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已经开工的打工人,注意到了社交媒体上一条关于“大衣哥”的消息。
文|妙
2025年2月18日,热闹喜庆的元宵节刚刚收尾。
已经开工的打工人,注意到了社交媒体上一条关于“大衣哥”的消息。
那条消息的标题是,朱之文起诉网暴者侮辱、诽谤案在徐州经开区法院开庭。
这一次,农民歌手“朱之文”以另一种形象出现在了公众面前。
说起来,“大衣哥”这个名字,要比朱之文的名字流传得更广。
自从朱之文在星光大道上,身穿一件军大衣亮相之后,网友们就喊他“大衣哥”。
但出名之后,铺天盖地而来的除了鲜花与掌声,还有更多蛐蛐声。
对于一般的声音,朱之文只能笑笑,老话总说人怕出名猪怕壮。
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突然之间成了“名人”了。
这个时候,外界难免会对你指指点点。
但后边几年,各种非议越来越多。
到了2020年,江苏徐州的一个自媒体博主,为了博取流量,开始拿朱之文做文章。
在律师出示的证据中,这个博主前后四年多时间,做了990条视频。
其中达到立案标准的视频有近30条。
这些视频的内容,可谓是乱七八糟,各种无中生有。
有的视频把朱之文的头像与囚犯的身体拼到一起。
还有的就直接在他的相片上配一句恶毒的话,“人渣中的极品”。
对朱之文来说,这些视频是赤祼祼的网暴行为,给他的生活也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最初,朱之文以为对方只是一时心起,无中生有。
也许过段时间这些东西就消停了。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博主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
朱之文忍无可忍了,就去报警。
警察告诉他这个不是治安案件,要去法院。
到了法院,法官说,想要告对方,就需要找律师固定证据。
就这样,朱之文找到了杨律师。
在杨律师正式接手案件后,先跟那个博主电话沟通。
但对方一听是律师,就挂掉了电话。
后边,她还继续在网上发那些造谣视频。
直到法庭上见面后,朱之文才知道这个博主既不认识他,也不是为了什么利益,只是“脑子一热”。
在朱之文看来,脑子热一时、一会儿还能理解,怎么可能一热就是四年呢?
也因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朱之文表示网暴这种事,“不会和解”。
曾经,《星光大道》是一个国民级别的节目,也是很多人最爱看的电视节目之一。
与后来流行的选秀节目不一样,来到《星光大道》的人大都属于草根,大部分没接受过专业的训练。
在生活中,他们做着各种普通的工作。
但站到《星光大道》的舞台上,他们的表现又非常精彩,给观众带来了很多叫好又叫座的表演。
2011年,朱之文来到了《星光大道》。
此前,他已经参加过《我是大明星》的海选。
那一次,朱之文身穿草绿色的军大衣,戴着一顶黑色的帽子,整个人就是标准的农民打扮。
但朱之文刚开口唱第一句,“滚滚长江东逝水”,台下的评委们的表情都亮了。
2011年,身穿军大衣出场的朱之文,先是拿下了《星光大道》月赛的冠军。
后边,朱之文又拿下了年度总决赛第5名。
此后,“大衣哥”的名字开始传遍了,直接盖过他的本名。
二十多年后,朱之文当年的现场视频,依然在社交媒体上有着很高的播放量。
有的网友在下边留言说,公司活动请人来唱歌,最后一天请了朱之文。
结果,到了最后那一天来现场的人最多。
因为,无论老人还是孩子,大家全部都是冲着“大衣哥”来的。
从星光大道走出来后的朱之文,并没有顺势去走商业化的道路,做一个名符其实的“名人”。
相反,朱之文一直生活在朱楼村,过着和以前一样的日子。
有人对此表示不解,说朱之文这是放着好日子不过,非要留在农村吃苦头。
张爱玲说了,出名要趁早。
但朱之文被大众知晓的时候,已经42岁了。
眼看着就要到知天命的年龄了,好不容易出名了。
那么,朱之文还不赶紧抓住“出名”的尾巴,努力一次?
但对朱之文来说,唱歌是他的爱好,朱楼村才是他真正的根。
只有呆在朱楼村,每天种地、收拾自己的院子,朱之文才能感受到真实的生活。
在那场官司开庭后的几天,记者前来采访朱之文,在门口碰到了他的几位粉丝。
其中一位粉丝说自己特别喜欢朱之文的歌,千里迢迢从吉林赶过来拜访他。
还有一位粉丝带着自己的父母过来了,说父母看着《星光大道》过来的,一直想见朱之文一面。
要知道,距离朱之文第一次在《星光大道》上露面,时间已经过去24年了。
而朱之文却一直被粉丝们记在心里,只要有机会,就会想办法来见他一面。
当记者问他,是不是经常有粉丝过来?
朱之文笑着说,不是经常,是“一天不知道有多少这样的事”。
采访之后,朱之文带记者参观他的院子。那里有金黄的玉米、装满小麦的粮仓。
在参观的时候,一只大鹅叫个不停。
朱之文走过来,顺手捡到一颗鹅蛋。
此外,朱之文还在院子里种了牡丹花,对它们的学名也是如数家珍。
朱之文说,总有人让我搬到城里买大房子。
可是自己的院子,住着才是最舒服的呀。
除了打理院子,朱之文还有收藏的爱好。
从上古的粮票到小时候的年画、玩具,在屋子里摆得整整齐齐。
采访结束时,朱之文用古琴弹了一首《沧海一声笑》。
记者表示,这首歌很符合朱之文的性格。
当年,朱之文唱着“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一举成名。
如今,“大衣哥”朱之文,又走出了一条幸福的路。
朱之文的经历说明,面对网暴,躲避是无济于事的。
唯有拿起法律的武器,才能维护自己的名誉权。
来源:闭关教健身