梦子带领观众走进了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沙栏吓村——这座与沙头角鱼灯舞共生了三百余年的村落。据悉,沙头角鱼灯舞起源于清初,是当地客家吴氏祖先因倚海谋生,结合鱼类灵动特性创造的广场男子群舞,其动作既模仿鱼儿游弋、跃水的姿态,又充满浓郁的海洋文化特色。2008年,这项承载着地域记忆与民俗智慧的舞蹈,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直播中,梦梦子首先来到位于沙头角中英街的鱼灯舞博物馆,这是深圳首个以国家级非遗命名的博物馆。沙栏吓村村长吴伟彬从历史起源、文化内涵、艺术特征等角度,向梦梦子和观众介绍了沙头角鱼灯舞与海洋、与鱼类的关联,揭示了当地渔民与海洋和自然共生共荣的和谐关系,展现了鱼灯舞文化的发展脉络。
为了更全面的展现鱼灯舞的魅力,梦梦子来到鱼灯舞教学教室拜访沙头角鱼灯舞国家级传承人吴观球。“现在政府对于鱼灯舞越来越重视,传统的舞蹈得到了很好的传承,我也有很多优秀的徒弟,这是令我非常欣慰的事情。”吴观球在与梦梦子的交谈中多次提到。随后,吴观球拿起不同形态的鱼灯,像直播间观众展示特有的舞蹈动作,年逾八十的吴观球舞起鱼灯动作灵活,姿态优美,引得直播间观众直呼“学习鱼灯舞强身健体”、“老爷子到底是八十还是十八”。
随后,梦梦子和沙头角鱼灯舞队成员一起,学习了鱼灯舞基本表演动作,深度体验了鱼灯舞独特魅力。沙头角鱼灯舞队长吴国维通过直播表示,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关注到沙头角鱼灯舞,并且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宣传中来。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沙头角鱼灯舞专场直播,并非独立的非遗传播活动,而是YY直播 “非遗筑梦 悦见湾区” 大湾区文化直播季的收官之作。自9月启动以来,该系列直播便聚焦大湾区丰富的非遗资源,联合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等权威媒体,先后围绕多项非遗项目打造了五场专题直播,既让观众足不出户便能领略大湾区非遗的多元风采,更助力非遗传承人突破地域限制,在云端实现“文化筑梦”,为大湾区非遗的活态传承搭建了全新桥梁。
【免责声明】:本文章系转自其他媒体,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内容仅供读者参考。本平台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来源:周口广电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