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济水河畔悠远的韶音回响,到繁星点点下书声琅琅、笑语盈盈的今日画卷,济阳区曲堤街道的文化书院建设,已经成为深植乡土、连接万家的文化根系。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汲取着“孔子闻韶”的千年养分,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沃土上,绽放出服务民生、浸润心灵的朵朵繁花。
从济水河畔悠远的韶音回响,到繁星点点下书声琅琅、笑语盈盈的今日画卷,济阳区曲堤街道的文化书院建设,已经成为深植乡土、连接万家的文化根系。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汲取着“孔子闻韶”的千年养分,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沃土上,绽放出服务民生、浸润心灵的朵朵繁花。
阵地融合,织就书院文化网络
济阳区曲堤街道以文明实践所(站)为根基,巧妙融入文化书院基因,构建起覆盖全域的“文化矩阵”。
作为街道文化地标,济水韶音博物馆化身为闻韶书院,首创“文化生态综合体”模式,不仅联动周边采摘园打造“研学+体验”路线,还依托古街巷复原韶乐演奏场景,馆内收藏的万余件农耕老物件与“古礼研学”课程相结合,让游客在触摸犁耙、纺车的同时,通过学习揖礼、射礼,沉浸式感受千年韶乐与农耕文明的魅力。孟子学堂依托曲堤深厚的儒家文化渊源,每月开展“经典诵读会”“传统礼仪体验”活动,村民身着传统服饰诵读《孟子》选段,在拜师礼、成人礼等仪式中涵养乡风文明。
此外,青藤书院深度融入曲堤黄瓜产业中心,设立“助农直播间”,邀请农业专家、电商达人开展种植技术培训、直播带货教学,今年已帮助农户销售黄瓜等农产品超500万元。而繁星书院则与牛王“诗画”文旅项目联动,冬季推出冰雪嘉年华,夏季开设“茶亭宣讲”,游客在体验滑雪、露营的同时,还能聆听党史故事、乡村振兴政策解读,让文化成为驱动乡村发展的新引擎。
人才荟萃,凝聚书院发展合力
济阳区曲堤街道通过“本土培育+外部引进”,构建起一支结构多元、充满活力的文化人才队伍,为书院建设提供智力支撑与持久动力。
街道文化站工作人员、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负责文化书院的日常运营、活动开展等内容,如北街村志愿者姚永胜,每天提前到闻韶书院整理图书、调试设备,全年服务时长超2000小时;区作家协会会员鞠慧在米仓学堂和孔子学堂开设“黄河故事讲堂”,用方言讲述曲堤闻韶文化和黄河流域农耕文化;非遗文化传承人在繁星学社开设非遗课堂,手把手教孩子们剪“福”字、生肖图案,培养出20余名小传承人。
为注入新鲜血液,曲堤街道深化校地合作,与济南大学、青岛大学、山东女子学院等高校共建“社会实践基地”,建立长期人才输送机制。每年暑假,大学生志愿者进驻“孔子学堂”暑期托管班,开设英语游戏课、科学实验课。青年学子还深入田间地头,在米仓学堂开展“乡村调研”活动,协助整理村史资料、撰写调研报告,为书院课程设计、活动策划提供智力支持。
此外,街道不定期邀请省社科院研究员、市文化馆非遗专家等开展培训,内容涵盖文化创意、活动策划等,提升本土人才专业能力。如今,曲堤已形成“本土人才挑大梁、高校人才添活力、专家人才传经验”的人才格局,为文化书院建设提供不竭动力。
品牌引领,焕发书院时代魅力
济阳区曲堤文化书院以“闻韶下午茶”理论宣讲、“家门口”志愿服务两大成熟品牌为抓手,让文化活动既贴合群众需求,又彰显时代特色。
“闻韶下午茶”:让理论宣讲走进田间。打破传统宣讲的固定场地限制,创新推出“田间下午茶”“村口下午茶”:在黄瓜种植基地,宣讲员坐在田埂上,用“黄瓜产量提升”的真实案例解读乡村振兴政策;在牛王村茶亭,村民围坐品茗,围绕“村里基础设施改造”展开讨论,宣讲活动还增设“村民信箱”“议事厅”功能,目前已经推动解决道路硬化、路灯安装等多件民生问题,成为凝聚民心、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新平台。
“家门口”志愿服务:精准服务“一老一小”。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细化推出三大系列活动:“家门口的美丽”围绕人居环境整治,组织志愿者清理公共区域卫生、评选“最美庭院”,今年已打造示范庭院50户;“家门口的陪伴” 针对留守老人、儿童,开展“敲门送暖”“爱心课堂”,志愿者每周上门为老人理发、体检,为孩子辅导作业、庆祝生日,累计服务超300人次;“家门口的培训”开设智能手机使用、家政服务、电商运营等课程,帮助百余名村民掌握实用技能,部分村民通过电商培训实现居家就业。
成效彰显,书写书院惠民答卷
济阳区曲堤文化书院建设的成效,最终体现在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中,转化为可感可及的文化福祉。
教育惠民,解民之忧。孔子学堂暑期托管班今年服务百余名儿童,孩子们在《论语》诵读中感悟君子之道,在专业指导下学习书画,还在儿童文学作家鞠慧带领下开展“无讲台、无课本”的文学对话,唤醒乡土记忆;同时开设安全课堂,邀请交警、消防员讲解交通规则、防火知识,提升孩子自护能力,切实解决200余户家庭“暑期看护难”问题,让孩子们度过安全快乐的假期。
文化赋能,强民之魂。区文联多次深入牛王村采风,挖掘“神牛引路”民间传说,组织村民成立合唱团,在繁星书院排练后,于全区乡村文化节多次演出,让古老图腾焕发新生,极大激发村民文化自豪感;“爱心集市”每月巡回举办,整合医疗、司法、民政等部门资源,提供体检、反诈宣传、智慧助老等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便捷服务。
产业带动,富民之业。青藤书院的“助农直播间”培养出15名本土“新农人主播”,通过直播带货帮助农户销售黄瓜、番茄、蒜苔、大蒜等农产品,单场最高销售额达30万元;牛王“诗画”文旅项目与繁星书院联动,今年暑期接待研学团队20余个,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文化书院不仅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让曲堤群众在文化浸润中共享发展成果。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