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而计算机体系结构作为其中的重要领域,更是汇聚了无数优秀人才。近日,第八届CCF TCARCH计算机体系结构挑战赛全国总决赛在北京成功举办,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代表队在此次赛事中大放异彩,两支参赛队伍分别斩获全国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而计算机体系结构作为其中的重要领域,更是汇聚了无数优秀人才。近日,第八届CCF TCARCH计算机体系结构挑战赛全国总决赛在北京成功举办,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代表队在此次赛事中大放异彩,两支参赛队伍分别斩获全国第一名和第三名的佳绩,充分彰显了南开学子在计算机系统结构与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卓越实力。
CCF TCARCH挑战赛是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体系结构专委会主办的高水平全国性赛事,旨在挖掘和培养计算机体系结构方向的顶尖人才。本届比赛聚焦异构计算与GPU加速这一前沿领域,设置了Prefix Sum、Softmax和All-Pairs Shortest Path三道高性能算法赛题。比赛要求参赛者在60小时内完成算法实现与优化,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此外,本届比赛还引入了LLM辅助代码生成环节,进一步增加了比赛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在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李雨森、刘维杰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南开大学的参赛队伍在此次比赛中展现了出色的创新能力。梁景铭同学以个人身份参赛,沉着冷静地应对每一个赛题。在APSP、Prefix Sum及Softmax三个赛题中,他均实现了高效稳定的GPU解决方案。尤其是在APSP算法中,他创新性地提出了分块Floyd-Warshall并行框架。凭借这一系列出色的表现,梁景铭同学最终以总成绩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脱颖而出,为南开大学赢得了极高的荣誉。朱乐晨与刘砚桐团队同样表现不俗。他们在分层扫描、数值稳定和内存传输优化等方面表现突出,最终荣获全国第三名。这一成绩不仅是对他们个人能力的肯定,更是对南开大学团队协作精神的完美诠释。
本科生孔德嵘、郭军凯在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决赛获金牌
此次优异成绩的取得并非偶然,而是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多年来在人才培养方面不懈努力的结果。学院始终坚持课程教学与科研实践深度融合,注重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学院还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各类竞赛活动,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陈雨露校长和冯登国院士为“数据与智能系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揭牌
在科研实践方面,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平台和资源。学院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科研设施,拥有数据与智能系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可信行为智能算法与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天津市视觉计算与智能感知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为学生开展实验研究和项目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学院还与百度、华为、腾讯等国内外著名公司建立的联合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和交流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和前沿技术,拓宽视野,提升综合素质。
此外,在拔尖人才培养方面,南开大学开设工科试验班(卓越拔尖计划伯苓班),包含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三个专业。2025年起,学校增加计算机新工科卓越班,参照伯苓班“一制三化”模式培养,院士名师领衔,作为学校新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崭新平台。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秉承“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精神,为培养更多优秀的计算机人才不懈努力。南开大学在第八届CCF TCARCH计算机体系结构挑战赛中的优异表现,也再次证明了学校在计算机领域的强大实力和卓越的育人能力。
来源:南开大学本科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