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养只母鸡是不是能够天天吃蛋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9 08:57 1

摘要:这么说吧,一次性养5只母鸡,也不见得能天天吃蛋!笔者小时候就在农村长大,从奶奶那辈开始到我妈这辈,就没停止过养鸡,而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天天吃上蛋,但是要不是如今生活条件好了,我妈可以去买蛋,靠着养的鸡天天吃蛋是不太现实的,原因就藏在鸡的习性里。

这么说吧,一次性养5只母鸡,也不见得能天天吃蛋!笔者小时候就在农村长大,从奶奶那辈开始到我妈这辈,就没停止过养鸡,而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天天吃上蛋,但是要不是如今生活条件好了,我妈可以去买蛋,靠着养的鸡天天吃蛋是不太现实的,原因就藏在鸡的习性里

鸡与其他的鸟类一样都是卵生动物,而它产蛋的这个动作显然就是繁育后代的动作。事实上在野生环境下,家鸡的祖先红原鸡(Gallus gallus)也是如此,它们只有在每年的2-5月间才会产卵,而且在阶段性的一段时间内,它连续产下6-12枚蛋之后就会停止产蛋,进入孵化期,完成这一年的繁殖指标。也就是说家鸡的野生祖先,一年最多也就产个十几枚蛋

不过,被驯化之后,家鸡就像是开挂了一样,一年轻松就能产下上百颗蛋,目前已知的最高产的母鸡甚至年产蛋量达到了330枚,接近一天一枚。而这这种开挂般的变化,其实是人工驯养的结果。

首先,人工驯养后,自然会保留那些产蛋量更大的母鸡,同时利用这些母鸡产的蛋孵化,进一步的加强产蛋的能力。其次,在野生环境下,原鸡之所以一年产蛋的数量集中且很少,根本原因就在这是它们的繁殖习性上,同时也受食物的丰富程度影响,毕竟卵想要成熟需要足够的食物和能量,但野生环境下,食物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它们之所以集中在2-5月份,主要原因就在这个季节的食物较为充沛,尤其是蛋白质类的食物(各种昆虫)比较丰富。但在人工饲养下,它们的食物得到了足够的保障,尤其是半散养,它们自己能觅食,回到家里还有人的投喂,充足且持续保障的食物让它们的卵成熟速率加快,从而让它们成为了“产蛋机器”。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上一部分已经说了一个,那就是最高产的母鸡都无法做到全年产蛋,而且这种母鸡通常是精挑细选且在养殖场中专业饲养的,根据我从小的经验来看,普通的家养母鸡一年的产蛋量也就一百多个,喂得不好,家的附近又没有草地的,下的蛋会更少。

通常到了这个季节(中秋前后),原本几乎天天下蛋的母鸡会变成2-3天下一次,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到了秋末鸡就很少会下蛋了,这个现象会持续到来年的开春,这就是说正常我们自己养鸡,一年至少有3-4个月是见不到蛋的。这是因为温度降低后,母鸡需要更多的能量来保持体温,卵就没有足够的营养快速发育了。

而我们之所以在冬天还能吃到新鲜的鸡蛋,是因为这些蛋都来自于养鸡场,这里温度恒定且温暖,食物充足,品种优良(蛋鸡品种)。

除了以上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抱窝。散养过鸡的朋友应该都见过母鸡抱窝,所谓的抱窝其实就是母鸡孵蛋,这是母鸡繁育后代的本能。记得小时候,每年的春天需要春耕,比较忙碌,家里的鸡下了蛋来不及收,过几天就会看到母鸡趴在自己的窝里几乎不吃不喝。

一旦母鸡开始抱窝,它就停止产蛋了,一直会持续到小鸡孵化后的2个月左右,加上它抱窝需要21天,这就是3个月会看不到蛋。

所以,记得以前,如果不需要母鸡孵小鸡,奶奶或者妈妈都会强制的让母鸡结束抱窝状态,这个动作叫做醒抱。醒抱的方法很多,但大多数都简单粗暴,比较常用的方法有三个:第一个是灌酒,这是奶奶最常用的方法,用爷爷喝的散酒,强行的掰开鸡嘴灌酒,但不能灌多了,最多就是以前用的半小盅。灌酒后的鸡会快速上头,走路都摇摇晃晃,几乎忘记了还在孵卵这件事,然后把鸡蛋拿走,等到鸡醒了就结束了。

第二个是拿蛋。这个失败率会很高,将母鸡身下的蛋强制的全部拿走,母鸡也会醒抱,但是缺点就是它再产几个蛋后还会再次进入抱窝,第一个方法就不容易出现这种情况。第三个是放水里。这是母亲常用的方法,将在抱窝的母鸡抱起来,直接扔到水中,起初母鸡还是会保持原来的状态漂浮在水中,但几分钟后母鸡突然像落水的人一样拼命挣扎,之后就不会再去孵卵了,这个方法跟第一个方法都比较好用。

养只鸡想要天天吃蛋是不现实的,即使你养多只鸡也是一样的,只不过,养多只你一天吃一只的话能存下罢了,毕竟母鸡虽然被驯化后高产,但它一年平均也有至少3个月左右的几乎无蛋期,而且你还得警惕它在黄金产蛋期(从春天到秋中)别抱窝,不然空窗期会更长。

以前的人会在院子里多养鸡的原因就是这样,平时不太舍得吃,偶尔给孩子和老人补充一下营养,攒起来的,要么是预备到母鸡青黄不接的时候的,要么拿到集市上卖钱,攒几个钱给孩子上学或者零花用。

来源:猎奇动物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