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年夏天,钓友老林开着新买的小渔船,带着两箱饵料去近海捕鱼,刚驶出港口半小时,就被渔业执法船拦了下来。执法人员检查时,老林翻遍船舱只找出一本船舶登记证书,捕捞证没年审、船员没健康证,最后不仅船被扣留,还罚了 3 万块钱。“我以为近海捕点鱼不用这么多证,哪知道少
去年夏天,钓友老林开着新买的小渔船,带着两箱饵料去近海捕鱼,刚驶出港口半小时,就被渔业执法船拦了下来。执法人员检查时,老林翻遍船舱只找出一本船舶登记证书,捕捞证没年审、船员没健康证,最后不仅船被扣留,还罚了 3 万块钱。“我以为近海捕点鱼不用这么多证,哪知道少一个都不行。” 老林后来跟我吐槽时,还在心疼那笔罚款。
之前我也觉得 “出海捕鱼就是开船出去”,直到见过老林的事,又跟着老渔民跑了两次近海,才明白出海证件不是 “形式主义”—— 每本证都对应着 “合法资格” 和 “安全保障”,少一本可能面临罚款、扣船,严重的还会影响后续出海资格。现在把这 5 类必须备齐的证件捋清楚,不管是专业渔民还是休闲出海,都能少走弯路,避免 “高高兴兴出海,罚款扣船回来” 的尴尬。
先跟大家说个冷知识:我国对出海捕鱼实行 “严格准入制”,不管是十几米的大渔船,还是三五米的小休闲船,只要涉及 “捕捞作业”(哪怕是钓点鱼带回来),都得备齐对应证件,不是 “没人查就没事”—— 现在近海多了无人机巡查、港口视频监控,执法比以前严多了,老林就是没注意这点,才栽了跟头。
第一类证:渔业捕捞许可证 ——“捕鱼的合法凭证”,没它就是 “非法捕捞”
这个证相当于 “捕鱼资格证”,不管你是拖网、刺网还是海钓捕捞,都得有它,而且不同作业方式、不同海域,证的类型还不一样,不能混用。
老林当初就犯了两个错:一是捕捞证过了年审期,以为 “去年的证今年还能用”;二是他的证是 “近岸休闲钓许可”,却用了小拖网,属于 “超范围作业”。执法人员跟他说:“过期的证等于没证,超范围作业比没证还严重,这俩错凑一起,罚款算轻的了。”
办理这个证要注意三点:一是去当地县级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办(现在很多地方能在政务服务网申请,不用跑断腿);二是要如实填作业类型(休闲钓、刺网、笼捕等),别想着 “多填一种方便”,超范围会重罚;三是每年记得年审,一般是到期前 30 天申请,逾期没审的证会被注销,重新办更麻烦。
还有个避坑点:别买 “假证”!现在证件都有电子芯片,执法人员用设备一刷就能查真伪,去年就有个渔民买假捕捞证,不仅罚了 5 万,还被禁渔 3 年,得不偿失。
第二类证:船舶登记证书 ——“船的身份证”,没它船就是 “黑户”
这个证相当于船的 “户口本”,证明船的所有权、国籍,还有航行区域(比如只能近海,还是能去外海),没这个证的船被称为 “三无船舶”(无船名船号、无船舶证书、无船籍港),一旦被查,直接扣船没收,没得商量。
我之前见过有人开着新买的二手船出海,没办过户登记,原船主的登记证书早就失效,结果船被扣留,还得花时间找原船主补手续,折腾了一个月才领回来。老渔民跟我说:“买二手船第一件事就是办过户登记,不然船再好也是‘别人的’,说不定原船主还有债务纠纷,船会被查封。”
办理这个证要带齐材料:船舶出厂合格证、购买发票、所有人身份证明,去船籍港所在地的海事部门或渔业部门办,一般 15 个工作日能下来。还要注意:船身要喷船名船号(就像汽车牌照),喷的位置要显眼(船尾两侧),不然执法时没看到船号,也会被拦下检查。
第三类证:船舶检验证书 ——“船的健康证”,不安全的船不让出海
这个证是证明船的 “身体合格”,比如船体结构、救生设备(救生衣、救生圈)、消防设备(灭火器)、通讯设备(对讲机、GPS)都得达标,不然不仅违法,出海还容易出危险。
老林的船就没办这个证,执法人员检查时发现他的救生圈过期了,对讲机还没信号,“这样的船出海,遇到风浪连求救都难,扣船是为了你的安全”。去年有个渔船因为没做船舶检验,出海时船底漏水,差点翻船,还好被附近渔船救了,后来船主不仅补了检验,还被要求整改设备。
办理这个证要找有资质的船舶检验机构(一般每个沿海城市都有),检验合格后会发证书,有效期一般 1-2 年,到期前要复检。平时也要注意维护设备,比如救生衣别放发霉,对讲机要定期充电,不然检验时通不过,还得花钱修设备。
第四类证:船员证件 ——“人能上船的凭证”,不是谁都能当船员
很多人以为 “出海带几个人都行”,其实船员也得有证,主要是两类:渔业船员健康证书和渔业船员专业训练合格证,少一个都不能上船。
老林那次出海,带了个没健康证的朋友当船员,执法人员说:“健康证是为了防止传染病出海传播,也保证船员身体能适应海上作业,没证的人不能上船,哪怕是帮忙的也不行。” 还有个案例:有个渔船带了没训练合格证的船员,出海时遇到风浪,船员不会操作救生设备,差点出意外,后来船主被罚款,船员也被要求补训。
办理健康证要去县级以上医院(得是渔业部门指定的医院),每年体检一次;专业训练合格证要去渔业培训机构参加培训(一般 3-5 天,学安全操作、应急救援),考试合格后发证。提醒一句:船员证要跟人走,不能借别人的,现在查得严,人证不符也算违规。
第五类证:出海船舶户口簿 / 临时出海许可 ——“短途近海别忽略”,私人小船容易漏
如果是短途近海作业(比如每天往返的近岸钓、小范围捕鱼),还得备出海船舶户口簿(长期用)或临时出海许可(短期用),特别是私人小渔船,很容易忽略这个证,以为 “离港口近不用”。
我之前帮朋友开小渔船去近海钓鲈鱼,没办临时许可,在港口外被执法拦下,虽然没罚款,但被要求返回办许可才能出海,耽误了大半天。执法人员说:“哪怕是钓几条鱼自己吃,只要出了港口划定的‘休闲区’,就得有这个证,不然没法确认你的航行范围,也没法及时救援。”
办理这个证很简单:长期用的出海船舶户口簿,去当地边防派出所或渔业部门办;短期的临时许可,比如周末出海,提前 1-2 天在政务服务网申请,填清楚出海时间、航线、人数,很快就能批下来,不用跑现场。
最后要总结 3 个最容易踩的坑,老林和我都犯过:
“证件放家里,不带上船”—— 执法检查时要当场出示,没带就算有证也会被记录,次数多了会影响信用;
“以为‘小事’不用证”—— 哪怕是钓几条鱼、开小渔船,只要涉及捕捞,证件都得齐,别抱侥幸心理;
“证件过期不换”—— 很多证有有效期,比如捕捞证年审、健康证年检,到期前一定要提前办,别等过期了才想起。
其实备齐证件不是 “添麻烦”,而是为了合法出海、安全回家 —— 有了证,遇到执法不用慌,遇到危险能及时联系救援,也能避免罚款扣船的损失。老林现在每次出海前,都会把 5 本证按顺序放进防水袋,还跟我说:“现在看到执法船不慌了,证件齐了,心里踏实。”
你们出海捕鱼时,有没有遇到过证件检查?或者办理证件时踩过什么坑(比如材料没带齐、跑错部门)?欢迎在评论区聊聊,说不定你的分享,能帮更多人少走弯路,顺利出海!
来源:不会写文章的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